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桃夭全诗,注解,中心思想

[编辑本段]诗经原文 《诗经·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兴也。

桃,木名、华红,实可食。夭夭,少好之貌。

灼灼,华之盛也。木少则华盛。

之子,是子也。此指嫁者而言。

妇人谓嫁曰归。周礼,仲春令会男女。

然则桃之有华,正婚姻之时也。宜者,和顺之意。

室,谓夫妇所居。家,谓一门之内。

文王之化,自家而国,男女以正,婚姻以时。故诗人因所见以起兴,而叹其女子之贤,知其必有以宜其室家也。

桃之夭夭,有蕡fén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兴也。蕡,实之盛也。

家室,犹室家也。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兴也。

蓁蓁,叶之盛也。家人,一家之人也。

朱熹注 【题解】 这首诗选自《国风·周南》,是女子出嫁时所演唱的歌诗。唱出了女子出嫁时对婚姻生活的希望和憧憬,用桃树的枝叶茂盛、果实累累来比喻婚姻生活的幸福美满。

歌中没有浓墨重彩,没有夸张铺垫,平平淡淡。 [编辑本段]注释 夭夭:桃花怒放的样子。

华:古花字。 之子:这位姑娘。

于归:出嫁。古代把丈夫家看做女子的归宿,故称“归”。

之,指示代词。 ①:蕡,音斑,果实将熟的样子。

有蕡其实:它的果实十分繁盛。 蓁蓁:繁茂的样子。

灼灼:花朵色彩鲜艳如火。 宜:和顺、亲善。

[编辑本段]译文 桃树长得多么壮盛,花儿朵朵正鲜美。 这位女子出嫁后,定能使家庭和顺。

桃树长得多么壮盛,果实累累结满枝。 这位女子出嫁后,定能使家庭美满。

桃树长得多么壮盛,绿叶茂盛展生机。 这位女子出嫁后,定能使家人幸福。

[编辑本段]赏析 这首诗非常有名,即便只读过很少几篇《诗经》的人,一般也都知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这是为什么呢?我想,无非有这样几个原因:第一,诗中塑造的形象十分生动。

拿鲜艳的桃花,比喻少女的美丽,实在是写得好。谁读过这样的名句之后,眼前会不浮现出一个象桃花一样鲜艳,象小桃树一样充满青春气息的少女形象呢?尤其是“灼灼”二字,真给人以照眼欲明的感觉。

写过《诗经通论》的清代学者姚际恒说,此诗“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并非过当的称誉。第二,短短的四字句,传达出一种喜气洋洋的气氛。

这很可贵。“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细细吟咏,一种喜气洋洋、让人快乐的气氛,充溢字里行间。“嫩嫩的桃枝,鲜艳的桃花。

那姑娘今朝出嫁,把欢乐和美带给她的婆家。”你看,多么美好。

这种情绪,这种祝愿,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和美的家庭的追求。第三点,这首诗反映了这样一种思想,一个姑娘,不仅要有艳如桃花的外貌,还要有“宜室”、“宜家”的内在美。

这首诗,祝贺人新婚,但不象一般贺人新婚的诗那样,或者夸耀男方家世如何显赫,或者显示女方陪嫁如何丰盛,而是再三再四地讲“宜其家人”,要使家庭和美,确实高人一等。这让我们想起孔子称赞《诗经》的话:“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论语·为政》)孔子的话内容当然十分丰富,但其中是否也包括了《桃夭》篇所反映出的上述这样一种思想呢?陈子展先生说:“辛亥革命以后,我还看见乡村人民举行婚礼的时候,要歌《桃夭》三章……。”(《国风选译》)联系到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农民娶亲“歌《桃夭》三章”,便是很可理解的了。

《桃夭》篇的写法也很讲究。看似只变换了几个字,反复咏唱,实际上作者是很为用心的。

头一章写“花”,二章写“实”,三章写“叶”,利用桃树的三变,表达了三层不同的意思。写花,是形容新娘子的美丽;写实,写叶,不是让读者想得更多更远吗?密密麻麻的桃子,郁郁葱葱的桃叶,真是一派兴旺景象啊! 这首诗不难懂,但其中蕴藏的道理,却值得我们探讨。

一个问题是,什么叫美,《桃夭》篇所表达的先秦人美的观念是什么样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很美,艳如桃花,还不美吗?但这还不行,“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还要有使家庭和睦的品德,这才完满。这种美的观念,在当时社会很为流行。

关于真善美的概念,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楚国的伍举就“何为美”的问题和楚灵王发生了争论。

伍举说:“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国语·楚语》)很清楚,伍举的观点是“无害即是美”,也就是说,善就是美。

而且要对“上下、内外、大小、远近”各方面都有分寸、都无害。这种观点最主要的特点是强调“善”与“美”的一致性,以善代替美,实际上赋予了美以强烈的政治、伦理意义。

“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那意思是说,统治者重赋厚敛,浪费人力、物力,纵欲无度,就不是美。应该说,这种观点在政治上有一定的意义。

但它否定了“善”与“美”的差别,否定了美的相对独立性,它不承认“目观”之美,是其严重局限。这种美的观念,在当时虽然也有其对立面,也有人注意到了“目观”之美,但这种善即是美的观点,在先秦美学中应该说是具有代表性的,而且先秦儒家的美学观念,主要是沿着这个方向发展的。

孔子也持着这样一种美。

2. 《诗经》中的《桃夭》《芣苢》《蟋蟀》《柏舟》《黍离》各自的文章

《诗经》中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和“兴”,“赋”就是“敷陈其率而直言之”;“比”就是比喻;“兴”又叫做“起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风”“雅”“颂”“赋”“比”“兴”被称为诗经“六义”。

赋:《蟋蟀》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好乐无荒,良士瞿瞿。 《柏舟》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

起兴:《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其他:《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重章叠句的形式

3. 为什么喜欢诗经中的桃夭

喜欢中的桃夭的原因:此诗以桃花起兴,为新娘唱了一首赞歌。

全诗语言优美精炼。不仅巧妙地将“室家”变化为各种倒文和同义词,而且反覆用一“宜”字,揭示了新嫁娘与家人和睦相处的美好品德,也写出了她的美好品德给新建的家庭注入新鲜的血液,带来和谐欢乐的气氛。

原文欣赏:桃夭桃之夭夭,。,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宜其家人。

白话翻译: 桃花怒放千万朵,色彩鲜艳红似火。这位姑娘要出嫁,喜气洋洋归夫家。

桃花怒放千万朵,果实累累大又多。这位姑娘要出嫁,早生贵子后嗣旺。

桃花怒放千万朵,绿叶茂盛永不落。这位姑娘要出嫁,齐心协手家和睦。

4. 《诗经中桃夭兔置诗意求诗经中桃夭、兔置》的诗

《桃夭》 【注释】 夭夭:木少盛貌。

于归:指姑娘出嫁。①:贲加草头,音坟,果实将熟的样子。

注释】 夭夭:花朵怒放的样子。 灼灼:花朵色彩鲜艳如火;。

华:同花。 之子:这位姑娘。

于归:姑娘出嫁。古代把丈夫家看作女子的归宿, 故称“归”。

宜:和顺、亲善。 ?(fén):肥大。

有?即??。 蓁(zhēn):叶子茂盛。

【译文】 桃花怒放千万朵,色彩鲜艳红似火。这位姑娘要出嫁,喜气洋洋归夫家。

桃花怒放千万朵,果实累累大又多。这位姑娘要出嫁。

早生贵子后嗣旺。 桃花怒放千万朵,绿叶茂盛永不落。

这位姑娘要出嫁,齐心协手家和睦。 兔置 肃肃兔罝,?林《 t耵裎浞颍º罡沙恰? 肃肃兔罝,施于中逵。

赳赳武夫,公侯好仇。 肃肃兔罝,施于中林。

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题解】 诗人赞扬武士的勇猛。

【注释】 1。肃肃:整饬貌,整齐严密。

一说稀稀疏疏。罝(jū):捕兽的网。

兔:一说“兔”同“菟”,荆楚方言呼虎为菟,那这里的兔就是老虎。一说兔即兔子(不至于那么多武士围猎几只兔子吧?) 2。

??zhuó ):敲击、打击。丁丁(zhēnɡ):象声词,敲击木桩的响声。

布网捕兽,必先在地上打桩。 3。

公候:周封列国爵位(公、侯、伯、子、男)之尊者,泛指统制者。干:盾牌。

一说通“捍”。干城,御敌捍卫之城,屏障之义,此指防卫的武士。

4。逵(kuí):九达之道曰“逵”。

中逵,逵中,即四通八达的路叉囗。 5。

仇(qíu ):通逑。 6。

林:牧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中林,林中。

7。腹心:比喻最可信赖而不可缺少之人。

译文 兔网结得紧又密, 布网打桩声声碎。 武士气概雄赳赳, 是那公侯好护卫。

兔网结得紧又密, 布网就在叉路口。 武士气概雄赳赳, 是那公侯好帮手! 兔网结得紧又密, 布网就在林深处。

武士气概雄赳赳。 是那公侯好心腹。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