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哪些描写‘蝉’的诗句
1、《霜月》——【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译文:刚开始听到远行去南方的大雁的鸣叫声,蝉鸣就已经销声匿迹了。我登上百尺高楼,极目远眺,水天连成一片。霜神青女和月中嫦娥不怕寒冷,在寒月冷霜中争艳斗俏,在寒月冷霜中争艳斗俏,比一比冰清玉洁的美好姿容。
2、《所见》——【作者】袁枚 【朝代】清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译文: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3、《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作者】王维 【朝代】唐 译文对照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译文:寒山转变得格外郁郁苍苍秋水日日舒缓地流向远方。我柱杖伫立在茅舍的门外,迎风细听着那暮蝉的吟唱。渡头那边太阳快要落山了,村子里的炊烟一缕缕飘散。又碰到裴迪这个接舆酒醉,在恰如陶潜的我面前讴狂。
4、《初秋行圃》——【作者】杨万里 【朝代】宋
落日无情最有情,遍催万树暮蝉鸣。
听来咫尺无寻处,寻到旁边却不声。
译文 :夕阳看似无情,其实最有情,园里树上的蝉,正趁着太阳落下的短暂时间,拼命的高声歌唱,园子里一片蝉叫声。
蝉的叫声好像就在身边,可是你却无法找到他们,因为,当你找到它跟前的时候,它好像知道你来了,鸣叫声立即停止了。
5、《临江仙·暮蝉声尽落斜阳》——【作者】毛文锡 【朝代】唐
暮蝉声尽落斜阳,银蟾影挂潇湘。黄陵庙侧水茫茫。
楚山红树,烟雨隔高唐。
岸泊渔灯风飐碎,白苹远散浓香。灵娥鼓瑟韵清商。
朱弦凄切,云散碧天长。
译文:斜阳落日送走最后一声蝉鸣,潇湘江面高悬起银色的明月,黄陵庙边的江水卷起阵阵涛声。楚山的红树笼罩在茫茫烟雨里,烟雨隔断了高唐台下的迷梦。
江水摇碎岸边渔船的灯影,远处白苹飘散着浓浓的香风。涛声仿佛湘妃在弹奏凄清的怨曲,那朱红的瑟弦凄切的悲鸣,久久地迥荡在蓝天白云中。
2.关于写蝉的一些诗词
唐代三首咏蝉诗 一 虞世南的《蝉》,是唐人咏蝉诗中时代最早的一首。
全诗共四句: 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是托物寓意、精巧深刻的小诗。自古以来就为后人所传诵。
前两句写实,首句写出蝉的形状与食性。“垂”,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象下垂的冠缨。
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次句写蝉声之远传。
着一“疏”字,把枝干挺拔的梧桐写出,“流响”状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动听,着一“出”字,把蝉声传送的意态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 后两句是全诗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
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
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两句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
诗中比拟既形象又传神,达到虚与实、情与理的完美统一。 这里,使我想起儿童时代,手里拿着一根长长的竹竿,上面绑着用牛尾做的圈套,痴呆呆地站在树下,望着停息在高高的树梢上的蝉,想捉又捉不到,只好看着它得意地鸣叫的境界。
至今我仍能想象到它震动耳鼓的鸣声。 儿时只知道贪玩,不知道能引申出这样一番道理:蝉的鸣叫传出去很远很远,不是由于借助秋风的力量,而是因为自身的努力,站到了高挺洁拔的树上的缘故。
一个人的声名远播,要凭自己的品德和才学,不是靠权势地位所能达到的。 这个世界很奇怪,立身自好,品格高洁,有独立人格的人,不会为扬名去巴结权势,结果他们声望很高,相反,道德低下,腹中空空的草包,即使攀附上某种势力,也不会名声高远。
历史上不乏昏庸无能之辈,仅凭关系凭继承凭钻营,就享受到尘世的荣华富贵,但他们永远得不到崇高的声名。 几千年的文明进化,几千年的美好憧憬,促进人类智慧发展到能上天揽月下洋捉鳖的水准,多少次划时代的进步,使许多古老的东西渐渐绝迹,作战时再看不到血迹斑斑的矛和盾,生活中早就不用笨重的石块和青铜。
然而有一个现象却发人深思,就是人类的精神领域里,不些东西似乎隔千年而依然如故。庸俗、卑劣、自私等丑陋的行径,依然司空见惯,凭借秋风以扬名,攀附权贵以出头的,历来不断,所以古人的诗文仍能引起今人思想上的共鸣。
人们常用“文如其人”来评价一个人的道德文章。虞世南的文就像他的人一样,时人称赞他的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为五绝。
诗人笔下的“蝉”,就是他自我意识的表露。 二 同是唐代诗人,同样作咏蝉诗的,还有初唐文坛四杰之一的骆宾王。
他的《咏蝉》诗是: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当时骆宾王任侍御史,因上疏论事,政见不合,触怒了武则天,遭到诬陷,以莫须有的贪赃罪名下狱。
这首诗是他在狱中听蝉鸣有感而作。全诗虽写蝉声,却处处浸透着一种低沉、压抑的情绪。
诗一开始即点出秋蝉高唱,触耳惊心。接下来就点出诗人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
这起二句在句法上用对偶句,在作法上则用起兴的手法,以蝉声来逗起客思。 三、四两句,一句说蝉,一句说自己,用“不堪”和“来对”构成流水对,把物我联系在一起。
诗人几次讽谏武则天,以至下狱。大好的青春,经历了政治上的种种折磨已经消逝,头上增添了星星白发。
在狱中看到这高唱的秋蝉,还是两鬓乌云,两两对照,不禁自伤老大,同时更因此回想到自己的少年时代,也何尝不如秋蝉的高唱,而今一事无成,甚至入狱。就在这十个字中,诗人运用比兴的方法,把这份凄侧的感情,委婉曲折地表达了出来。
接下来五六两句,纯用“比”体。两句中无一字不在说蝉,也无一字不在说自己。
“露重”“风多”比喻环境的压力,“飞难进”比喻政治上的不得意,“响易沉”比喻言论上的受压制。蝉如此,我亦如此,物我在这里打成一片,融混而不可分了。
咏物诗写到如此境界,才算是“寄托遥深”。 第七句仍用比体。
秋蝉高居树上,餐风饮露,有谁相信它不食人间烟火呢?这句诗人自喻高洁的品性,不为时人所了解,相反地还被诬陷入狱。“无人信高洁”之语,也是对坐赃的辩白。
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哪一个来替诗人雪冤呢?“卿须怜我我怜卿”,只有蝉能为我而高唱,也只有我能为蝉而长吟。末句用问句的方式,蝉与诗人又浑然一体了。
全诗从客观到主观,层层深入地状物抒情,情绪由静静的沉思而发展到不可抑制的呐喊。痛而不悲,失望而不消极,在古人写自己不如意的诗作中,属上乘之作。
我国封建社会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专制,帝王的思想方法笼罩着主观的阴云,只听朗朗颂词,不听逆耳忠言。就是士人的想法与说法和帝王君主不一致,也可以给其定罪。
所以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文字狱、言论狱,触目惊心,屡见不鲜。落魄自持,秉性高洁,敢于直言的骆宾王,遭此劫难实属必然。
我仿佛看。
3.描写蝉的诗句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待与何人说! ——————————————————————————– 在狱咏蝉并序 骆宾王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余禁所禁垣西,是法厅事也,有古槐数珠焉.虽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树,而听讼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每至夕照低阴,秋蝉疏引,发声幽息,有切尝闻.岂人心异于曩时,将虫响悲于前听.嗟乎,声以动容,德人以象贤.故洁其身也,禀君子达人之高行,蜕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灵姿.候时而来,顺阴阳之数,应节为变,寄藏用之机.有目斯开,不以道昏而昧其视,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其真.吟乔树之微风,韵姿天纵,饮高秋之坠露,清畏人知.仆失路艰虞,遭时微徽.不哀伤而自怨,未摇落而先衰.闻蟪蛄之流声,悟平反之已奏,见情沿物应,哀弱羽之飘零,道寄人知,悯馀声之寂寞.非谓文墨,取代幽忧云尔.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 蝉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 早蝉 白居易 月出先照山,风生先动水. 亦如早蝉声,先入闲人耳. 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 渭上村蝉声,先听浑相似. 衡门有谁听?日暮槐花里. ——————————————————————————– 六月三日夜闻蝉 白居易 荷香清露坠,柳动好风生. 微月初三夜,新蝉第一声. 乍闻愁北客,静听忆东京. 我有竹林宅,别来蝉再鸣. 不知池上月,谁拨小船行? ——————————————————————————– 闻新蝉赠刘二十八 白居易 蝉发一声时,槐花带两枝. 只应催我老,兼遣报君知. 白发生头速,青云入手迟. 无过一杯酒,相劝数开眉. ——————————————————————————– 答梦得闻蝉见寄 白居易 开缄思浩然,独咏晚风前. 人貌非前日,蝉声似去年. 槐花新雨后,柳影欲秋天. 听罢无他计,相思又一篇. ——————————————————————————– 风蝉 赵嘏 风蝉旦夕鸣,伴夜送秋声. 故里客归尽,水边身独行. 噪轩高树合,惊枕暮山横. 听处无人见,尘埃满甑生. ——————————————————————————– 听蝉 赵嘏 噪蝉声乱日初曛,弦管楼中永不闻. 争奈愁人数茎发,故园秋隔五湖云. 含凤蝉 卢照邻 高情临爽月.急响送秋风. 独有危冠意,还将衰鬓同. ——————————————————————————– 闻蝉 杜牧 火云初似灭,晓角欲微清. 故国行千里,新蝉忽数声. 时行仍仿佛,度日更分明. 不敢频倾耳,唯忧白发生. ——————————————————————————– 赋得弱柳鸣秋蝉 李世民 散影玉阶柳,含翠隐鸣蝉.微形藏叶里,乱响出风前. ——————————————————————————– 晚夏闻蝉寄广文(一作郎士元诗) 李端 昨日莺啭声,今朝蝉忽鸣.朱颜向华发,定是几年程. 故国白云远,闲居青草生.因垂数行泪,书报十年兄. ——————————————————————————– 咏蝉 李百药 清心自饮露,哀响乍吟风.未上华冠侧,先惊翳叶中. ——————————————————————————– 和崔黄门寓直夜听蝉之作 张九龄 蝉嘶玉树枝,向夕惠风吹.幸入连宵听,应缘饮露知. 思深秋欲近,声静夜相宜.不是黄金饰,清香徒尔为. ——————————————————————————–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 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秋蝉 骆宾王 九秋行已暮,一枝聊暂安.隐榆非谏楚,噪柳异悲潘. 分形妆薄鬓,镂影饰危冠.自怜疏影断,寒林夕吹寒. ——————————————————————————– 始闻夏蝉 韦应物 徂夏暑未晏,蝉鸣景已曛.一听知何处,高树但侵云. 响悲遇衰齿,节谢属离群.还忆郊园日,得向涧中闻. ——————————————————————————– 送永寿王赞府径归县(得蝉字) 岑参 当官接闲暇,暂得归林泉.百里路不宿,两乡山复连. 夜深露湿簟,月出风惊蝉.且尽主人酒,为君从醉眠. 这些应该差不多吧……。
4.有哪些写蝉的诗句
蝉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蝉 [唐初]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骆宾王 《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齐天乐·蝉 王沂孙
一襟余恨宫魂断,年年翠阴庭树。乍咽凉柯,还移暗叶,重把离愁深诉。西窗过雨。怪瑶佩流空,玉筝调柱。镜暗妆残,为谁娇鬓尚如许?
铜仙铅泪似洗。叹携盘去远,难贮零露。病翼惊秋,枯形阅世,消得斜阳几度。余音更苦。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漫想熏风,柳丝千万缕。
齐天乐·蝉 仇远
夕阳门巷荒城曲,清音早鸣秋树。薄剪绡衣,凉生鬓影,独饮天边风露。朝朝暮暮。奈一度凄吟,一番凄楚。尚有残声,蓦然飞过别枝去。
齐宫往事谩省,行人犹与说,当时齐女。雨歇空山,月笼古柳,仿佛旧曾听处。离情正苦。甚懒拂冰笺,倦拈琴谱。满地霜红,浅莎寻蜕羽。
齐天乐·蝉 周密
槐薰忽送清商怨,依稀正闻还歇。故苑愁深,危弦调苦,前梦蜕痕枯叶。伤情念别。是几度斜阳,几回残月。转眼西风,一襟幽恨向谁说。
轻鬟犹记动影,翠蛾应妒我,双鬓如雪。枝冷频移,叶疏犹抱,孤负好秋时节。凄凄切切。渐迤逦黄昏,砌蛩相接。露洗馀悲,暮烟声更咽。
【现代人咏蝉诗句】
《秋蝉》
袅袅迎来二月天,阡上农夫说丰年。
待到清秋白露日,又是秋风送秋蝉。
5.写蝉的古诗有哪些
描写蝉的诗句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音”(宋·朱熹.《南安道中》)。 “今朝蝉忽鸣,迁客若为情?便觉一年老,能令万感生”(唐. 司空曙《新蝉》)。
“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渭上新蝉声,先听浑相似。
衡门有谁听?日暮槐花里”(唐 白居易《早蝉》) “蝉声未发前,已自感流年。一入凄凉耳,如闻断续弦”(唐 刘禹锡《答白刑部闻新蝉》) “蝉声无一添烦恼,自是愁人在断肠”(宋 杨万里《听蝉》) “何必雍门弹一曲,蝉声极意说凄凉” (宋 刘克庄 《三月二十五日饮方校书园》) “高树蝉声入晚云,不唯愁我亦愁君。
何时各得身无事,每到闻时似不闻”(唐 雍陶《蝉》。
6.有关于蝉的诗句
蝉声响亮而高远,古往今来,那“知了,知了”的鸣唱,曾使情感丰富而细腻的诗人们写下了诸多优美动人的诗篇。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玄鸟,即燕子)(《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 “鸣蝉厉寒音,时菊耀秋华”(潘岳《河阳县作二首) “ 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园柳吟凉久,嘶蝉应序惊”(隋 王由礼《赋得高柳鸣蝉》) “造化生微物,常能应候鸣”(唐 许裳《闻蝉》) “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音”(宋 朱熹《南安道中 》) “流音绕丛藿,余响彻高轩”(南朝 萧子范《后堂听蝉》) “清吟晓露叶,愁噪夕阳枝。
忽尔弦断绝,俄闻管参差” (唐 刘禹锡《酬令孤相公新蝉见寄》)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泉溜潜幽咽,琴鸣乍往还。长风剪不断,还在树枝间。”
(唐 卢仝《新蝉》)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宋 辛弃疾《西江月·月夜行黄沙道中》) “得饮玄天露,何辞高柳寒”(南朝陈·刘删《咏蝉诗》) “饮露身何洁,吟风韵更长”(唐·戴叔伦《画蝉》) “听秋蝉,秋蝉非一处。
细柳高飞夕,长杨明月曙;历乱起秋声,参差搅人虑。单吟如转箫,群噪学调笙;风飘流曼响,多含断绝声。
……” “听鸣蝉,此听悲无极。群嘶玉树里,回噪金门侧;长风送晚声,清露供朝食。
晚风朝露实多宜,秋日高鸣独见知。轻身蔽数叶,哀鸣抱一枝。
……”(隋 卢思道 《和阳纳言听鸣蝉篇》) (2)蝉本无知,然许多诗人却闻蝉而愁,只因为诗人自己心中有愁,“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国维《人间词话》)。正如 宋代诗人杨万里所说:“蝉声无一添烦恼,自是愁人在断肠”(《听蝉》)。
唐 司空曙“今朝蝉忽鸣,迁客若为情?便觉一年老,能令万感生”(《新蝉》);唐 白居易 :“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渭上新蝉声,先听浑相似。
衡门有谁听?日暮槐花里”(《早蝉》);唐 刘禹锡 :“蝉声未发前,已自感流年。一入凄凉耳,如闻断续弦”(《答白刑部闻新蝉》);唐 孟浩然:“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秦中寄远上人》),唐 元稹:“红树蝉声满夕阳,白头相送悲相伤”(《送卢诗》)。
唐 雍裕之:“一声清溽暑,几处促流身。志士心偏苦,初闻独泫然”(《早蝉》);五代楚 刘昭禹:“莫侵残日噪,正在异乡听”(《闻蝉》);唐 卢殷:“深藏高柳背斜晖,能轸孤愁感昔围。
犹畏旅人头不白,再三移树带声飞”(《晚蝉》);唐 姚合:“秋来吟更苦,半咽半随风”(《闻蝉寄贾岛》);宋 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雨霖铃》);宋 刘克庄“何必雍门弹一曲,蝉声极意说凄凉” 《三月二十五日饮方校书园》。
(3)古人误却以为蝉是靠餐风饮露为生的,故把蝉视为高洁的象征,并咏之颂之,或借此来寄托理想抱负,或以之暗喻自己坎坷不幸的身世。首先应该提到的当然是被称为唐代咏蝉诗之“三绝”:垂委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骆宾王《在狱咏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李商隐《蝉》三首诗都是唐代借咏蝉以寄意的名作,但旨趣迥异,各臻其妙。
清人施补华《岘佣说诗》对此之评论可谓一语中的:“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借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
附:骆宾王《在狱咏蝉》诗小序 余禁所,禁垣西,是法曹厅事也,有古槐数株焉。虽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枯树;而听讼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
每至夕照低阴,秋蝉疏引,发声幽息,有切尝闻。岂人心异于曩时,将虫响悲乎前听?嗟乎,声以动容,德以象贤。
故洁其身也,禀君子达人之高行;蜕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灵姿。候时而来,顺阴阳之数;应节为变,审藏用之机。
有目斯开,不以道昏而昧其视;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吟乔树之微风,韵姿天纵;饮高秋之坠露,清畏人知。
仆失路艰虞,遭时徽纆。不哀伤而自怨,未摇落而先衰。
闻蟪蛄之流声,悟平反之已奏;见螳螂之抱影,怯危机之未安。感而缀诗,贻诸知己。
庶情沿物应,哀弱羽之飘零;道寄人知,悯余声之寂寞。非谓文墨,取代幽忧云尔。
(4)与咏燕诗不同,咏蝉诗中也有讥讽蝉之污浊者。代表之作当属唐末诗人陆龟蒙和罗隐的《蝉》诗 。
陆龟蒙:“只凭风作使,全仰柳为都。一腹清何甚,双翎薄更无。”
罗隐:“大地工夫一为遗,与君声调偕君绥。风栖露饱今如此,应忘当年滓浊时。”
在陆之笔下,蝉是卑鄙无能之辈;而罗之笔下,蝉则是趋炎附势之徒。两诗借蝉言志,旨在讽刺批判唐末的社会腐败、官场昏暗。
(5)其余如:唐人雍陶的“高树蝉声入晚云,不唯愁我亦愁君。何时各得身无事,每到闻时似不闻”(《蝉》)、清人朱受新的“抱叶隐深林,乘时慧慧吟。
如何忘远举,饮露已清心”(《咏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