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教无类出自儒家经典《论语》。
《论语·卫灵公》:“子曰,‘无教则无课’。”\”
翻译:
孔子说:“每个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分种族。”
在白话里,教育就是每个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管他是农民还是穷人,是傻子还是瘸子,是孝子还是畜生。
在这里,说到有教无类,我想起了孔子的另一句话,因材施教:
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体差异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差异化教学,让每个学生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因材施教是指根据学习者的兴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事实上,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是相辅相成的。
只有没有教别人的理由,才会有因材施教的果实。
既然人人都可以是学生,而且都是平等受教的人,那么采取平等的教育方式肯定是不行的。只有因材施教是一样的。
孔子是历史上办私塾的第一人,打破了官学对学生的限制。他没有阶级,没有地域,没有智慧,也没有愚蠢。只要他肯虚心学习,就会把他们都教育好。
《论语》:“我若超脱于我自己的节制之上,则未曾无知。”
意思是只要你给我一些小礼物,我从来没有教不好,我对任何人都是敞开的。
做孔子的学生很简单,一块肉而已。
孔子弟子三千,圣贤七十。七十贤中,既有出身高贵的,如孟,也有出身平民的,如颜回,也有出身盗贼的,如颜卓举。
孔子的众多学生中,颜回和子贡接受能力较强,而曾参智力一般。孔子的学生中,有的比孔子小,有的比孔子大。但是经过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他终于成为了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孔子弟子的教育,即使是同一个问题,往往也有不同的答案。例如,对于“仁”的解释,尤然和鲁兹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因为这两个人性格不同,孔子期待的成长方向也不同。
孔子的教育是从通识教育入手,把所有学生培养成君子。君子,就是确立了自己的品德,有所为而无所不为的人。那么,要在知识和能力上达到“君子无能”的程度,就意味着看似没有专长的人,可以做任何事情,向任何方向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任何一种人才。
最后,周山需要指出的是,有教无类,就是不否认任何人受教育的权利。当然,因材施教是最好的教育方式,不能泛滥,也不能鼓励。
现代教育不能填鸭,也不能复制。
借用现代比较火的表达方式是:
精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