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到1读后感
《从0到1》,副标题是开启商业与未来的秘密。自2015年出版以来,这本书就被很多人推崇,公开推荐过的人有扎克伯格、埃隆·马斯克、周鸿祎、徐小平、刘强东等,全是商业圈的大佬级人物,可见其火爆程度。总的来说,《从0到1》这本书告诉我们,在传统时代,成功企业的商业模式是一个从1到N的过程,也就是在现有的基础上,复制之前的经验,通过竞争不断扩大自己的市场影响力,作者称之为“水平进步”。而在互联网时代,成功的企业却是一个从无到有、从0到1创造市场的过程,作者称之为“垂直进步”。从宏观层次看,把某地的有用之物推广到世界各地——全球化就是水平进步,使事情更易完成的方法——科技就是垂直进步。
这本书的主要作者是硅谷创投教父、也是“美国版支付宝”PayPal的创始人彼得·蒂尔,彼得·蒂尔在硅谷算是一个怪人,他的商业逻辑和投资哲学,跟硅谷主流的创业圈出入很大,甚至很多观点是完全相反的。但是你又不得不服他,因为按他这套逻辑,确实在创业和投资两个领域都大获成功,比如他是世界上最早投资Facebook的人,一笔50万美元的投资,现在价值300多亿美金,这在全球来看都是个神话。
这本《从0到1》算是对彼得·蒂尔特立独行的商业思想的一个总结,可以帮我们反思存量认知可能存在的问题。
一、竞争不有利于创新
我们都知道,充分的市场竞争让人类达成了今天的经济成就。不过,彼得·蒂尔觉得竞争带给我们的坏处远大于好处。
比如,竞争会让你把注意力都放在竞争对手身上,从而忽视了自己的发展。当年谷歌崛起的时候,对微软造成了很多威胁,两家企业大打出手。这两家争斗的结果呢?坐山观虎斗的苹果冒出来了,而且一举压倒了它们的优势。2011年的时候,谷歌和微软的市值都比苹果要大得多。可到了2013年,苹果的市值是5000亿美金,谷歌和微软加起来才4600多亿,两家加起来都比不上一家苹果了。
再比如,竞争还会让我们过分重视过去的机会,一味重复过去的模式。像国产手机市场,所有的手机越做越像了,你指纹解锁,我也指纹解锁,你双摄像头,我立马也双摄像头。大家都在重复一个模式,都在拼配置,过去的老路,所有人一味地重复,而且还跟风重复。
还比如,竞争还会让人分心。彼得·蒂尔自己也创过业,也吃了很多竞争的苦。他在1999年的时候,发布了Paypal。和他差不多时候,埃隆·马斯克,就是特斯拉的创始人,也创立了一家公司,跟Paypal基本干一样的业务,这两家就竞争上了。为了应付竞争,大家并不是把注意力放在怎么提高生产效率上,而是把精力放在竞争对手身上。彼得·蒂尔他们很快就认识到不对,就跟马斯克把两家公司合并了,这才有了后来的paypal上市。
二、创业成功的标志是建立垄断
既然竞争无法实现从0到1,那应该怎么办呢?彼得·蒂尔的答案是垄断。
先看一个例子。美国航空公司每年创造几千亿美元的价值,以2012年航空公司的飞机平均票价178美元,能从每位乘客身上赚到37美分计算,利润率为2‰。而谷歌2012年只创造了500亿美元的价值,但是获利21%,利润率是航空业的100多倍。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垄断意味着更多的可能性。比如谷歌处于垄断地位,就有更大的自主权,除了挣钱之外,还有余力去做一些其他的事,搞无人驾驶、人工智能等。也能更关心自己的员工和产品。但是如果不处于垄断地位,就只能为了在竞争中苟延残喘而着眼于短期利益,不可能进行长期规划。特别是对于科技行业,在形成一种有价值的服务之后,很容易形成垄断,因为技术是不断积累的,越积累优势越大,就存在长期价值。所以,传统企业看短期发展,科技企业需要看长期发展,要有长期发展,只能靠垄断来实现。
三、实现垄断四要素
彼得·蒂尔认为,垄断企业一般有4个特点——专利技术、网络效应、规模经济以及品牌优势。
首先看专利技术。与流行的迭代思路不同,作者认为,专利技术想有足够的壁垒的话,必须在比它相近的这些替代品高出一个量级,即好出十倍以上,才能有真正的垄断优势。最明显的方法就是,直接创造一个全新的事物。比如,paypal出现之前,美国人在网上卖东西用支票支付,可能7到10天到账,有了paypal,买家一拍下立刻就支付了,这个就比支票好了十倍不止。
第二个是网络效应。就是让一个产品容易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比如facebook,一个人注册一个facebook的账号,所有朋友都用,所以注册账号意味着获得或加强与他人的网络社交,吸引力就很大。当然,并不是说一开始就能规划出庞大的网络,而是从小处切入,一步步发挥出网络效应。就如facebook其实是先从哈佛大学的学生开始的,而目前全球已经有20亿用户了。
第三个是规模经济。从小处切进来之后,需要从相邻的领域持续地扩大规模。但是,应该确保开始选的点容易往外拓展,不然很快就被限制了。同时还要考虑边际成本。垄断企业越强大,开发一个产品的固定成本,可以用很高的销量来分摊掉。也就是说,如果你能做到足够大的规模,边际成本就会降到接近于零,别人自然无法与之竞争,如微软。所以商业模式的设计必须考虑边际成本。
第四个因素是品牌优势。苹果作为广受拥趸的品牌之一,给人感觉非常高端,很多公司也想效仿。他们花钱做广告,开品牌店,模仿苹果的设计风格,但是这些表面的光鲜,并没有带来品牌优势,最重要原因是什么呢?因为苹果除了硬件、软件上都有一套复杂的专利技术,更重要的是形成了内容生态系统,成千上万的开发者在为苹果手机开发各种软件。这些都是苹果的品牌优势,巩固了苹果的垄断地位。
四、理想的公司应该有文化垄断
作者称之为“帮派文化”。如“Paypal黑帮”就是一群互相吸引的一群人,为了一个共同的使命努力。对外,公司的每名员工都有区别于其他公司员工的独有气质;对内,每名员工只负责做一件事情,领导者对每个人的评判标准也都是独特的。通过角色的清晰界定,能避免同事间的竞争,减少引发矛盾的可能,从而易于建立长久的纯粹的工作关系以外的交情,让公司内部更加和谐,让公司对外更加团结有力。
五、从0到1是个系统性工程
从0到1,不只是技术的变革,更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如21世纪初巨大的清洁技术泡沫。在政府的呼吁、人们的期待下,10年间企业家们开办了成千上万的清洁技术公司,投资500多亿美元,结果可再生能源工业指数从2003年到2012年间呈现了一个“倒V”字走势。深究多数公司折戟的原因,作者认为他们至少忽略了以下7个问题之一:工程、时机、垄断、团队、销售、持久、秘密。比如工程,优秀的技术公司,其技术应该比最相近的技术高一个数量级,即10倍以上,但清洁技术公司的产品鲜有两倍的改进。再如销售。以色列的电动汽车公司Better Place认为技术本身就可以打开销售渠道,而没有认真推销其产品。在花费8亿美元打造电动汽车的可更换电池组和充电站后,于2013年宣告变卖资产,最终不得已承认自己“成功地攻克了技术难关,而未能跨越其他障碍”。而特斯拉就成功了解决了上述7个问题,所以脱颖而出。(张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