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读书笔记1000字

  世界之大,一个人即便周游世界,也难免盲人摸象,更何况,这世界上很多地方在快速地变化着。所以,每个人对这个世界的看法都是主观的,也是各不相同。在近代的中国,社会发展神速,转眼间大家会发现眼前的周围不再是我们熟悉的那个环境了。所以,我们可以透过另一个人的视角来观察这个世界,尤其是观察一个过去的世界,会有机会获得一种完全不同的体验,这本书就是《江城》。

  《江城》的作者彼得海思勒,美国记者,1969年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主修英文和写作,后获得英国牛津大学文学硕士。曾任《纽约客》驻北京记者,《国家地理》杂志、《华尔街日报》和《纽约时报》等媒体的长期撰稿人,1997年曾在重庆市涪陵区担任教师。海斯勒曾游历欧洲三十国,毕业后从捷克布拉格出发,由水陆两路横越俄罗斯、中国到泰国,跑完半个地球,也由此开启了旅游文学写作之路。海斯勒著有中国纪实三部曲,其它散文数度获得美国最佳旅游写作奖。海斯勒本人亦被《华尔街日报》赞为关注现代中国的最具思想性的西方作家之一。

  作者上世纪90年代初在四川担任教师的时候,对中国人的习惯有了很深的了解,还学会了一口地道的四川话。为了融入中国社会,他为自己起一个中国名字,叫“何伟”。所谓江城,就是重庆下的城市涪陵,也是作者何伟在中国任教的地点,江城描绘的就是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社会。在上个世纪的90年代,随着计划经济逐步解体,社会的观念也在快速的变化,在文化修养和谈吐举止上,整个社会对男性的期望值并不高,但在赚钱上,社会对他们的期望又过高。那些举止粗鲁言谈出格的土豪成为众人追捧对象,他们在酒桌上吵吵嚷嚷表现粗鲁野蛮,但在上一代的成年人眼里,这是“吃得开”的象征。作者何伟对中国酒桌上的劝酒文化极其反感,每个人都花言巧语,两杯酒一下肚就是兄弟,当面勾肩搭背,背后刀光剑影。以把别人灌倒为荣,以自己醉酒倒地为耻。许多成年男人会把好酒量当做有面子的象征,于是每一场酒宴都要以东倒西歪,胡言乱语的状态结束。在这种现象的背后,作者何伟道出了背后的真相,在信息相对闭塞的时代,人们接触的圈子都很小,因此他们非常重视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在那个年代,中国人总会从群体出发去思考问题,从而为群体的观念所裹挟,最后丢掉自我的意识,因为普通人并没有充分话语权来表达自己,于是人们大多选择了盲从。

  作者描绘的时代,是上个世纪90年代,涪陵居民们生活状态的一个缩影。1996年8月底一个温热而清朗的夜晚,作者从重庆出发,乘慢船顺江而下来到涪陵。那时候的涪陵没有铁路,公路也非常糟糕,是四川省的贫困地区。但如今20年过去了,我们的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观念早已今非昔比,在这个时代,传统媒体的影响力逐步下降,普通人的话语权越来越强,人们的自我意识也在逐渐提升。作者摒弃那种高高在上的猎奇写法,而是试图以中国人的心态来适应中国社会,朴实的文字背后蕴藏着他的包容与理解之心,这才是这本书真正的精华所在。

  2001年,这本书在美国出版的时候,一条通往重庆的高速公路通车了,一条铁路也正在修建之中,基本上再也没有人坐船去涪陵了,而重庆也已经不是四川的重庆,重庆附近的长江三峡已经彻底变了模样,这座城市也在飞速发展着。2003年,三峡大坝一期完工后,不断上涨的江水将陆续淹没那些江畔之城,这多少令我有些伤感。这并不是一本关于中国的书,它只涉及一小段特定时期内中国的某个小地方。正如作者所说的:“在1996年至1998年间,我学会了热爱涪陵。能再次回到长江上的感觉真好,哪怕它的旧时激流只存于我的记忆之中。”(白金)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