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呼兰河传有感2000字
《呼兰河传》是作家萧红的绝笔之作,书中倔强的冯歪嘴子,悲惨的小团圆媳妇,脾气古怪的友二伯这几个经典的底层人民形象是那个时代的缩影,萧红倾尽心血,力透纸背以孩子的视角描述了一个个有趣又可悲的场景,读来亲切自然,就如身临其境一般。
这部不太像小说的小说围绕着作者的家乡呼兰河展开,里面的一人一木,一花一屋都饱含着萧红对家乡呼兰河深深的眷恋。萧红很早离开了家乡,那个童年生活的地方,给她留下了太多难忘的回忆,尽管离家多年,呼兰河永远是那个藏在心底的地方。永远在她的梦中回荡。
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早上鸡鸣起床,晚上熄灯睡觉,燕子喜欢飞到农家小院筑巢,房前屋后的黄鼠狼满街跑。这是我对童年家乡的印象,“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飞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这是萧红对童年家乡的印象。随着萧红细腻的笔调,生动的故事,我仿佛走进了呼兰河,进入了一个遥远陌生而又倍感亲切的地方,又仿佛回到了我的童年,一切是那么的熟悉、那么自然。《呼兰河传》描绘的风土人情是那么真实,呼兰河纯朴又愚昧的民众是呼兰河的主体,作品娓娓道来,生动的故事背景下又带着些许悲凉!
《呼兰河传》第二章谈到了大泥坑,大泥坑是呼兰河城一个极具特色的地方,每个人都知道大泥坑阻碍了交通,但没有人去填平它,今天坑里掉进了一匹马,明天掉进了一个人,这样人们就有热闹可看了,大家议论纷纷“那水泡子又淹死了一匹马捏!”萧红用朴实的笔调,通过大泥坑深度反映了呼兰河城人民的无聊,如文中写到“有一天,下大雨的时候,一个小孩子掉下去,让一个卖豆腐的救了上来。救上来一看,那孩子是农业学校校长的儿子。于是议论纷纷了,有的说是因为农业学堂设在庙里边,冲了龙王爷了,龙王爷要降大雨淹死这孩子。有的说不然,完全不是这样,都是因为这孩子的父亲的关系,他父亲在讲堂上指手画脚地讲,讲给学生们说,说这天下雨不是在天的龙王爷下的雨,他说没有龙王爷。你看这不把龙王爷活活地气死,他这口气哪能不出呢?所以就抓住了他的儿子来实行因果报应了。有的说,那学堂里的学生也太不像样了,有的爬上了老龙王的头顶,给老龙王去戴了一个草帽。这是什么年头,一个毛孩子就敢惹这么大的祸,老龙王怎么会不报应呢?看着吧,这还不能算了事,你想龙王爷并不是白人呵!你若惹了他,他可能够饶了你……”那么一件小事,就引起了大家的议论纷纷,可见呼兰河的人民将那个大泥坑发生的事情当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呼兰河城人民的愚昧无知这些并没有影响到萧红对家乡的热爱,她爱着故乡的景,爱着故乡的人。祖父是萧红成长路上最温馨的回忆,萧红童年最美的记忆应该是“祖父,我和后院”了吧!
这部作品,让我看到了一个时代的纯朴也看到了一个时代的悲凉。萧红爱她的故乡,这爱中是否也参杂着些许的无奈呢!因为时代的贫穷,人们心安理得地吃着瘟猪肉,并采用自我欺骗的方式用大泥坑做掩护,说这只是淹猪肉。烧锅院子、车夫、马童、使女、小胡同、大染缸,豆腐坊,跳大神……这些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作品用全景式的图景为我们展现了时代的悲凉。小团圆媳妇的惨死,令人痛心,可对于折磨她的恶毒的婆婆,却让人恨不起来,因为她也是这样从媳妇过来的,原来“十年媳妇熬成婆”这句话的意蕴如此厚重。冯歪嘴子是故事中令人心痛又敬佩的人物,生活再苦再难,他也挺直腰杆向前看,对他而言,两个孩子是他的希望,是他顽强生活下去的力量。友二伯地位低微到连孩子都可以随意逗他,不尊敬他,实在是可悲可叹!
萧红很爱她的祖父,我也是;萧红很怀恋童年的故乡,我也是。读完《呼兰河传》我好像看见了自己的影子,好像回到了自己的童年,因为书中描述的太多场景我都似曾相识。呼兰河城有个大泥坑,我家门前有条高低不平的泥泞小路,呼兰河城有个豆腐坊,我们村里原来也有,那时家家户户都会自己打糍粑,磨豆腐,做年糕,麻糖……甚至一些我叫不出名字的东西。我生在荆楚大地上的一个小村庄,那时候,村民们都住着矮矮的平房,房前屋后种着树,家里养着鸡鸭。我家门前种着一颗槐树,从我有记忆起它就长在那里,屋后种着葡萄藤,不知什么时候被偷葡萄的人给弄死了。东家的李婶西家的王婶经常吵架,吵起架来整个村子都被惊醒了似的。村子里的女人们在农闲的时节喜欢相互串门,因为闲在家里实在没事干。年轻女人都还好,要看着孩子,一般要趁孩子睡着的功夫聚在一起拉拉家常,年长的女人就不一样了,农闲的时候奶奶大妈们很爱聚在一起东家长西家短,有时高谈阔论,有时又贴着对方的耳朵低声细语,好像在说着什么惊天大秘密一样。我每每看到这样的场景,心中不免好奇起来,她们在说些什么呢?
萧红的祖父很爱她,我的爷爷也很爱很爱我,他出门时甚至将小小的我顶在脖子上,那种感觉特别神奇,有些害怕,又有些奇妙,感觉自己突然好高好高了。那时候牙都还没长全的我看着大人们吃甘蔗,也闹着要吃,“要吃”两个字都说不清楚,只是嚷着:“要滴要滴!”爷爷拿出一把老虎钳子,将甘蔗汁一滴一滴夹出来给我喝。这些记忆不知怎么一直存留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爷爷经常给我带好吃的莲蓬,好吃的桃,都不知道他在哪儿摘的。后来我大了些的时候,村里一些我不大认识的女人见了我很喜欢说:“哟!这是谁家的丫头片子!挺水灵的咧!”我不喜欢别人这样说,明明自己也是女性,为什么说起话来总有些轻视女孩子的味道呢?不过这样的话听多了,也不大在意了!现在也明白了,这是农村千百年来的传统――重男轻女。应该不止是农村,千百年来华夏民族都是这样。《诗经·斯干》中就说过“乃生男子……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弄之瓦”就是说男孩子就像玉一样宝贝,女孩子不过是微不足道的纺锤而已。不过我很幸运,尽管我是个女孩,我的家人仍然对我很好,特别是我的爷爷,他是我人生的导师,经常给我讲故事,给我解惑,以至于我童年时候的精神生活不至于太乏味。
萧红为她的家乡呼兰河作传,而我的家乡早已不复旧时模样。乡村的模样大大改变了,作为长期离家求学的游子,对家乡的感情渐渐变淡,但是故乡的人永远是我心底最美好的期盼,期盼他们永远幸福安康,等着我衣锦还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