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这样一个问题:谁知道皇帝御封的盛唐三绝是哪“三绝”?绝在何处?
小编想起自己写过一首七言绝句:《草圣》:
李诗裴剑莫争辉,笔走龙蛇醉未归。覆手风云翻手雨,功成一笑不沾衣。
这首诗写的是盛唐书法家张旭,因擅长书法,被称为草圣。诗中前两句提到的“李诗裴剑”指李白的诗和裴旻的剑舞。
这就是皇帝御封的盛唐三绝。
一、三绝的由来
《新唐书·文艺传》记载 :
文宗时,诏以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
可知,三绝的称号,出自于晚唐的皇帝唐文宗。
唐文宗李昂(809年-840年),原名李涵,唐朝第十四位皇帝(除武则天和唐殇帝外 )。他是唐穆宗的儿子,唐敬宗的弟弟,唐武宗的哥哥,唐宣宗的侄子。
唐文宗的哥哥唐敬宗被宦官杀死,因此李昂“幸运”地做了皇帝。 李昂即位以后,改元太和(827年至835年),下诏“盛唐三绝”正是在这一时期。
另外,清朝学者王士禛《香祖笔记》卷三记载了两种三绝:
唐文宗太和中,诏以李白歌诗、张旭草书、裴旻剑舞为三绝,命翰林学士为之赞。僖宗广明元年,车驾幸蜀,诏曰:“行在三绝:右散骑常侍李潼有曾、闵之行,职方郎中孙樵有扬、马之文,前进士司空图有巢、许之风,列在青史,以章有唐中兴之德。”唐代留意风雅如此,谈之芬人齿颊。
其中一个三绝,就是指唐文宗所说的盛唐三绝。
另一个三绝,则是晚唐僖宗夸赞当时的三位人物:李潼孝顺、孙樵有文采、司空图志向高洁。
李潼有曾、闵之行。曾、闵,指曾参与闵损(闵子骞),二人皆孔子弟子,以有孝行著称。
孙樵有扬、马之文,扬、马,指扬雄和司马相如,二人善于辞赋文章。
司空图有巢、许之风,巢、许是巢父和许由,二人是上古传说时代的隐逸之士。唐僖宗没有看走眼, 唐亡以后,司空图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一岁。
二、白歌诗
唐文宗所说的三绝,首先是李白的歌诗。歌诗是可以唱的诗,不能唱的诗是徒诗。
李白最有名的歌诗,应该是给杨玉环写的《清平调》了: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
一枝红艳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断肠 。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
…..
名花倾国两相欢 ,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 ,沉香亭北倚阑干。
…..
要注意的是,这三首都是七言绝句。唐朝的七绝,大多数都是可以歌唱的歌词。
我们在清朝的钦定词谱中,可以看到不少词牌,例如《杨柳枝》《浪淘沙》,其实就是七绝,《纥那曲》、《啰唝曲》就是五绝,这也间接证明了很多诗其实就是歌词。
三、裴旻剑舞
裴旻[péi mín]是盛唐的一员武将,据《新唐书》记载,裴旻官至“左金吾大将军”。 裴旻曾镇守北平郡(治今河北卢龙), 曾先后参与对奚人、契丹和吐蕃的战事。
不过,晚唐的皇帝肯定看不到盛唐的裴旻舞剑,那他是怎么知道裴旻舞剑是一绝呢?
据《太平广记》记载:
开元中,将军裴旻居母丧。诣道子,请于东都天宫寺画神鬼数壁,以资冥助。道子答曰:“废画已久。若将军有意,为吾缠结。舞剑一曲。庶因猛励,就通幽冥。”
旻于是脱去服,若常时装饰。走马如飞,左旋右抽,掷剑入云。高数丈,若电光下射。旻引手执鞘承之,剑透室而入。
观者数千百人,无不惊況。道子于是援毫图壁,飒然风起,为天下之壮观。道子平生所画。得意无出于此。(出《独异志》)
可知,唐文宗称赞裴将军舞剑,应该是看到了吴道子的一幅壁画。
于是说赞许裴旻舞剑,我感觉,不是说是赞许吴道子的画作。假如没有吴道子出神入化的妙笔,裴将军的风采就只能想象了。
四、张旭草书
三绝中,张旭的草书我们至今还能够见到,看来书法比壁画幸运一些。
《新唐书·文艺传》中描述的张旭,痴迷于书法,被称为张癫:
旭,苏州吴人。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或以头濡墨而书,既醒自视,以为神,不可复得也,世呼“张颠”。 初,仕为常熟尉,有老人陈牒求判,宿昔又来,旭怒其烦,责之。老人曰:“观公笔奇妙,欲以藏家尔。”旭因问所藏,尽出其父书,旭视之,天下奇笔也,自是尽其法。旭自言,始见公主担夫争道,又闻鼓吹,而得笔法意,观倡公孙舞《剑器》,得其神。后人论书,欧、虞、褚、陆皆有异论,至旭,无非短者。传其法,惟崔邈、颜真卿云。
张旭和李白都喜欢饮酒,二人的风采,被杜甫写入了《酒中八仙歌》: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
挥毫落纸如云烟。
结束语
唐文宗被宦官扶持继位时,仅仅18岁。年少气盛的皇帝励精图治,一心想重振李唐。
太和九年(835年)甘露之变中,唐文宗被仇士良挟持, 重用的大臣们被杀,自己也遭到软禁。
此后的5年中,国家政事由宦官专权,皇帝成了傀儡,宰相只是行文书之职而已。840年,年仅31岁的唐文宗抑郁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