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唐玄宗李隆基曾经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这个曾以”吾貌虽瘦,天下必肥”为口头禅的明君最后却一步一步”蜕变”为昏君。

因为自己的堕落而把开元盛世亲自粉碎,让唐朝由盛转衰,可谓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成了历史上最悲情的皇帝之一。

老板糊涂点还不碍事

在位44年的李隆基,前期通过整饬吏治、改革兵制、检田刮户政策扭转了初唐以来的贫弱的局面。

不过这种管治手段成功之后,李老板开始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在缺少监督机制的情况下,毫无节制地突破底线损害制度和管理的严肃性,任由几位经理人糟践自己创立的制度路线,活生生地把大唐公司搞出轨了。

李隆基的悲剧就是从追求享乐和怠于纳谏开始的,由他恶狠狠地质问岭南第一名相张九龄”难道一切都要听你的吗”那时起,就决定了这个独特政治人的悲剧。史曰:”是时,上在位岁久,渐肆奢欲,怠于政事。”(《通鉴纪事本末》)

由于好老板当久了,以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不需要继续费劲了,于是引来了一段轰动古今的爱情故事。

其实按照中国皇权的特色,老板昏聩点、乐呵点都不打紧,关键是经理人要担负起看守的职责,刘禅、明神宗那样的不也是这样过来的吗?不过如果经理人也开始系统性地破坏制度的权威性和延续性,那么这个公司命运就堪忧了。

把盛唐拖向深渊的跑偏行政”三套车”在唐明皇的纵容下横空出世:一个是代表没落李唐皇室子弟的李林甫,另一个是代表外戚集团的杨国忠,再有一个是代表藩镇势力的安禄山。

正由此这三股当时实力最强的政治势力因权力再分配进行的暗无天日的厮杀,为盛唐的破碎埋下了一排排威力巨大的地雷阵,最终导致了大唐公司忽喇喇兮大厦将倾。

挠准了老板的痒痒,却掀开了公司的命门

佞王李林甫可谓是”圈养”昏君李隆基的最大”功臣”,让国家神经中枢失灵,进而破坏上级权力的权威性和纵向性,导致有效管理陷于瘫痪。那么李林甫是如何有效圈养皇帝并让其耳朵失灵的呢?这个就牵涉到一个著名的历史典故”马料论”。

据史载,李林甫为了独揽大权蔽塞言路欺骗逐渐蜕变为昏君的李隆基,造成”一言堂”的局面以兜售其奸,曾专门召集中书、门下诸路谏官来训示道:”现在明主在上,政治清明,国富民强,形势不是一般的好,大家要歌功颂德都来不及,哪还有什么意见建议可多提?

量你们也见到殿门外面的仪仗马了吧?它们每天规规矩矩地站立,不多嘴多舌乖乖听话就有三品草料吃,如果不听话乱叫,那么立马下岗贬斥拉走,到时后悔就来不及了。”这就是流传古今的剽悍”马料论”。

反正,李林甫用这一辣招略施小计就摆平了那帮鬼哇乱叫的谏官们,从此天下一片和谐,甚至连皇帝都乖乖呆在他设定的小圈子沉缅于酒色之中不理朝政,李林甫做宰相近二十年,可以说李隆基后期那么荒淫无度君王不早朝,”军功章里”也有他的一半。

后来,为了牵制李林甫的专权,李隆基又重用杨国忠,此公纯粹凭借”王朝的女人”杨贵妃这个好妹妹上位,然后靠溜须拍马和出色赌技平步青云,从公元745年秋杨国忠当上金吾兵曹参军开始一路凯歌,不久之后又当上了判官。

公元747年当上了侍御史。到了748年,不到一年时间杨国忠一人就已经身兼15职,创造了升迁最快的大唐纪录。公元752年,杨国忠当上宰相之后,其兼职也达到巅峰,包括总检察长、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等4余职。

而在杨国忠的”一言堂”作风下,大唐原先的管理制度全部乱套了。按惯例,宰相兼兵部、吏部尚书,选官应交给侍郎以下的官员办理,规定的手续十分严格,须经三注三唱,反复进行,从春至夏才能完成。

杨国忠却打破制度,先叫胥吏到自己家里,预先定好名单,然后把左相陈希烈及给事中、诸司长官都叫到尚书都堂,读一名便定一名,一天就完了。

而把盛唐打回原形的直接导火索是安禄山。胡人小混混安禄山的发迹,得感谢一个人,那就是李林甫。

如果不是李林甫为了杜绝边将入相来固位而恶意破坏唐朝长久以来行之有效的边将任用制度,让胡将有反叛能力的话,绝对不会发生安史之乱。当然这也是要得到李隆基首肯的,彰显了皇帝管理国家的随意性。

当时喜好边功的李隆基正有吞并四夷做联合国酋长之心,李林甫包藏祸心的奏请正合皇帝心意,也正好成就了口甜舌滑又善于钻营的老安,”故帝宠禄山益牢”,连连加官进爵。

最后因为杨国忠和安禄山的争宠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好端端的一个公司被一个好老板折腾到了破产的边缘。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