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古诗中的“钱塘”是指杭州还是浙江

宋朝时的”钱塘县杭州市西灵隐山麓。

民国时间。钱塘县与仁和县合并为杭县。

杭州城古代就是钱塘县的县城 在杭州市西灵隐山麓附近啊—-杭州在周朝以前,属于“扬州之域”。传说在夏禹治水时,全国分为九州,长江以南的广阔地域均泛称扬州。

公元前21世纪,夏禹南巡,大会诸侯于会稽山(今浙江绍兴),曾乘舟航行经过这里,并舍其余杭(“杭”是方舟)于此,故名“余杭”。一说,禹至此造舟以渡,越人称此地为“禹杭”,其后,口语相传,讹“禹”为“余”,乃名“余杭”。

秦统一六国后,在灵隐山麓设县治,称钱唐,西汉也是如此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杭州为吴国的吴兴郡,属扬州唐代,置杭州郡,旋改余杭郡,治所在钱唐。 因避国号讳,于武德四年(621)改“钱唐”为“钱塘”。

五代:西府 南宋:临安 宋朝,叫临安。

2.忆江南的第二首诗意最忆是杭州

1、这首诗描绘江南的景风物美,诗的开头以“江南好”开篇,以直接深情之句作结,艺术概括力强,意境奇妙。

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的喜爱之情。 2、忆江南其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3、译文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

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4。、创作背景 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

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余年,写下了这三首《忆江南》。

5、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河南新郑(今河南郑州新郑市)人,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3.哪里有描写杭州美的古诗

春江花月夜(好美的意境)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指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西湖十景》诗:一峰一高人,两人相与语。

此地有西湖,勾留不肯去。(两峰插云)湖气冷如冰,月光淡于雪。

肯弃与三潭,杭人不看月。(三潭印月)高柳荫长堤,疏疏漏残月。

蹩躠步松沙,恍疑是踏雪。(断桥残雪)夜气滃南屏,轻岚薄如纸。

钟声出上方,夜渡空江水。(南屏晚钟)烟柳幕桃花,红玉沉秋水。

文弱不胜夜,西施刚睡起。(苏堤春晓)颊上带微酡,解颐开笑口。

何物醉荷花,暖风原似酒。(曲院风荷)深柳叫黄鹂,清音入空翠。

若果有诗肠,不应比鼓吹。(柳浪闻莺)残塔临湖岸,颓然一醉翁。

奇情在瓦砾,何必藉人工。(雷峰夕照)秋空见皓月,冷气入林皋。

静听孤飞雁,声轻天正高。(平湖秋月)深恨放生池,无端造鱼狱。

今来花港中,肯受人拘束?(花港观鱼)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宋)苏轼天欲雪,去满湖,楼台明灭山有无。 水清出石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

腊日不归对妻孥,名寻道人实自娱。道人之居在何许?宝云山前路盘纡。

孤山孤绝谁肯庐?道人有道山不孤。纸窗竹屋深自暖,拥褐坐睡依园蒲。

天寒路远愁仆夫,整驾催归及未晡。出山回望云木合,但见野鹘盘浮图。

兹游淡泊欢有余,到家怳如梦蘧蘧。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

梅花(宋)林逋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梅花(三首录一)(宋)林逋小园烟景正凄迷,阵阵寒香压麝脐。湖水倒窥疏影动,屋檐斜入一枝低。

画名空向闲时看,诗俗休征故事题。惭愧黄鹂似蝴蝶,只知春色在桃溪。

(林逋即当年隐居杭州孤山)长至日与同舍游北山(宋)范成大岁晚山同色,湖平雾不收。 寒云低阁雪,佳节静供愁。

竹柏森严立,蒲荷索莫休。瘦筇知脚力,政尔耐清游。

柳梢青(宋)周密夜鹤惊飞。香浮翠藓,玉点冰枝。

古意高风,幽人空谷,静山深帏。芳心自有天知。

任醉舞、花边帽敧。最爱孤山,雪初晴后,月未残时。

点绛唇 暗香(宋)王十朋雪径深深,北枝贪睡南枝醒。 暗香疏影,孤压群芳顶。

玉艳冰姿,妆点园林景。凭栏咏,月明溪静,忆昔林和靖。

孤山雪梅(明)凌去翰冻木晨闻尾毕逋,孤山景好胜披图。 翠禽巢失应难认,皓鹤笼空不受呼。

已见万花开北陇,莫教一片落西湖。快晴更待黄昏月,疏影随身不用扶。

柳梢青 别忆孤山(清)夏基孤屿梅花。 林公旧宅,烟水横斜。

月白无云,风清不雨,香落谁家。先生一望城涯,忆别时春吐奇葩?夏日鱼沉,秋来雁杳,悉付征霞。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东坡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白居易和风熏,杨柳轻,郁郁青山江水平,笑语满香径;思往事,望繁星,人倚断桥云西行,月影醉柔情。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南宋)林升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西湖的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苏轼《夜泛西湖》诗: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苏轼《开西湖》诗:伟人谋议不求多,事定纷纭自唯阿。

尽放龟鱼还绿净,肯容萧苇障前坡。一朝美事谁能继,百尺苍崖尚可磨。

天上列星当亦喜,月明时下浴金波。欧阳修《西湖》诗:菡萏香消画舸浮,使君宁复忆扬州。

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西湖的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苏轼《夜泛西湖》诗:菰蒲无边水茫茫,荷。

4.忍经是诗经吗

你好。

【忍经】:元成宗大德十年丙午(公元1306年),杭州人吴亮汇集历代名人有关”忍”的言论和历史上隐忍谦让、忠厚宽恕的人物、事例汇编而成《忍经》一书,共计156条。而四年后,元武宗至大三年庚戌(公元1310年),一个名叫许名奎的人与吴亮不谋而合,著成了《劝忍百箴》四卷,共计100条,成为忍学集大成者。

其内容包括忠孝仁义、喜怒好恶、名誉权势等多个方面。忍经距离诗经晚了2000多年了.。

【诗经】共305篇,是反映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500多年间的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类。

不含任何《经》类。

5.为什么说“秦山禹甸”指杭州呢

秦山禹甸,缥缈真奇观。

北望平原,落日山衔半。孤帆远,我歌君乱,一送西飞雁。

点绛唇(再和送钱公永) – 苏轼(宋) 最早应该出自这里,至于为什么;我查了一下也没有具体一点的说法,大概东坡当时在作这首词化用了“秦山晋水”和“禹甸”这两个典故,“秦山晋水”出自张炎的《玉漏迟》,“禹甸”则出自诗经《诗.小雅.信南山》,而化用这两个典故也应该只是表达东坡自己内心对杭州州这个地方的由衷赞美,因为“禹甸”好像在词典里的意思是泛指中国之地,而用到这里足见东坡对当时杭州高度评价,可能是觉得一个杭州的美不胜收当时一定在全国是屈指可数的,想表达的意思大概就是来过杭州后就相当于你来过中国,不用再去其他地方就能饱览中国的绝美胜地一样。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