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先后有数十个王朝你方唱罢我登场,但大体上都无法摆脱两种结局:要么亡于内乱,要么毁于外患。
而所谓的外患,就是那些如同割不完的韭菜一样层出不穷的扑向中原王朝的游牧民族——从夏商时的荤粥(音同“熏御”)到明末的建州女真,这些马上民族跟中原王朝相爱相杀,始终像一片乌云般笼罩在后者的头顶挥之不去。
一部中国古代史,几乎就是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征战史
既然是马上民族,就必然发源于适合养马的地方。于是西北两个方向就成了中原王朝抵御外敌的主战场,东北那旮旯也勉强算得上。至于南方,那里就算能养马恐怕长得还没有北方的驴子大,中原王朝要还是打不赢,那就真该去死了。
所以一旦西北两个方向有事,像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明成祖朱棣这样的雄主哪怕是把家底打光也要死磕到底。
可要是南边有谁不服了,中原的皇帝们大都是一脸的嫌弃和不耐烦,有时连打都懒得打。极端如宋太祖赵匡胤干脆就拿玉斧一划,大渡河南边的地盘统统都不要了……
从秦到清,南方能对中原王朝造成威胁的似乎只有一个吐蕃,而且还是专门冒出来祸祸唐朝的(几乎与唐朝同兴同亡)。至于古三哥,我们的先人也觉得那是个神奇的地方,于是玄奘去转悠了一圈都能被人改编出一大堆光怪陆离的故事。
至于说威胁和强大什么的……这就有点搞笑了,毕竟大汉朝的手下败将如匈奴人、乌孙人都能揍得大月氏人满地乱窜,而大月氏人搞出的那个贵霜王朝却能在那片神奇的土地上称王称霸,还敢号称欧亚四大强国之一(另三个是汉朝、罗马和安息)。
大月氏只是在古三哥的地盘上称王称霸的外来统治者之一
于是在古三哥的土地上搞风搞雨的王玄策,就注定成了一个悲剧……
背景:结盟天竺合击吐蕃是王玄策得以出使的主要原因。
自从汉末黄巾之乱以后,中原便陷入了四分五裂的状态,时间长达近400年。
在此期间内有匈奴、鲜卑等外来民族喧宾夺主,外有柔然、突厥、吐谷浑等新兴游牧民族威胁边关,汉人政权一度被挤压到东南一隅而摇摇欲坠。不过自隋文帝杨坚之后华夏再度一统,尤其是唐朝立国之后,便开始了对周边四夷的疯狂反攻。
煌煌大唐,魏巍盛世,与两汉并列为中国古代王朝史上不可逾越的巅峰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23年间,将东突厥、薛延陀、高昌等敌对势力打到灭国,吐谷浑被揍成了藩属国,西突厥、契丹以及西域诸国(族)纷纷臣服,李大帝一时间成了那些曾经凶恶如狼、如今温顺似羊的异族口中的“天可汗”。
不过李大帝是人不是神,当然会有人表示不服,比如高句丽人。可李大帝在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一战打没了高句丽人的进攻能力之后,就对这帮生在穷乡僻壤的“刁民”失去了兴趣,打算留给儿子练手。不过另一个强大的对手吐蕃人,李大帝就拿他们没辙了。
吐蕃是个古老的民族,但是文明发展一直比较落后,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不过就在武德元年(公元618年)、也就是唐朝立国的那一年,论赞弄囊也统一了高原,吐蕃的势力开始迅速膨胀。
到了贞观七年(公元633年)时,论赞弄囊的儿子松赞干布迁都逻些(今西藏拉萨),正式建立了吐蕃帝国,随即便与同处于扩张期的唐朝发生了冲突。
唐朝一度打得四夷宾服,唯独拿吐蕃无可奈何
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松赞干布以吐谷浑挑拨离间、导致其求娶大唐公主遭拒为由,发兵20万入侵吐谷浑。当然这只是借口——就在3年前,李世民遣李靖、侯君集、李道宗等名将揍得吐谷浑屁滚尿流,并杀老王、立新王,使其彻底成了大唐的藩属。
吐谷浑本事不大,但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吐蕃想要扩张,最理想的方向就是河陇和西域地区,而吐谷浑正好阻隔其间挡住了吐蕃人的去路。所以松赞干布不能容忍吐谷浑落入唐人的手中,因为那就意味着吐蕃人被困在高原之上,再无施展的空间。
面对来势汹汹的吐蕃大军,李大帝当然不会怂,立刻调兵遣将给了吐蕃人一个深刻的教训:
“太宗遣吏部尚书侯君集为当弥道行营大总管,右领军大将军执失思力为白兰道行军总管,左武卫将军牛进达为阔水道行军总管,右领军将军刘兰为洮河道行军总管,率步骑五万以击之。进达先锋自松州夜袭其营,斩千余级。弄赞大惧,引兵而退,遣使谢罪。”(《旧唐书·卷一百九十六上·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上》)
这一战双方都未尽全力,吐蕃人受小挫即退,唐军也未趁胜追击。为啥?因为松赞干布的地位也不稳固,全靠大军震慑部族,所以面对强大的唐军他没有取胜的信心,便不肯拼光保命的老本;而李大帝也感受到了吐蕃人的强悍,收起了先前的轻视之心。
而且那块高原地贫人稀,唐军上去喘气都费劲,打下了也无法实际统治,还不如堵住吐蕃人下来的必经之路,安生过日子得了。
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在课本里是段佳话,但在历史中却是唐蕃双方彼此妥协的结果
于是双方都没了攻击的欲望,李大帝也一改此前强硬的态度,挑了个远房侄女(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一时间唐蕃关系迅速升温,在此后的近30年里两国间不闻兵戈之声。
不过李大帝看似为君大气,但对待外敌从来都不吝于下黑手、使阴招。所以要说他对那个从侧翼威胁大唐江山的高原没有警惕和攻取之心,那肯定是不可能的,只不过是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机会而已。
很快这个机会就来了——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著名的玄奘大师归唐,不但带回了大量的佛经,还于次年将他一路西游途径的110个国家及传闻的28个国家的山川、地邑、物产、习俗等资料编写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
而李大帝很快就对玄奘西游的终点、也就是天竺这个国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所以如此,主要目的有三:
1、在玄奘的笔下,天竺是个地域广大、人口众多的大国,且与大唐对吐蕃形成南北夹击之势。于是李大帝就在盘算能否与天竺达成盟约,在合适的时机联手干掉吐蕃。
玄奘西游是趟伟大的旅程,不光对佛教,对于唐朝的对外政策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别以为李大帝是在异想天开——中唐时的名相李泌针对吐蕃的威胁,就曾提出过类似的方案:
“臣愿陛下北和回纥,南通云南,西结大食、天竺,如此,则吐蕃自困,马亦易致矣!”(《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三·唐纪第四十九》)
唐德宗李适按照李泌的建议与回纥等国达成了贞元之盟,吐蕃自此由盛转衰,并在50多年后四分五裂,从此再不成中原的威胁。
2、李大帝得知位于天竺的摩揭它国制糖法优良,远胜于西域所产(当时中原乏糖,主要采用西域的制糖法),便打算弄过来对西域糖搞把“反垄断”。
3、李大帝虽然英明神武,但却迷信长生。玄大师把天竺吹得天花乱坠,李大帝就觉得那旮旯弄不好会有什么高人异士,便打算弄几个回来替他“炼丹”。
自秦始皇迷信长生之后,此后越是明君雄主就越信这玩意
于是,大唐无论是于公于私都有了出使天竺、沟通联络的必要性。
经过:王玄策“一人灭一国”的来龙去脉。
早在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王玄策就曾作为副使随上护军李义表护送婆罗门国使节回国,期间曾到达过同属天竺的摩竭陀国。不过这只是一次普通的出使,也没有肩负任何特殊的使命,当然也没有取得什么值得一说的成果。
王玄策在史书中籍籍无名,连幅像样的画像都没留下来
而此时的王玄策,也只是个普通的唐朝官吏。唯一可供提及的资历就是曾在当时尚属穷山僻壤的黄水(今属广西柳州)当过一任县令,看起来毫无前途可言,哪怕他捞到了一趟出使的差事——出使在唐朝也是升官的一条捷径,但也要分去哪儿。
比如唐初名臣唐俭数次出使突厥,虽然险死还生但功勋卓著,不但受封莒国公还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就算去不了突厥,走趟吐蕃、吐谷浑、薛延陀啥的也能算是大功一件,但婆罗门算啥玩意?这一去不但吃苦受累而且危险重重,但无论对大唐还是对使者来说都没啥好处,纯属是丢给倒霉蛋的一桩倒霉催的差事。
哪怕是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突然对天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无法改变这一事实。
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王玄策风尘仆仆的随使团返回长安,估计跟阔别近5年之久的老婆还没消除陌生感呢,就被一道晴天霹雳劈了个正着——李大帝任命他为正使,二度出使天竺,而且是立即出发。
在古代出使可能是升官的捷径,也可能是徒劳无功的苦差事——关键看去哪儿
为啥又是我?估计王玄策当时肯定一脑子问号。说什么有经验、知道路、在天竺人头熟等理由都纯属胡扯,否则为啥不让李义表再走一趟?还是因为王玄策位卑人微、既没背景又没靠山,所以被人当了倒霉蛋处理。
当然了,跟他同行的还有个副使叫蒋师仁,同样是无名小卒一枚。
君命难违,王、蒋两个大倒霉蛋只好带着30多个小倒霉蛋乖乖上路,结果更倒霉的事情还在前边等着他们呢。
在沦落为殖民地之前,古三哥从来就没统一过。在当时的中天竺有一大国号称戒日帝国,其国主戒日王尸罗逸多是古三哥历史上最著名的帝王之一。
他统一了北印度,建都曲女城(今三哥北方邦卡瑙季县),疆域东到孟加拉湾、西至旁庶普,几乎涵盖了整个北天竺。当年玄奘西游至此,还受到了尸罗逸多的热烈欢迎,并给予其很高的礼遇。
古三哥从来没统一过,所以戒日国能弄这么大块地盘已经算了不起了
不过王玄策就没有玄奘的好运气了——还没等他千里迢迢的跋涉到戒日国,尸罗逸多就挂掉了。
话说戒日国其实就是30多个藩国组成的联盟,全靠尸罗逸多以威望慑服和武力镇压才捏合在一块,结果这位国主一死,权臣阿罗那顺就篡位自立,藩国纷纷表示不服,于是国中大乱,混战四起。
王玄策一行恰在此时赶到了戒日国,立刻引起了阿罗那顺的高度警惕,二话不说就发动大军前来攻打使团。虽然使团成员竭力抵抗,但寡不敌众,全部被擒获,唯独王玄策“挺身宵遁”。
阿罗那顺是抽了哪门子疯,内战都顾不上打非得跟大唐使团过不去?
这是因为中原王朝对于周边的藩属国向来宽容,只要藩属向其奉正朔、受册封、往朝贡就能和平共处、各自相安。
唯独无法接受的就是“不臣”,比如藩属国中权臣篡君位就是一例,历代中原王朝都对这种行为反应强烈——拒绝承认、下诏呵斥、断绝关系乃至于发兵“讨逆”都是常事,即便打了很多得不偿失的仗也在所不惜。类似的例子有很多,不仅汉唐时常有,明初郑和下西洋时也没少干过这种“严重干涉他国内政”的事情。
郑和下西洋时就曾顺手灭掉了苏门答剌的“伪王”
戒日国虽然不是大唐的藩属国,但尸罗逸多对唐人友好,阿罗那顺显然也深知唐人的那些“坏毛病”,生怕使团因此生事引发外来干涉,使得戒日国本就危急的局势雪上加霜。于是他选择先下手为强干掉使团以消除后患。
可惜阿罗那顺功亏一篑,跑了一个王玄策。而且老王虽然在大唐名不见经传,但毕竟也是个心高气傲的唐人,哪受得了吃这种亏?于是他选择了借兵报复:
“玄策……以书征邻国兵,吐蕃遣精锐千二百人、泥婆国遣七千馀骑赴之。玄策与其副蒋师仁帅二国之兵……大破之,斩首三千馀级,赴水溺死者且万人……又破之,擒阿罗那顺。馀众奉其妃及王子,阻乾陀卫江,师仁进击之,众溃,获其妃及王子,虏男女万二千人。”
这也就是所谓王玄策“一人灭一国”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