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冬天的一句诗句是什么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江雪
王安石(宋代)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梅花
岑参(唐代)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李白(唐代)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行路难·其一
杜甫(唐代)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白朴(元代)
一声画角谯门,丰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
天净沙·冬
高适(唐代)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别董大二首
卢梅坡(宋代)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雪梅·其二
诗鬼(唐代)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雁门太守行
韩愈(唐代)
2.描写冬天的一句诗句
《冬日归旧山》
【唐】李白
未洗染尘缨,归来芳草平.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地冷叶先尽,谷寒云不行.
嫩篁侵舍密,古树倒江横.
白犬离村吠,苍苔壁上生.
穿厨孤雉过,临屋旧猿鸣.
木落禽巢在,篱疏兽路成.
拂床苍鼠走,倒箧素鱼惊.
洗砚修良策,敲松拟素贞.
此时重一去,去合到三清.
《夜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咏梅》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
《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冬日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放船闲看雪山晴,风定奇寒晚更凝.
坐听一篙珠玉碎,不知湖面已成冰.
《冬》
【明】康海
云冻欲雪未雪,梅瘦将花未花.
流水小桥山寺,竹篱茅舍人家.
《立冬》
【明】王稚登
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
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3.一首描写冬天的古诗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咏梅》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
《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冬日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放船闲看雪山晴,风定奇寒晚更凝。
坐听一篙珠玉碎,不知湖面已成冰。
4.一句描写冬天景色的古诗
雨雪瀌瀌,见晛曰消
瀌瀌:雪盛的样子;一说犹“飘飘”。晛;太阳的热气。曰:语助词,无实义。
《诗经·小雅·角弓》
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凄凄:寒凉。翳翳:阴暗。希:少。在目:眼睛所见。皓:白。
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朔风:北风。劲:猛烈。哀:凄厉。
南朝宋·谢灵运《岁636f7079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1333236363463暮》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牖:窗户。风惊竹:风中带雪,打在竹上,发出沙沙的响声。
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庭霰:落在庭院里的雪花。
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唐·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唐·李白《冬日归旧山》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轩辕台:相传为黄帝擒蚩尤之处。
唐·李白《北风行》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回风:回旋的风。
唐·杜甫《对雪》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
指直:手指僵直。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云晴鸥更舞,风逆雁无行
无行:不成行列。
唐·杜甫《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唐·杜甫《公安县怀古》
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
唐·韩翃《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一作张继诗)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唐·韩愈《李花二首》:“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拏。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
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
肃杀:严酷萧瑟的样子。
唐·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叫:风声如吼。
唐·孟郊《苦寒吟》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唐·元稹《南秦雪》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六出: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称雪花。琼枝:竹枝因雪覆盖面似白玉一般。
唐·高骈《对雪》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唐·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两句写雪花纷飞的景象。
唐·李商隐《对雪二首》
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
咽:泉水因冰冻而流动不畅,因以呜咽来形容。吟:歌吟。
唐·刘驾《苦寒吟》:“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玉龙:形容飞雪。败鳞残甲:形容雪片乱舞如鳞甲之片纷纷坠落。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四引《西清诗话》载张元作《雪》诗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玉:喻白雪。
元·黄庚《雪》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清·洪升《雪望》
5.写一描写冬天的古诗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2. 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 唐•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
肃杀:严酷萧瑟的样子。
3.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唐•孟郊《苦寒吟》
叫:风声如吼。
4.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唐•元稹《南秦雪》
3.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唐•高骈《对雪》
六出: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称雪花。琼枝:竹枝因雪覆盖面似白玉一般。
4.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唐•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5.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唐•李商隐《对雪二首》
两句写雪花纷飞的景象。
6.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
咽:泉水因冰冻而流动不畅,因以呜咽来形容。吟:歌吟。
唐•刘驾《苦寒吟》:“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
7.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玉龙:形容飞雪。败鳞残甲:形容雪片乱舞如鳞甲之片纷纷坠落。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四引《西清诗话》载张元作《雪》诗
8.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元•黄庚《雪》玉:喻白雪。
9.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清•洪升《雪望》
10.雨雪瀌瀌,见晛曰消 《诗经•小雅•角弓》
瀌瀌:雪盛的样子;一说犹“飘飘”。晛;太阳的热气。曰:语助词,无实义。
11.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2.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凄凄:寒凉。翳翳:阴暗。希:少。在目:眼睛所见。皓:白。
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13.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14.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南朝宋•谢灵运《岁暮》
朔风:北风。劲:猛烈。哀:凄厉。
15.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牖:窗户。风惊竹:风中带雪,打在竹上,发出沙沙的响声。
16.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庭霰:落在庭院里的雪花。
17.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唐•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18.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唐•李白《冬日归旧山》
19.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20.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唐•李白《北风行》
轩辕台:相传为黄帝擒蚩尤之处。
21.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唐•杜甫《对雪》
回风:回旋的风。
22.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指直:手指僵直。
23.云晴鸥更舞,风逆雁无行 唐•杜甫《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
无行:不成行列。
24.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唐•杜甫《公安县怀古》
25.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
唐•韩翃《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一作张继诗)
26.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唐•韩愈《李花二首》:“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拏。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
【唐】李白
游子东南来,自宛适京国。飘然无心云,倏忽复西北。
访戴昔未偶,寻嵇此相得。愁颜发新欢,终宴叙前识。
阎公汉庭旧,沈郁富才力。价重铜龙楼,声高重门侧。
宁期此相遇,华馆陪游息。积雪明远峰,寒城锁春色。
主人苍生望,假我青云翼。风水如见资,投竿佐皇极。
对雪奉饯任城六父秩满归京
【唐】李白
龙虎谢鞭策,鹓鸾不司晨。君看海上鹤,何似笼中鹑。
6.描写冬天的古诗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年代:【唐】 作者:【岑参】 体裁:【七古】 类别:【】 分享到: 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 北风卷地白草拆,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注释】 【注解】: 1、白草:西域牧草名,秋天变白色。 2、胡天:指西域的气候。
3、辕门:古代军营前以两车之辕相向交接,成一半圆形门,后遂称营门为辕门。 【简析】: 此诗是一首咏雪送人之作。
天宝十三载(754),岑参再度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武某或即其前任。
为送他归京,写下此诗。“岑参兄弟皆好奇”(杜甫《渼陂行》),读此诗处处不要忽略一个“奇”字。
此诗开篇就奇突。未及白雪而先传风声,所谓“笔所未到气已吞”──全是飞雪之精神。
大雪必随刮风而来,“北风卷地”四字,妙在由风而见雪。“白草”,据《汉书·西域传》颜师古注,乃西北一种草名,王先谦补注谓其性至坚韧。
然经霜草脆,故能断折(如为春草则随风俯仰不可“折”)。“白草折”又显出风来势猛。
八月秋高,而北地已满天飞雪。“胡天八月即飞雪”,一个“即”字,维妙维肖地写出由南方来的人少见多怪的惊奇口吻。
塞外苦寒,北风一吹,大雪纷飞。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拟“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
“忽如”二字下得甚妙,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传出了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颇富有浪漫色彩。
南方人见过梨花盛开的景象,那雪白的花不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一团,花团锦簇,压枝欲低,与雪压冬林的景象极为神似。春风吹来梨花开,竟至“千树万树”,重叠的修辞表现出景象的繁荣壮丽。
“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东方虬《春雪》),也以花喻雪,匠心略同,但无论豪情与奇趣都得让此诗三分。诗人将春景比冬景,尤其将南方春景比北国冬景,几使人忘记奇寒而内心感到喜悦与温暖,着想、造境俱称奇绝。
要品评这咏雪之千古名句,恰有一个成语──“妙手回春”。 以写野外雪景作了漂亮的开端后,诗笔从帐外写到帐内。
那片片飞“花”飘飘而来,穿帘入户,沾在幕帏上慢慢消融……“散入珠帘湿罗幕”一语承上启下,转换自然从容,体物入微。“白雪”的影响侵入室内,倘是南方,穿“狐裘”必发炸热,而此地“狐裘不暖”,连裹着软和的“锦衾”也只觉单薄。
“一身能擘五雕弧”的边将,居然拉不开角弓;平素是“将军金甲夜不脱”,而此时是“都护铁衣冷难着”。二句兼都护(镇边都护府的长官)将军言之,互文见义。
这四句,有人认为表现着边地将士苦寒生活,仅着眼这几句,谁说不是?但从“白雪歌”歌咏的主题而言,这主要是通过人和人的感受,通过种种在南来人视为反常的情事写天气的奇寒,写白雪的威力。这真是一支白雪的赞歌呢。
通过人的感受写严寒,手法又具体真切,不流于抽象概念。诗人对奇寒津津乐道,使人不觉其苦,反觉冷得新鲜,寒得有趣。
这又是诗人“好奇”个性的表现。 场景再次移到帐外,而且延伸向广远的沙漠和辽阔的天空:浩瀚的沙海,冰雪遍地;雪压冬云,浓重稠密,雪虽暂停,但看来天气不会在短期内好转。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二句以夸张笔墨,气势磅礴地勾出瑰奇壮丽的沙塞雪景,又为“武判官归京”安排了一个典型的送别环境。如此酷寒恶劣的天气,长途跋涉将是艰辛的呢。
“愁”字隐约对离别分手作了暗示。 于是写到中军帐(主帅营帐)置酒饮别的情景。
如果说以上主要是咏雪而渐有寄情,以下则正写送别而以白雪为背景。“胡琴琵琶与羌笛”句,并列三种乐器而不写音乐本身,颇似笨拙,但仍能间接传达一种急管繁弦的场面,以及“总是关山旧别情”的意味。
这些边地之器乐,对于送者能触动乡愁,于送别之外别有一番滋味。写饯宴给读者印象深刻而落墨不多,这也表明作者根据题意在用笔上分了主次详略。
送客送出军门,时已黄昏,又见大雪纷飞。这时看见一个奇异景象:尽管风刮得挺猛,辕门上的红旗却一动也不动──它已被冰雪冻结了。
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再次传神地写出天气奇寒。而那白雪为背景上的鲜红一点,那冷色基调的画面上的一星暖色,反衬得整个境界更洁白,更寒冷;那雪花乱飞的空中不动的物象,又衬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这是诗中又一处精彩的奇笔。 送客送到路口,这是轮台东门。
尽管依依不舍,毕竟是分手的时候了。大雪封山,路可怎么走啊!路转峰回,行人消失在雪地里,诗人还在深情地目送。
这最后的几句是极其动人的,成为此诗出色的结尾,与开篇悉称。看着“雪上空留”的马蹄迹,他想些什么?是对行者难舍而生留恋,是为其“长路关山何时尽”而发愁,还是为自己归期未卜而惆怅?结束处有悠悠不尽之情,意境与汉代古诗“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路。
前日风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