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正是三国时期刘备的重要谋士之一,名声只在诸葛亮和庞统之下。但如果说法正不死,便无三国,就实在太过分了。
从历史上看,法正多奇谋,但在治国理政方面并无所长。之所以会出现法正不死,便无三国的说法,主要是因为法正深得刘备信任。
如果法正不死,肯定就能劝阻刘备伐吴,也就不会有之后的猇亭之败,三国鼎立之势也就不那么稳固了。
法正的能力还算不上“恐怖”
法正对刘备集团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帮助刘备入主西蜀,二是策划打赢了汉中之战。
法正是扶风人氏,古代以长安为中心的地区叫京兆郡,长安之右为扶风郡,称为“右扶风”,长安之左为冯翊郡,称为“左冯翊”。扶风的中心是咸阳,所以按照现在的行政区划,法正籍贯是陕西。
法正出身名士家庭,建安初年,法正与好友孟达一起入蜀投奔刘璋,但刘璋对法正没啥眼缘,只给了他一个新都县令的职务。法正心高气傲,于是颇多怨言。
建安十三年,刘璋派张松出使曹操,却受到了冷落。张松当时的职务是益州别驾,一州之中,州牧是最高长官。
其次是“治中”,再次是“别驾”,相当于三把手的位置,但曹操一时疏忽,没问张松的职务,而直接给了他一个县令的职务,张松对此视为奇耻大辱。
所以回来之后张松就劝刘璋交结刘备,对抗曹操。赤壁之战后,刘备占据了荆州大部,刘璋于是派张松出使刘备,不过张松推辞了,转而推荐了法正。
有了张松的推荐,法正顺利得到了这个差事。在见到刘备之后,通过交谈,法正认为刘备才是明主,当即决定“弃暗投明”,背叛刘璋,投靠刘备。回到益州之后,法正与张松联络,密谋将益州献给刘备。
建安十六年,机会来了。刘璋有一个心腹大患,就是汉中的张鲁,因为汉中是益州的门户,如果一旦被曹操占领,那么益州也就不保了。
但是他又打不过张鲁,这时候张松献计道,可以请刘备来帮忙打张鲁,以保益州无虞。刘璋是个没脑子的人,当即答应了下来。
刘备得到消息,大喜过望,令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留下守荆州,自己带着庞统、魏延、黄忠等人入蜀。刘璋不知道刘备的野心,还好心派人去迎接。
使者就是法正和孟达,这两个人一到就投靠了刘备,他们所率领的四千人归孟达统领,驻守在了荆州的江陵。法正则跟随在刘备左右,成为谋士之一。
刘备入蜀之后,就驻扎在葭萌县,他不急于攻打张鲁,而是忙着散布德政,收买民心,时不时的还跟刘璋要点马匹、铠甲等装备,显然是不怀好意。
时间一长,刘璋就有点急了,催刘备赶紧进兵。刘备等的就是这个机会,他对刘璋说,既然你不信任我,那我走好了,假装要撂挑子,实际上是以退为进。这可能也是法正的计谋,毕竟他还是很了解刘璋的。
但在成都的张松不知道事情原委,听说刘备要退兵,十分着急,赶紧写了一封信给刘备,信中说咱们筹划的大事眼看就要成功了,你怎么能在这个时候撤退呢?
不料,这一封信被张松的哥哥张肃看见了。张肃极忠心于刘璋,就不顾兄弟之情,向刘璋告了密。刘璋立刻就下令,把张松抓来杀了。
这一杀,闯下大祸。刘备因张松之被杀,知道自己对益州的企图已经暴露,只好正式翻脸,带兵攻打刘璋。
有人向刘璋建议以坚壁清野拖垮刘备,这可能是个好计策,因为刘备知道后十分忧虑。但法正告诉刘备,刘璋虽然没有什么才能,但还算是个爱民的州牧,因此不可能采纳这个会损害百姓利益的计策,后来果然如此。
在刘备占领蜀中的战斗中,法正依靠对刘璋及其他将领的了解,以及对山川地貌、兵力分布等情况的了解,对刘备最终攻下成都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法正的第二大功劳,就是帮助刘备打赢了汉中之战。刘备占据益州后,当年刘璋的心腹大患,也就成了他的心腹大患,那就是汉中的问题。
此时张鲁已经投降了曹操,曹操派夏侯渊、张郃来守汉中,随时准备率大军由此突进,谋取益州。如果刘备不能拿下汉中,那么益州就好像一间打开门的房子,曹操随时可以打进来。
法正经过分析后认为,曹操没有趁机进攻益州,必然是内部出现了动乱,而夏侯渊、张郃等人的才能,不足以守住汉中,所以极力建议刘备趁此良机拿下汉中。刘备听从法正的建议,率领张飞、马超、黄忠、赵云等将,进兵汉中。
定军山之战中,刘备依照法正的计策,声东击西,全军猛攻张郃据守的广石军寨,张郃逐渐不敌,向夏侯渊求援,夏侯渊分一半兵马救援张郃。
法正又派刘备军袭击夏侯渊军寨外围,火烧防御鹿角,夏侯渊率领军士灭火修补鹿角,法正抓住机会,建议刘备全军猛攻夏侯渊,于是黄忠率军居高临下,突袭夏侯渊,夏侯渊猝不及防,被黄忠斩于马下,曹军溃败,刘备取得汉中之战的主动权。
随后,刘备占据有利地形,以逸待劳,虽然曹操亲自率大军前来,但始终占不到便宜,旷日持久,不能前进,最后不得不在“鸡肋”的号令中,退兵返回中原。
严格来说,汉中之战是刘备第一次在正面战场击败曹军,击退曹操,赤壁之战的主力是东吴的周瑜,至于火烧新野之类的,在此就不作讨论了吧。
从以上两件“大功”来看,法正的确是善于谋划,尤其善于分析形势,出奇谋妙策,为刘备集团立下了大功,但要说“恐怖”还差的远吧,最多也就是和曹操身边的程昱、郭嘉差不多,比荀彧、诸葛亮不如。
法正的人品其实很有问题
无论是什么借口,法正对刘璋“不忠”是没有问题的。
刘璋没有重用法正,是刘璋看人的功力不够,但法正却不应该因为未被重用而出卖刘璋。
君子的处世之道,是合则留,不合则去。法正如果不满,可以辞职而去,转而投靠刘备,就没有问题。
而他仍然当着益州的官员,拿着刘璋给的俸禄,暗地里却和刘备勾勾搭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益州的机密出卖给刘璋的敌人刘备,这不是小人是什么?
刘备占据益州后,有人劝刘备迎娶刘瑁之妻吴氏,刘瑁即刘璋之兄,此时已经去世。这样的建议,目的当然是为了与蜀中大族豪强结纳关系,但于礼法而言是不合适的,因为刘备与刘瑁是同族。
这个时候法正站出来,拿春秋时晋文公娶侄媳妇的例子劝刘备,最终刘备娶了吴氏,并立为正室。
姑且不论这一做法是不是达到了目的,单论为了目的不择手段的做法,就足以说明法正并不是一个看重礼法 等人。
刘备曾命法正与诸葛亮、李严等人制定《蜀科》,实行严法治蜀。此时法正的职务为蜀郡太守,掌管益州首府蜀郡的行政大权,所以具体执行者就是法正。
但法正不知变通,他按照《蜀科》的规定,打击地方豪强势力,因此引起了豪强不满,以消极态度抵触蜀汉政权。
法正看到情况严重,于是又建议刘备实行宽松的政策,用当年汉高祖入关时的与民约法三章。
诸葛亮无奈,于是写了一封《答法正书》给法正,告诉他,严刑峻法并不是为了打击豪强,而是为了拉拢豪强。如果太宽松,他们反而会专权自恣,之前的刘璋就是例子。
而实行严格管理的好处在于,可以法外开恩,那他们就会感恩戴德,限制他们爵位和官位,那么得到官爵的就会觉得荣耀,这才是《蜀科》的正确打开方式啊。
法正看到信后,对诸葛亮大为拜服,这也从侧面说明法正在治国理政方面的能力,实在很一般般。
法正性格睚眦必报,掌握大权后,曾经对他有过小恩惠的人都受到他的照顾,他有过小矛盾的人都加以报复,为此杀了好几个人。
有人向诸葛亮告发,而诸葛亮说“法孝直为之(刘备)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因此不加过问。
从以上几件事情可以看出,法正的人品很有问题,说他是个小人并不冤枉。
法正不死,便无三国
刘备集团中,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诸葛亮总理后方政务,足兵足食;法正则随军征讨,出谋划策。两人合作,使得刘备在这段时间里,势力得到了迅速壮大,直到建安二十四年称汉中王。
刘备称汉中王之后,任命法正为尚书令,地位还在诸葛亮之上。
可惜次年法正便因病去世,刘备悲痛不已,连哭数日。法正被追谥为翼侯,他也是刘备生前唯一有谥号的大臣。
两年之后,关羽败走麦城,荆州丢失。这突如其来的失败,对处在事业巅峰的刘备打击很大。因为荆州是根本,是北伐中原的跳板,而且大将关羽也被东吴杀害。
公元221年,刘备称帝之后,不顾诸葛亮和赵云的劝谏,决定征讨东吴,夺回荆州。然而刘备举全国之兵伐吴,却在猇亭之战中,被东吴陆逊火烧连营,蜀军大败。刘备退回白帝城,忧愤悔恨中,一年多后就去世了。
对此,诸葛亮感叹道:“若法孝直还在,一定能够制止主上东征;就算不能制止,若随军东征,也一定不致大败而归。”
的确,刘备对法正十分信任,法正是有可能劝阻刘备伐吴的,但可能性不大。
关键在于后半句,以法正的军事能力,跟在刘备身边出谋划策,是不太可能败给陆逊的,至少他能够看出陆逊的火攻之计,提前预防,即使蜀军失败,也绝不会是惨败,以致于元气大伤。
而如果法正能够再出奇谋妙计,一举击溃东吴,刘备不仅收复荆州,还能进而占据扬州,灭掉东吴,那么便可以依仗长江天险,与北方的曹操分庭抗礼。如果这一局面形成的话,那就不是三国鼎立了,而是南北朝了。
所以,“法正不死,便无三国”的假想基础,在于法正能够凭借一己之力,帮助刘备打败东吴。从之前法正的表现来看,有这个可能,但可能性不大。
而且,如果我们再深入地想一想,一旦刘备去世,那么法正必然会与诸葛亮产生意见分歧,因为他的战术过于激进,而诸葛亮的战略则过于稳重,法正如果和魏延这种激进派将领联合,极可能将诸葛亮赶出政治权利的中心,或者将其架空起来。
然而,无论是法正还是魏延,在治国理政方面,都和诸葛亮相差太远,他们都不能将蜀地治理到富裕、稳定的水平,没有一个稳固强大的后方,那么前线作战又能有多大的成就呢?
恐怕更可能的情况是,前线作战一旦失败,后方随即大乱,曹魏或者东吴趁虚而入,蜀汉政权早早灭亡。
综上所述,历史没有如果,就算是法正活着,对历史的走向也不可能做出很大的改变,一个人的力量在时代面前,显得太微不足道了。
法正未必能打得赢猇亭之战,而且就算打赢了,对蜀汉政权来说也未必是一件好事。所以,无论法正死不死,三国还会是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