孔子认为人生有三乐:一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二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三是人不知不愠,不易君子乎?孔子所说的人生三乐,实际上代表了人生的三种境界。如果没有达到这三种境界,就没有这人生的三大乐趣。

那么什么样的人可以得到孔子所说的三种快乐呢?那就是仁者和君子。追求仁义道德的人,他可以从生活中得到真正的快乐、永恒的快乐。

怎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和永恒的快乐呢?孔子认为:

第一,就是通过学习去追求人生的真正快乐。

通过学习,通过老师的言传身教,并且在实践中去不断体悟,学以致用,那就会找到自己真正的快乐。所以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他强调了两个方面,首先是要学习,然后要实践。

韩愈说:“人生非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孔子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这都说明对于大多数的人是要通过学习才能明白道理的。

人类的知识有间接知识和直接知识。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要想尽快地吸收人类积累的全部知识,就只有学习,接受先知的教导。

但是,光是学习不行,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是为了使自己觉悟,所以学习后就必须身体力行,在生活实践中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这就强调了实践的作用。

孔子的学以致用,注重一个人在思想方面的成熟。即使要把老师所讲的道理,在生活实践中进行对照和观察自己坐卧行住、言行举止是否能够做到。

最主要是观察自己,每时每刻的意念是善的还是恶的,当达到善的境界时,也就是“仁”了,永恒的快乐也就出现了。所以只有学习和实践同时并重,才能得到人生的真正快乐。

第二就是在广交善友、广结善缘中获得人生的快乐。

一个人只有广交善友才能不断提高自己。南怀瑾认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的这个“远”字是形容知己之难得。

中国有句老话:“人生得一知己,死而无憾。”这个“远”不是空间地区的远,是指志同道合的朋友有时离自己远。如果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来了,能不感到高兴吗?

孔子的学问是五百年以后,到汉武帝的时候才兴起来,才抬头。董仲舒弘扬孔学,司马迁撰《史记》,赞扬孔子,这个时间间隔五百多年了。所以南怀瑾说孔子这五百年来是非常寂寞的。孔子说有远方的朋友来相会,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第三,需要谦虚谨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只有虚怀若谷的人才有永恒的快乐。一般人都喜欢表现自己,喜欢突出自己,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至于别人不理解我,甚至误解我、诽谤我,我还不怨恨,这更是一种很高的境界。“满招损,谦受益。”

不求出人头地,但求谦虚谨慎,这是追求“仁”的方法,如果别人说我好话就高兴,说我坏话就仇恨,那么这个人实际上在为别人而活着,他就失去了自我,时时为世间一切所动心,整天为名利而奔波,那么他能够得到真正的快乐吗?

通过学习获得“仁”,践行“仁”,与“仁者”为友,“仁爱”待人,孔子认为只有这种人才能达到“仁者无忧”的境界,才能从生活中得到真正的快乐,永恒的快乐。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