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不是长城的创造者,秦国也不是修建长城最长的国家。然而秦始皇和长城一同作为中华民族的特殊符号,二者早已紧紧地绑定在一起。
长城的修建,是为了防御古代中原朝代北方的游牧民族入侵。现在,长城已经是中外文明一致认同的中国文化标志。
外国暂且不说,中国人自己也认为“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从战国时代就已经存在,当时的秦国、赵国和燕国等临近北方边境的戎狄,于是修建了长城。
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秦朝之后,对北方的匈奴非常重视。
他命令将战国时期秦、赵、燕修建的长城连接起来,同时派遣蒙恬等将领率领三十万兵马驻守北疆,达到了“却匈奴七百余里”的目标。
几千年来,长城一直昂然坚守在那里,历经2000多年,屹立不倒。
那时候并没有钢筋混凝土,秦始皇是如何将长城变得如此坚固,能让他历经时光的沧桑而不隳呢?
材料、工艺、维护、精神,这些东西都是缺一不可的。而这些东西,这就是长城千年不倒的秘密。
一、长城的基本介绍
长城是中国修建的,抵御北方民族使用的一种蜿蜒万里的长垣,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一堵长达万里的墙。也因为它的长度,被称为“万里长城”。
实际上,长城并不是单一的墙,而是以城墙为基础,与亭、岗、台等结构为一体的综合性防御设施。长城上的烽火台,用于传达敌方入侵的消息,城楼也用来侦查、放箭等使用。
长城的修建,最早可追溯到西周时期。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它的烽火台用的就是长城上的烽火台。
进入战国时代后,赵、燕为防御匈奴、秦为防御西戎,都修建了长城。不过此时的长城长度尚短。
直到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主要面对的就是来自北方匈奴的威胁。
于是派遣蒙恬带领三十万大军前往北方,将秦、赵、燕三国旧长城连在一起,这就是秦长城。
由于中国的地理情况,中原政权面对的最大威胁往往来自北方游牧民族。因此历朝历代都在修建、维护长城。
即使游牧民族进入中国建立朝代,也是如此。例如拓跋鲜卑从北方进入中原建立北魏之后,也是使用长城来抵御后来的游牧民族柔然。
明朝是最后一个大规模修建长城的国家,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长城大都是明长城。
长城不仅仅用来防御北方少数民族,不同政权之间也会互相防备而在边境修缮长城,这些用于“内防”的长城统称为“南长城”。
1961年3月4日,长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12月,长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2020年11月26日,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名单。
二、长城的建造材料及工艺
长城这样雄伟的工程,自然不是一朝一代,就能修建完的。
由于其规模宏伟,需要的材料数量庞大,想要像现在的工程一样从某地调混凝土或者木头,显然是不可能的。
因此,长城的修建往往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
如果到了八达岭长城,会发现那里的长城,基本上都是用长条状的石头制成,这也是建造长城最基本、最常见的建筑材料。
在有山的地方,挖掘石料后凿成规整的长条状。如果没有山,也会从地下挖掘石头,作为长城的城砖。
那些修建在山上的长城,往往都沿着山脊。外侧峭直,内侧平缓。粘合材料用糯米当然是最好的,胶结能力强,城墙的坚实度也更高。
不过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用粮食做黏合剂也太过奢侈,因此使用最多的黏合剂还是石灰与灰土。这是秦时期的长城修建,虽然没有水泥混凝土,秦始皇下令使用这样的方法依旧能让长城屹立千年不倒。
到了明代,长城的修建材料已经改变。明朝在工地上盖了砖窑,专门烧制砖块用作长城的修筑,长城的修建成本也降低了。
山区是因地制宜,开采石料。在黄土地带,没有那么多石料,如何修筑呢?答案就是用土夯筑。
然而黄土松散,很难用来建筑不说,修出来的长城强度也不够。那该怎么办呢?这难不住拥有智慧的古人。
他们用两种特殊工艺,就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第一种工艺,是将黄土、沙粒、红柳等材料混合起来,夯造城墙。
这样,容易流失的黄土和沙粒、红柳紧紧咬合在一起,易于塑形,结构强度也更高。
然后采取另一种方法,再次提高城墙强度:那就是分层建造。
分层建造,相互契合,城墙普通榫卯般连接在一起,更加坚固。这样制造出来的土城墙,其耐用程度、结实程度接近石制城墙。
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在玉门关一带就使用这种工艺修建了一段土制长城,保存下来的城墙,沙粒石子已经压实,不易破坏,有些沙石与苇枝粘结在一起,相当坚固。
长城的构造中,望楼往往是比城墙本身更加惹眼的建筑。在一条数万里的长城之上,那些隔一段就从长城上“凸”出来的建筑物,就是所谓的望楼。
顾名思义,望楼就是用来远望的楼,常常用来侦察敌情。而望楼虽与长城属于一体,它的建筑工艺与材料和城墙本身却相去甚远。
由于望楼比较显眼,士兵也常常在望楼中与敌人互相对射弓箭,因此望楼比城墙的“仇恨”是远比城墙高的。
以明朝为例,明朝的长城在重要地段用砖石垒砌,就地开窑厂烧砖瓦,采石烧石灰,然后用煅烧出的石灰作为材料修建望楼。
望楼的阶梯用几十层石灰与沙粒混合建造。
对于游牧民族来说,他们落后的冶铁技术制造出来的箭矢,很难对长城造成实际伤害。
三、长城由谁来制造?
长城的建造者主要是三类:
第一类就是负责戍守边疆的士兵。最早用数十万大军来修建长城的,就是秦始皇。
秦始皇派蒙恬带领大军抵御匈奴,从成本上来说,大军后勤的供给花费要远高于修建长城的费用。
而且在战争期间,如此多军队的调动,对于生产活动是有很大的影响的。
明代万历年间,蒙古不断骚扰北方边境。万历调派大军,常年驻守在北方边境,消耗弥多。
有人上书万历为他算了一笔账。如果修建长城,每米的花费在一两银子左右,总计修建一条长城,要五百多万两。
而大量士兵的军饷、粮草以及转运的花费,每年达一千多万两。修建长城后可以撤下来一大批军队,为国家节省每年几百万的花费。
万历听从了上疏,于是发动军队修建了一条长城。通过各种史料,我们也常常能够见到关于军队修建长城、长围的记载。
罪犯是另一群修建长城的人。古代的刑罚之中,“流放”、“充军”、“戍边”等都是很常见的词条。
大规模的战争是少数情况,大多数时间内,边境都是比较安稳的,最多就是些小打小闹。
那么把这些罪犯送去边疆是让他们吃闲饭的吗?当然不是。
有战争了就拿着武器上战场,没有战争就拿起泥刀修长城。
在秦朝,这种戍边的惩罚刑期一般是四年。
军人和罪犯,实际上都不是修建长城的主力。修建长城的,往往都是百姓,是人民。
人民是长城的建设者,然而这座巍峨雄伟的工程,却被冠在某些君主头上。
而“抓去修长城”这句被现代人拿来互相调侃的话,放在古代可不仅仅是说说而已,更是古时候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无数人因为它而死,无数家庭因为它而破散。
人们为了表达对长城的愤恨,更创作了“孟姜女哭倒长城的”等故事。
其实,因为长城而获得保全的人,远比因为修建长城而死的人多。在封建时代,人们不敢对君主和暴政直接表达不满,只能将之在别的方面表达出来了。
四、坚毅的长城精神
长城的精神是什么?
是对侵略的不满反抗,对和平的爱护与向往。
作为农耕文明,华夏对游牧民族抢掠的行为十分痛恨。那些不事生产,缺少物品就通过向南抢掠来解决。
他们不仅抢东西,还抢人。这座长城,将侵略者挡在门外。
它代表的是中国人民对于外来侵略的反抗与坚韧,代表了中国人不屈不挠,勇敢坚毅的优秀品质。
长城是千百年来人民大众智慧的结晶,因此,它也代表了中国人民的智慧。
长城也是对于和平的向往。
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对于老百姓来说,长城本身就是一种和平的象征。或许有人会觉得我这是在乱说,长城明明因战争而生,怎么能说是和平呢?
实际上,长城就代表了隔绝,代表了对峙,代表了势均力敌。有了长城,对那些以抢掠为业的人来说是坏事,对于那些想要以强并弱的国家来说是坏事,百姓得以免遭厄难。
看看那些历史上的盛世,文景之治是在与汉朝匈奴的相对和平下产生的,仁宣之治是在明朝与蒙古相对和平的情况下诞生的。
长城守望着和平,长城代表着和平,长城的精神传承不息,长城的意志永垂不朽。
它为什么能够屹立千年不倒?答案就是:长城中蕴含着人民对于和平的向往。
总结
长城从西周开始,一直至清朝,三千年的历史里,它一直屹立不倒。长城的修建,是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入侵,因此修建长城的大户是战国的秦赵燕三家。
内地中也有国家间互相防备而修建的长城,这种长城统称为“南长城”。
长城的建造工程往往因其庞大,从而就地取材。
山区开凿山石,凿成条石作为城砖。而黄土地区用黄土、沙粒、红柳等混合在一起建造城墙,其坚实程度并不亚于石制城墙。
城墙的建造者主要有三类:即军人、罪犯以及百姓。
由于数量的原因,城墙多由百姓建造。
长城之所以能够两千年不倒,不是因为它到底多么坚固,而是一群爱好和平的人将和平的希望寄予在城墙之上,代代相承。
创造历史的是人民,伟大的也永远是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