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也妮葛朗台读后感2000字
今天读完了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
故事讲述了一个很多年前发生在法国一个叫索莫的城市里的故事,似乎故事整体反应了一些法国当时的社会状态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故事里面大概有五个主要人物,葛朗台夫妇和他们的女儿欧也妮葛朗台,管家娜侬和夏尔。
葛朗台是一个十分有钱的人,但是极其吝啬,吝啬到似乎是一个没有感情的人。脑子里永远是生意,一切都在计算与数字当中。葛朗台的女儿和妻子却是老实,重感情,忍让的人。而且故事中常常能看出她们也非常希望可以有一个富有感情的家。但葛朗台恰恰就不是这样的人。
在故事的结尾部分,有一段非常精彩的描写。在葛朗台临死前,牧师来替他作最后的祷告。“他那双看上去死了几个钟头的眼睛,一看到十字架,烛台和银器,立刻复活了…当神父将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嘴唇边,让他亲吻季度的圣象时,他却做了一个吓人的动作,想抓住十字架,而这最后的努力也就了结了他的生命。”
葛朗台断气前的最后一点力气,是用来抓住牧师的镀金十字架。这让我想到圣经当中,那为要给人自由的十字架,在葛朗台的眼中,也缺少了一切的象征意义,那只是金子。巴尔扎克是否借此来讽刺呢?我不知道,但我想到了。好像比喻着上帝的爱,常常被我们看得非常简单。葛朗台使出最后的力气,力道足够,却偏了方向。我想,是不是钱不好?我倒觉得钱很好,是祝福。但葛朗台的一生用自己的眼睛只看到了利益,就好像把自己的感情封闭起来,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狭小也带有谎言的世界里。他拼全力去夺那次好的,放弃了那上好的。
我还想到了心理学。为什么人的眼睛会只盯在一个东西上呢?最深的原因是恐惧,或自卑(也是恐惧)。我发散自己的想象力,想到也许葛朗台小的时候没有受到很多的关爱,没有建立起足够的信心。在长大的过程中,人际关系出现了问题,让他的视角逐渐的转到了某件东西上,这个东西就是葛朗台的金银。由于缺失,所以他建立起的价值观就是:只有钱才能给人带来平安。
欧也妮葛朗台,故事的主人公,则是与父亲完全相反的性格。女孩被描写成一个浪漫,简单,深情,专一,付出的女人。他对于堂弟夏尔的感情,深厚且富有价值。在夏尔去印度发展的七年里,欧也妮一直没有忘记他。内心的深处一直在安安静静地等候夏尔的归来。通过故事来看,欧也妮的等候是很特别的,是和当时其它的法国人大大不同的。
夏尔也是一个被描写的很妙的人物。我想,巴尔扎克借着夏尔这个人物描写出人在不同的环境中,如果受着之前记忆的影响,也会产生不同的变化。夏尔小时是个公子哥,家里有钱,身上一副阔少爷气息。从巴黎到小城市索莫时,给人的感觉像一个被宠溺的可爱的小富二代,不谙世事却真实。我想,那是人性中十分可爱的部分。或许在道德主义强压下生长出来的人们会对夏尔这个人物进行一番不友善的品头论足。但我觉得,年轻的夏尔是十分可爱的。
人物性格的转变体现在他从印度回到法国后,给欧也妮的那封信中。信的开头就揭示了他在七年的生活里慢慢产生的变化。我摘抄一小段:
“亲爱的堂姐,相信您知道我事业有成,一定会感到高兴吧。托您的福……”
回到法国的他,从社会意义上讲是无疑是成功的,但他心中对欧也妮的那份过度的礼貌,让人不禁为他产生一种惋惜。“托您的福”,这是夏尔在信中向欧也妮说话的用词,他的真实被“好”剥夺了,那好里藏着的不好,就是让欧也妮想要把信烧掉的理由。欧也妮的失望是十分可贵的,那失望代表着那没有封闭过的感情,也就是人的真实。
小说的前半部分讲到,夏尔的父亲去世了,家业破败。夏尔去从法国去印度,是受葛朗台的意思,也是不得不去。我猜想,是什么让夏尔产生了如此剧烈的变化呢?是生存吗?假设生存是绝对的原因可以使人从真实变得不真,那这个世界上从心发出的美好一丝一毫都不会存在了。
我联想一下。夏尔从法国去到印度之后,独身一人,心中承受着丧父之痛,钱也拮据。小说中提到了夏尔到印度之后不久就开始做起了贩卖人口的生意,可见他是多么急迫地想“回到从前”。我还在想,急迫的想要得到美好,重返荣耀。问题出在哪里呢?这问题出在,夏尔的伤,实际不是钱财的伤,而是情感的伤。他丧父,破产之后的消沉,也并不是丢失了一个人,或是一笔钱的痛苦,而是夏尔作为一个人,他自己,情感的伤痛。他在印度所做的一切,发家致富,从另一种角度看,好像就是在“强求疗伤。”用虚假的代替真实的,结果无论怎样,也填不满。
我想加入夏尔到印度之后,他当时可以慢一点,可以休息休息,可以找个小工作,先挣一点点钱。印度和法国区别那么大,或许他可以旅旅游,到处看一看在另一种文化里生存的人们,交交朋友。不逼着自己立即变回原来的样子,不那么努力,顺其自然,或许这个故事还会是另外一个结果。当然了,这是我想的,巴尔扎克没那么写。
其实,我想夏尔从印度回到法国之后的“好”,也是防御。那是失掉自己后的防御,让我想到一句话:“你若赚得了全世界,却赔上了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
我要是夏尔,干脆就拉着欧也妮私奔,还去什么印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