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唐四杰诗歌的创作特点

“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位初唐诗人,他们官小而才大、名高而位卑,心中充满了博取功名的幻想和激情,郁积着不甘居人下的雄杰之气.他们以才子齐名出现于文坛,提倡刚健骨气,被称为“初唐四杰”.他们共同反对上官体的纤微雕刻、绮错婉媚,提倡刚健骨气,成为初唐诗歌准备时期的一股新生力量.而四个人的创作个性又有所不同,其中,卢照邻、骆宾王长于歌行,王勃、杨炯长于律涛.“四杰”作诗,重视抒发一己情怀,作不平之鸣.在诗中开始出现了一种壮大的气势和慷慨悲凉的感人力量,在古体和歌行中表现得尤为充分.“初唐四杰”对唐诗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一、题材、内容的大.他们把描写场景和题材由宫廷转为走向市井,如卢照邻的《长安古意》;从台阁移到了江山和寒漠,如杨炯《从军行》.并且诗中出现了一种壮大的格调气势,一种慷慨悲凉的感人力量,特别是卢、骆的七言歌行,气势宏大,视野开阔,写得跌宕流畅,神采飞扬,较早地开启了新的诗风.有的诗篇有一种昂扬的抱负和气概,这主要反映在他们羁旅送别之作和边塞诗中,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二、对诗的格律形式作了有益探索.首先,五言八句的律诗开始初步定型,尤其是王勃、杨炯的五律,追求对偶的整齐和声律的协调,感情相对稳定,具有一种自负的雄杰之气和慷慨情怀.杨炯的五言律已完全符合近体的粘式律,对五言律的定型起了重要作用.其次,古体和歌行体特别是卢照邻和骆宾王的七言歌行已趋向完备化,气势宏大,视野开阔,有刚健之气.如卢照邻的《行路难》、骆宾王的《帝京篇》.当然,“四杰”诗风亦属“当时体”,并没有完全摆脱当时流行的宫廷诗风的影响,但声律风骨兼备的唐诗是从他们开始形成的。

2.诗人杨炯的简介是怎样的

杨炯(650—?),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初唐四杰之一。

杨炯自 幼聪敏,博学善文。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即中童子科,时人以为神童。

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武则天垂拱元年(685 年),杨炯堂弟参与徐敬业起兵,累及杨炯,被贬官为梓州司法参军。

天授元 年(690年),与宋之问同在习艺馆任教。如意元年(692年),宫中出盂兰 盆分送佛寺,武则天御临洛南门与百官一同观赏,杨炯献《盂兰盆赋》,文词 雅丽,不久,杨炯就迁任婺州盈川令,世称杨盈川。

杨炯死于盈川任上,死后 归葬洛阳。与四杰中的其他三位相比较,杨炯的一生可谓平稳。

杨炯反对宫体诗,主张“骨气”、“刚健”的诗风。他的诗在内容和艺术风 格上力求突破齐梁“宫体”诗风,在唐诗 发展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杨炯擅长 五律,语言精丽严整,风格警劲弘放。他 的诗篇不多,据《盈川集》载,杨炯流传 下来有赋八篇、诗歌三十四首、碑铭等文 四十三篇,《全唐诗》存诗一卷。

数量虽 然不多,但是题材非常广泛,既有抒发送 别之意的《送临津房少府》,歌咏征人远 戍、向往边关之情的《从军行》、《战 城南》,又不乏写景记行的《广溪峡》、《巫峡》、《西陵峡》,酬答唱和的《和石侍御山庄》、《和郑雠校内省眺瞩 思乡怀友》等。 在他的作品中,渴望建功立业的激扬情怀与名髙位卑的不平之 气交织其间。

杨炯虽然没有亲临关外,他的边塞之作并非亲身感受,但他的边塞诗昂 扬慷慨,意气轩昂,在当时的确是难能可贵的。《从军行》、《出塞》、《战 城南》、《紫骝马》等几首边塞诗,表现了为国立功的战斗精神,气势轩昂, 风格豪放。

其他唱和、纪游的诗篇尚未完全脱离绮艳之风,没有特色。张说对 他的评价是,“杨盈川文思如悬河注水,酌之不竭,既优于卢,亦不减王”。

在《王勃集序》中,杨炯对王勃改革淫靡文风的创作实践给予了很高的 评价。对时人所称“王、杨、卢、胳”,杨炯自谓“愧在卢前,耻居王后”。

3.杨炯以什么诗而闻名

杨炯(650—?),弘衣华阴(今属陕西)人,初唐诗人,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初唐四杰”。

杨炯于显庆四年(659年)举神童, 上元三年(676年)应试及第,补校书郎,后累迁詹事司直。垂拱元年(685 年),杨炯迁盈川令,凭借严酷吏治著称,后卒于官,世称“杨盈川”。

杨炯以边塞征战诗闻名,如《从军行》、《出塞》、《战城南》、《紫骝马》等诗作,表现了保家卫国、为国立功的战斗精神,气势轩昂,风格豪 放。其他唱和、记游类的诗篇则没有什么特色,且未尽脱绮艳之风。

另存赋、序、表、碑、铭、志、状等五十篇,张说认为“杨盈川文思如悬河注水,酌之不竭,既优于卢,亦不减王”。 《旧唐书》本传中也盛赞杨炯的《盂兰盆赋》 “词甚雅丽”,《四库全书总目》则认为“炯之丽制,不止此篇”,并说“其 词章瑰丽,由于贯穿典籍,不止涉猎浮华”。

杨炯所作的《王勃集序》,对王勃改革当时淫靡文风的创作实践评价很高,反映了 “四杰”有意识地改革当时 诗坛文风的要求。 对海内所称“王、杨、卢、骆”,杨炯则自谓“愧在卢前, 耻居王后”。

杨炯诗今存三十三首,五律居多,故明代胡应麟谓“盈川近体,虽神俊输王,而整肃浑雄。究其体裁,实为正始”(《诗薮•内编》卷四)。

《旧唐书》本传记载杨炯著有文集三十卷,《郡斋读书志》著录《盈川集》二十卷,皆不传。 明万历中童佩搜辑汇编有《盈川集》十卷,附录一卷。

崇祯间张燮重辑为十三卷。

4.【简述王勃诗歌的特点

王勃的文学主张崇尚实用,当时文坛盛行以上官仪为代表的诗风,“争构纤微,竞为雕刻”,“骨气都尽,刚健不闻”,王勃“思革其弊,用光志业”(杨炯《王勃集序》).他创作“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的诗文,对转变风气起了很大作用.王勃的诗风也受到了王绩的影响,在扭转齐梁余风,开创唐诗上的功劳尤大.在当朝,世人并不公认王勃以及“四杰”的诗文,但他的诗对后世诗人颇有影响,像“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名篇佳句都是公认的唐诗极品,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千古绝唱.“诗圣”杜甫赞赏“四杰”的诗文是“不废江河万古流.”《戏为六绝句(其二)》。

5.初唐诗歌特点

这是唐诗繁荣的准备时期,重要诗人有被称为“初唐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此外还有陈子昂、沈佺期、宋之问等。唐代建国初的诗歌仍沿着南朝诗歌的惯性发展,柔靡纤弱,毫无生气。“四杰”的出现开始转变了这种风气。他们才气横溢,不满现状,通过自己的诗作抒发愤激不平之情和壮烈的怀抱,拓宽了诗歌题材。如杨炯的《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雕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这种激扬豪迈的格调,为唐初诗坛吹进一股新风。诗中表现了青年人不甘寂寞,想投笔从戎,到边疆建功立业的热望。宁可做个低级军官(百夫长),也不想作书生老死窗下。继“四杰”而起的是陈子昂,他从理论上对南朝以来衰弱的诗风提出批评,认为这类诗专门玩弄华丽的辞藻,内容空虚,抛弃了《诗经》重视思想性的传统。对此他耿耿于心,提倡学习“汉魏风骨”,恢复建安时代的诗风。他的38首《感遇》诗实践了自己的主张,影响很大。他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苍凉辽阔,哀而不伤,被认为是怀古诗的绝唱。韩愈曾说:“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评价了他在唐诗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沈佺期、宋之问的贡献主要在诗歌格律方面。他们总结了“永明体”以来诗人们探索诗歌格律的成果,以自己的诗作,促进“近体诗”最后定型。

6.从军行杨炯这首诗具有怎样的风格,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杨炯●从军行(转自唐诗鉴赏大词典) 杨炯●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

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 前两句写边报传来,激起了志士的爱国热情。

诗人并不直接说明军情紧急,却说“烽火照西京”,通过“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一个“照”字渲染了紧张气氛。

“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 一个“自”字,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

首二句交待了整个事件展开的背景。第三句“牙璋辞凤阙”,描写军队辞京出师的情景。

“牙璋”是皇帝调兵的符信,分凹凸两块,分别掌握在皇帝和主将手中。“凤阙”是皇宫的代称。

这里,诗人用“牙璋”、“凤阙”两词,显得典雅、稳重,既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又显示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严。 第四句“铁骑绕龙城”,显然唐军已经神速地到达前线,并把敌方城堡包围得水泄不通。

“铁骑”、“龙城”相对,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一个“绕”字,又形象地写出了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

五六两句开始写战斗,诗人却没有从正面着笔,而是通过景物描写进行烘托。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前句从人的视觉出发: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后句从人的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

两句诗,有声有色,各臻其妙。诗人别具机抒,以象征军队的“旗”和“鼓”,表现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

诗的最后两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

艰苦激烈的战斗,更增添了他对这种不平凡的生活的热爱,他宁愿驰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 这首短诗,写出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

能把如此丰富的内容,浓缩在有限的篇幅里,可见诗人的艺术功力。 首先诗人抓住整个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片断,作了形象概括的描写,至于书生是怎样投笔从戎的,他又是怎样告别父老妻室的,一路上行军的情况怎样,……诗人一概略去不写其次,诗采取了跳跃式的结构,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跳跃式地发展前进。

如第三句刚写了辞京,第四句就已经包围了敌人,接着又展示了激烈战斗的场面。 然而这种跳跃是十分自然的,每一个跨度之间又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

同时,这种跳跃式的结构,使诗歌具有明快的节奏,如山崖上飞流惊湍,给人一种一气直下、一往无前的气势,有力地突现出书生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唐军将士气壮山河的精神面貌。 初唐四杰很不满当时纤丽绮靡的诗风,他们曾在诗歌的内容和形式上作过颇有成效的开拓和创新,杨炯此诗的风格就很雄浑刚健,慷慨激昂。

尤其是这样一首描写金鼓杀伐之事的诗篇,却用具有严格规矩的律诗形式来写,很不简单。律诗一般只要求中间两联对仗,这首诗除第一联外,三联皆对。

不仅句与句对,而且同一句中也对,如“牙璋”对“凤阙”,“铁骑”对“龙城”。整齐的对仗,使诗更有节奏和气势,这在诗风绮靡的初唐诗坛上是很难能可贵的。

7.初唐四杰的诗歌的特色,他们的命运对唐代诗歌的影响

“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位初唐诗人,他们官小而才大、名高而位卑,心中充满了博取功名的幻想和激情,郁积着不甘居人下的雄杰之气。他们以才子齐名出现于文坛,提倡刚健骨气,被称为“初唐四杰”。他们共同反对上官体的纤微雕刻、绮错婉媚,提倡刚健骨气,成为初唐诗歌准备时期的一股新生力量。而四个人的创作个性又有所不同,其中,卢照邻、骆宾王长于歌行,王勃、杨炯长于律涛。“四杰”作诗,重视抒发一己情怀,作不平之鸣。在诗中开始出现了一种壮大的气势和慷慨悲凉的感人力量,在古体和歌行中表现得尤为充分。

“初唐四杰”对唐诗的贡献主要表现在:

一、题材、内容的大。他们把描写场景和题材由宫廷转为走向市井,如卢照邻的《长安古意》;从台阁移到了江山和寒漠,如杨炯《从军行》。并且诗中出现了一种壮大的格调气势,一种慷慨悲凉的感人力量,特别是卢、骆的七言歌行,气势宏大,视野开阔,写得跌宕流畅,神采飞扬,较早地开启了新的诗风。有的诗篇有一种昂扬的抱负和气概,这主要反映在他们羁旅送别之作和边塞诗中,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二、对诗的格律形式作了有益探索。首先,五言八句的律诗开始初步定型,尤其是王勃、杨炯的五律,追求对偶的整齐和声律的协调,感情相对稳定,具有一种自负的雄杰之气和慷慨情怀。杨炯的五言律已完全符合近体的粘式律,对五言律的定型起了重要作用。其次,古体和歌行体特别是卢照邻和骆宾王的七言歌行已趋向完备化,气势宏大,视野开阔,有刚健之气。如卢照邻的《行路难》、骆宾王的《帝京篇》。

当然,“四杰”诗风亦属“当时体”,并没有完全摆脱当时流行的宫廷诗风的影响,但声律风骨兼备的唐诗是从他们开始形成的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