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腰椎间盘突出症确诊后,做什么体育锻炼可以有效缓解?

最近很多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问我,我得了腰椎间盘突出怎么办?不敢弯腰,不敢抬东西。我的余生是这样的吗?由于疼痛和恢复缓慢,许多人担心预后。他们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应该怎么做?今天,冼医生就来和大家聊聊如何缓解和保养腰突。

一旦确诊腰突,首先卧床休息,一般严格卧床3 ~ 4周,保护腰围,适当运动。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等。这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如果通过非手术治疗未能缓解症状,且腰腿痛症状仍较严重且反复发作,超过三个月后非手术治疗无效,病情逐渐加重,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则考虑手术治疗。本文主要讲非手术治疗和平时如何对腰椎进行物理保养。

腰椎间盘突出症确诊后,做什么体育锻炼可以有效缓解?

1.不要弯腰,而是蹲下来拿重物。

根据专业知识和经验,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期间,建议您在提取物品时要小心谨慎,尽量避免提重物,起身前蹲下,避免弯腰直接提取重物。能有效缓解腰痛的复发。

看到身边的腰突患者搬重物,我经常提醒他们:“不要弯腰。下蹲后,将水桶紧贴身体,慢慢站起来,背部挺直。”从经验来看,很多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经过治疗和保养,80%都是慢慢恢复的。坚持保养很重要。不要半途而废。

2.锻炼核心肌肉

要增强腰椎的稳定性,就要加强腰核心肌群的力量。意识到这一点后,大家可以在家坚持“五点”锻炼:仰卧,头、手、脚支撑,腰部抬起,身体保持拱桥的姿势。

“呼气时抬起腰部,保持10到20秒,然后吸气,放下。每天做3 ~ 4组,每组10次。特别是刚开始要循序渐进,不要运动太剧烈。

五点:

另一招是“燕子飞”:俯卧,手、脚、头一起抬起。他建议老年人和肥胖者四肢力量不够,只能抬起上半身。这种俯卧向后的拉伸运动,还能锻炼腰部的核心肌肉。

燕子式

3.不要坐太久,经常起来运动。

“腰椎间盘突出的人不能久坐。他们每隔45分钟就要起身活动,不选老板椅。建议腰突患者平时坐在硬板凳上,板凳高度适中,保证坐下时腰背基本挺直,腿与腿成直角;他还特意在车上安置了一个腰部支撑,用来支撑开车时的腰部和背部。有条件的可以在家里买个按摩椅,或者在公共场所的按摩椅上按摩几分钟,但是不要盲目的去外面的小店按摩推拿。特别是,接骨和复位是一项专业活动。建议去专业医院按摩。按摩前一定要明确疾病的程度,否则会适得其反。

4.在潮湿的天气季节,用双手和手掌摩擦下背部。

天气潮湿,寒湿会加重腰椎病。在这个季节,要特别注意保健。大家空空闲时挺胸,双手叉在胯部上方,然后用手掌摩擦后腰,直到身体发热。

5.睡觉时,在腿下垫个枕头,放松腰肌。

不举枕头,半躺在床上看手机。很容易长时间躺着。当一个人半卧时,腰部肌肉处于紧张状态,腰部更是雪上加霜,颈椎受伤。建议睡前在腿下垫个枕头,减轻腰部压力。建议喜欢侧睡的人不妨在两腿之间垫个枕头。

6.推荐慢跑和游泳。

如果你有足够的时间,建议跑步和游泳。“很多人认为跑步伤膝盖。其实,适当的跑步可以让骨骼在自己的承受范围内“年轻化”。实验发现,慢跑者的椎骨、股骨关节、腿骨和手臂关节的骨密度比不慢跑者高40%左右。这种骨密度已经接近二十几岁的骨骼状态了。所以只要早晚有空我建议你在小区里慢跑,直到你能忍受,感觉不累。很好。

7.成年人35岁以后更需要补钙。

除了运动,食补也很重要。年轻时注意补钙,老了就不容易发生骨质疏松了。建议35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适当补钙。

“人到中年以后,体内的钙开始大量流失。尤其是女性到了更年期,雌激素减少,更容易骨质疏松。所以,补钙还是趁早,从小开始比较好。”

比如孩子小的时候要多喝牛奶多晒太阳,定期做超声骨密度和双能X线筛查骨质疏松。35岁以后的成年人需要多补钙,少喝碳酸饮料和咖啡,多喝牛奶,多吃贝类、豆制品等含钙量高的食物。有条件的话可以在药店买一瓶普通钙片,每天嚼一片。

特别是不要盲目选择含量高的补钙剂。过量的钙难以被人体吸收,容易引起结石和便秘。所以服用期间要注意多喝水。

综合摘要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来说,要想快速恢复,首先,症状出现后,一定要多卧床休息,这样可以减少腰椎体束力,这样会减少对椎间盘的压力,从而有利于椎间盘的恢复。即在卧床休息期间,可以适当进行腰部热敷、腰部牵引理疗,必要时进行针灸治疗,以快速缓解腰部肌肉痉挛,促进受压神经根水肿消退。对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的疼痛有一定的帮助。如经上述治疗后疼痛未迅速缓解,可适当配合非载体消炎药和神经营养药,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快速恢复。另外,对于急性腰突患者,不要连续佩戴护腰超过6周。经常腰痛的朋友亲戚询问护腰。在此提醒一下,护腰白天要戴,晚上睡觉要解开。只能连续佩戴3到6周,以免腰背部肌肉萎缩。

以上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的知识点都是我详细总结的,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查阅。也可以收藏起来转发给身边有需要的人,让自己更加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身体康复方法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护理注意事项。

我是急诊科的新医生。经常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大家分享常见疾病的健康知识,做你身边的健康助手。这篇文章纯粹是手写的。如果你觉得不错,对你有益,请给我点个赞,转发给身边有同样需求的人,让更多人受益。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