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淮南小山是谁

淮南小山

西汉淮南王刘安的一部分门客的共称。今仅存辞赋《招隐士》 1篇。《汉书·艺文志》著录“淮南王群臣赋四十四篇”,《招隐士》当是其中仅存的1篇。此篇始见于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题为淮南小山作,然而萧统《文选》则题刘安作。关于文章写作的背景,说法也不一。王逸说是小山之徒“闵伤屈原”之作,王夫之《楚辞通释》说是淮南小山“为淮南王召致山谷潜伏之士”而作,而不少研究者则以为是淮南小山思念淮南王的作品。

编辑本段作品内容

作品的内容是铺写山中凄厉可怖的景象,招唤隐居的“王孙”,劝他不可久留,切盼他及早归来。作者采用夸张、渲染的手法,极写深山荒谷的幽险和虎啸猿悲的凄厉,造成怵目惊心的艺术境界,成功地表达了渴望隐者早日归还的急切心情,艺术构思似受到《楚辞·招魂》的影响。通篇感情浓郁,意味深永,音节谐和,像“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岁暮兮不自聊,蟪蛄鸣兮啾啾”这样的句子,优美动人,历来传诵。所以王夫之说它“绍《楚辞》之余韵,非他辞赋之比”(《楚辞通释》)。从题材说,它是后世招隐诗之祖。 另附《招隐士》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偃蹇连蜷兮枝相缭。 山气巃嵸兮石嵯峨,溪谷崭岩兮水曾波。 猿狖群啸兮虎豹原,攀援桂枝兮聊淹留。 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岁暮兮不自聊,蟪蛄鸣兮啾啾。 坱兮轧,山曲岪,心淹留兮恫慌忽。 罔兮沕,憭兮栗,虎豹穴。 丛薄深林兮,人上栗。 嵚岑碕礒兮碅磳磈硊,树轮相纠兮林木茷骫。 青莎杂树兮薠草靃靡,白鹿麔麚兮或腾或倚。 状?崟崟兮峨峨,凄凄兮漇々。 猕猴兮熊罴,慕类兮以悲。 攀援桂枝兮聊淹留。 虎豹斗兮熊罴咆,禽兽骇兮亡其曹。 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

2.诗经是中原什么文化的代表,楚辞是南方什么文化的代表

诗经是中原文化(现实主义)的代表,楚辞是南方楚文化(浪漫主义)的代表

《诗经》《楚辞》分别是先秦时期北方中原文化和南方楚文化的辉煌结晶,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故中国文学史上往往将“风”“骚”并称。“风骚”也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zhidao。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内,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并且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的名称,西汉初期已有之,至刘向乃编辑成集。东汉王逸作章句。原收战国楚人屈原 、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辞赋共十六篇。后王逸增入己作《九思》,成十七篇。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是承袭屈赋的形式。以其运用楚地(注:即今湖南、湖北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容,对后世诗歌产生深远影响。

3.古人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从诗经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到柳永

李白《劳劳亭》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 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瞑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姜夔《江梅引》人间离别易多时.见梅枝,忽相思.几度小窗幽梦手同携?今夜梦中无觅处,漫裴回.寒侵被,尚未知.湿红恨墨浅封题.宝筝空,无雁飞.俊游巷陌,算空有古木斜晖.旧约扁舟心事已成非!歌罢淮南春草赋,又萋萋.漂零客,泪满衣.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4.如何翻译《诗》之所谓“戎狄是膺 荆舒是惩 ,信哉是言也”

“戎狄是膺 荆舒是惩 ,信哉是言也。”

翻译为:“抗击戎狄,惩治楚人,此话不假啊!”

此为太史公司马迁在撰写《史记》卷一百一十八 《淮南衡山列传》中所言,引用7a686964616f31333363396361了《诗经》的中《鲁颂》四篇之一的《閟宫》。

《淮南衡山列传》则主要记述了西汉历代淮南王和衡山王的历史。

出处:

太史公曰:《诗》之所谓“戎狄是膺,荆舒是惩”,信哉是言也。淮南、衡山亲为骨肉,疆千里,列为诸侯,不务遵蕃臣职以承辅天子,而专挟邪僻之计,谋为畔逆,仍父子再亡国,各不终其身,为天下笑。此非独王过也,亦其俗薄,臣下渐靡使然也。夫荆楚僄勇轻悍,好作乱,乃自古记之矣。

翻译:

太史公说:《诗经》上说“抗击戎狄,惩治楚人”,此话不假啊!淮南王、衡山王虽是骨肉至亲,拥有千里疆土,封为诸侯,但是不致力于遵守藩臣的职责去辅助天子,反而一味心怀邪恶之计,图谋叛逆,致使父子相继二次亡国,人人都不得尽享天年,而受到天下人耻笑。这不只是他们的过错,也是当地习俗浇薄和居下位的臣子影响不良的结果。楚国人轻捷勇猛凶悍,喜好作乱,这是早自古代就记载于书的了。

而此处太史公所言的诗说,指的是《诗经》的《鲁颂》四篇中的《閟宫》,节选如下:

公车千乘,朱英绿縢。二矛重弓。公徒三万,贝胄朱綅。烝徒增增,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则莫我敢承。俾尔昌而炽,俾尔寿而富。黄发台背,寿胥与试。俾尔昌而大,俾尔耆而艾。万有千岁,眉寿无有害!

5.古时候的淮南淮北分别在现在的哪里

老地方啊 夏商时期,淮南市境属“淮夷”之地。

西周分封诸侯,市境为州来子国所辖! 淮北市有着悠久的文明史。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就有“相土烈烈 ,海外有截 ”的记载。

·春秋(公元前699年)冬11月,鲁庄公与宋公、卫候、陈候会盟于袤(今渠沟镇),共商攻打郑国,未克而返。这是该市历史有明确纪年的开始。

·春秋(公元前588-576年)宋国共公为避水患,经睢阳迁都于相。 ·战国(公元前268年)宋国被齐、楚、魏所灭,相属楚地。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24年)秦统一中国,置相县,属泗水郡,郡治相县。同时,置轾县(今濉溪临涣),亦属泗水郡。

·汉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改泗水郡为沛郡,辖37县,治所在相县。 ·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沛郡改称沛国。

宣帝地节九年(公元前69年) 曾改为彭城郡,黄龙元年(公元前49年)复称沛郡。并置竹县, ·三国(220-265年)曹操分沛国置谯郡,铚县属谯郡。

曹丕分沛国置汝阴郡。相县初属沛国,后属汝阴郡。

·西晋(265-316年)复置沛国,国都在相县。 ·东晋(317-420年)晋室南渡后,相县先后入后赵、前燕,相县一带屡有战事发生,为戎马兵革之地,所属屡有更易。

淮北·南北朝(421-528年) 相县归刘宋,属徐州沛郡(郡治在萧县),不久相县、铚县相继入北魏。 ·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废相县为相城乡 ,并入符离县。

此后,相城无县以上建置。 ·隋开皇九年(589年)相城随符离县属彭城郡。

·唐元和三年(808年)在相地筑城,发现“投火可燃”的石墨(即煤炭,时未开采)。 ·唐元和四年(809年)割徐州所属的符离县、蕲县,毫州所属的临涣县,泗州之虹县建宿州。

·宋元丰元年(1078年)苏轼(东坡)任徐州知州时,派员在萧县白土镇北孤山一带“访获”煤炭,因作《石炭歌》咏之。 ·元至元二年(1265年)撤符离、蕲县、临涣3县并入宿州。

“煤海之子”雕塑·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烈山一带农民发现露头煤,并开始凿挖。 ·清顺治七年 (1650年)清朝廷封闭徐(濉)溪、宋瞳、烈山等地煤窑,遣散数千名工人。

·乾隆十年(1745年)两江总督尹继善、安徽巡抚魏定国奏请清廷重开徐溪(烈山)煤矿,11月经工部审议得到批准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高宗皇帝御赐“惠我南黎”匾额,悬于相山庙. ·咸丰五年(1855年)秋,濉溪任集人夏白在南坪集,为捻军蓝旗首领,屡败清军。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山东、毫州、宿城等地富商集股成立烈山煤矿合股公司,试用新法采煤。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宿城秀才周绍棠领得清廷的开矿权,开采烈山煤矿,改矿名为烈山煤矿合众公司。 ·宣统二年(1910年)烈山矿工江思运因作歌谣抨击矿主、工头,被毒打致死,引发矿工群起反抗。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市境分属安徽省宿县和江苏省萧县。 ·1948年11月,市境解放 ·1949年6月,市境分属华东局皖北行政公署宿县专区之宿县和萧县 ·1953年2月,市境分属濉溪县和萧县 ·1958年5月,淮北煤矿筹备处成立 ·1960年4月,建立濉溪市 ·1971年4月,更为淮北市 ·1977年2月,宿县地区所辖濉溪县划归淮北市管辖。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