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被标点救活的小说

——谈增色标点

1927年冬,苏联作家安德烈·校勃里写了一篇十分有趣的短篇小说,寄给了奥德萨《海员报》。编辑看后,觉着层次不清、杂乱无章,但情节风趣,写得很有才气。退稿吧,很可惜;发表吧,又不像样子。

正当大家左右为难的时候,有经验的编辑布拉果夫外出回来了。他把这篇稿子拿去,费了一夜的功夫,没动一个字,就使小说面貌焕然一新:线索集中,层次分明,语言流畅,更加生动有趣了。布拉果夫是怎样改的呢?

原来,他这一夜的功夫全花在标点符号上了:首先理顺了小说的层次,然后像校正乐曲的音符那样,仔细校正了小说的标点。他说得好:“标点符号就是标出思想,摆正词与词之间的互相关系,使句子易懂,声调准确。标点符号好比音符,它们牢固地缚住文章,不让它散落。”

增色标点,正如布拉果夫所说的那样,就是突破一般性的语法标点的套数,标出思想感情,标出节奏旋律,从而增强语言的感情色彩和音乐色彩。这是修辞标点的主要任务,也是名家写作孜孜以求的目标。例如:毛择东同志的《菩萨蛮·黄鹤楼》一词,1957年1月在《诗刊》上发表的时候,下阙是这样标点的:

黄鹤知何去,

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

心潮逐浪高。

作为语法标点,是完全正确的;但作为修辞标点,还不能很好地表情达意。所以编入诗集时,作者修改了两个标点符号:

黄鹤知何去?

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

心潮逐浪高!

这里,虽然只改动了两个标点符号,却使词的意境更加深邃了。把第一句的逗号,改为问号,好像把平面图画变成了立体电影,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时空。第四句的句号改为感叹号,好像使滔滔的江水翻卷起惊涛骇浪,突出了作者强烈的情感,更好地点明了该词意境的高潮。

2007-06-01选自晓星编著《修辞趣话》,语文出版社1988年版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