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伐柯如何

意思:怎么砍伐斧子柄?没有斧子砍不成。怎么迎娶那妻子?没有媒人娶不成。

出自:周 佚名《诗经·国风·豳风·伐柯》

原诗:

伐柯

先秦:佚名

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

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我觏之子,笾豆有践。

释义:

怎么砍伐斧子柄?没有斧子砍不成。怎么迎娶那妻子?没有媒人娶不成。

砍斧柄啊砍斧柄,这个规则在近前。要想见那姑娘面,摆好食具设酒宴。

扩展资料

这首描述了诗人见到一位中意的女子,就央告媒人去说项,终于姻缘得定,安排了隆重的迎亲礼,把女子娶了过来的故事。此诗就是一首朴素的生活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8685e5aeb931333431343733交响曲,通过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以朴素的画面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诗的第二章赞美了新婚的妻子,但奇怪的是,一不赞其年轻貌美,二不言其和顺温柔,独独说“笾豆有践”,赞赏其善于料理祭祀宴飨事宜。

“我觏之子,笾豆有践”,男子很兴奋地看到,他的新婚妻子料理宴席祭祀有经验。封建社会里,娶妻是以祖宗“血食”、延绵家族为目的,因而理想的女人不是貌美、健康,能生儿育女,而是能够辅佐宴飨祭祀。

诗句以砍伐一支合适的斧头柄子作比喻,说男子找一个心目中的妻子,如斧头找一支合适的柄子一般,要有一定的方法程序,也要有媒人、迎亲礼等基本的安排。男子心中的得意,情绪的兴奋,都凝聚在这首自得自悦的欢歌中。在古代诗歌中,常以谐音示意。

“斧”字谐“夫”字,柄子配斧头,喻妻子配丈夫。诗中所说“匪媒不得”“笾豆有践”,也是具体地写出古时娶妻的过程:媒人两家介绍牵线,最后双方同意,办了隆重的迎亲礼仪,妻子过门来。

此诗说到娶妻要有媒妁之言,再加上“伐柯”的比喻朴素明朗,浅显易懂,后世遂以“伐柯”“伐柯人”称作媒人,称替人做媒为“作伐”“伐柯”“执柯”。

2.解签可向诗中咏伐柯,良缘夙缔定无讹

签上的话都是比较虚的,不会说得很实,和尚们是靠这赚钱的。下面是每句的意思:

可向诗中咏伐柯:可以咏诵《诗经》中的《伐柯》这首与婚姻相关的诗了(《诗·豳风·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娶妻如何?匪媒不得。”匪:通“非”,没有。后以“伐柯”指作媒,这里指婚事),意思是可以把婚事提到日程上来了,或者说婚事是有希望的。

良缘夙缔定无讹:美好的姻缘是前世所定,定然不会有错(指一定能成功)。

何须欲择西施美:何必要选择美貌的西施。

定得吾珠月里娥:一定能得到属于你的明珠——月里嫦娥。

3.古代为什么称媒人为“冰人”、“伐柯人”

婚姻从古至今都是人生中的大事,古人对结婚的礼仪是十分讲究的。中国自古就有无媒不成婚之说。《诗经·卫风·氓》中“匪我愆期,子无良媒”的意思就是说“不是我故意拖延,而是你没有找到好媒人”。由此可见,媒人在当时就已经是婚姻的必备条件了。《战国策·齐策》中也说:“处女无媒,老且不嫁。”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媒人的重要性。“媒妁之言”是婚姻的基础条件。所谓媒,指谋合二姓之人;妁,指斟酌二姓之人。也有说法称男的婚姻介绍人为媒,女的婚姻介绍人为妁。因此,人们自然而然的称呼说合婚姻的人为媒人。

那么媒人怎么又被成为“冰人”、“伐柯人”呢?称媒人为“冰人”或“大冰”,源自《晋书·艺术传·索》:“孝廉令狐策梦立冰上,与冰下人语。曰:‘冰上为阳,冰下为阴,阴阳事也。士如归妻,迨冰未泮,婚姻事也。君在冰上与冰下人语,为阳语阴,媒介事也。君当为人作媒,冰泮而婚成’。”于是后世就称媒人为冰人,给人说媒也就被称为“作冰”。

媒人被称为伐柯人则是源于《诗经·豳风·伐柯》中的诗句:“伐柯伐柯,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意思是说“怎样才能砍下大的树枝?不用斧头砍不断它;怎样才能娶到妻子?没有媒人成不了婚。”后世因此将媒人称作伐柯人,将提亲称作“伐柯”,将作媒称作“执柯”。

官媒与私媒

河北剪纸:说媒

媒人有官媒和私媒之分。所谓私媒,就是民间的婚姻介绍人,而官媒则是代表政府行男女婚姻之事的机构,实即官方的婚姻介绍所。

官方的媒人,古代称作媒官、媒氏、媒互人等,最早出现在西周。据《周礼·地官·媒氏》记载:“媒氏掌万民之判(即婚配)”,“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看来,媒氏的主要工作职责就是掌握全国男女的姓名和出生时间,督促适龄男女结婚。

《管子·入国篇》中这样描述春秋战国时代的官媒:“凡国皆有掌媒。丈夫无妻曰鳏,妇人无夫曰寡。取鳏寡而合和之,予田宅而家室之,此之谓合独。”可见当时的官媒,除了为年轻人安排嫁娶外,还要帮助鳏夫寡妇重新组织家庭,并整合他们的财产。

自秦至清,官媒的权力仍然很大。如《晋书·武帝纪》载:女子凡年满十七岁,其父母尚未给她选择婆家的,一律交官媒,由“媒官”配给丈夫。再如清朝时曾将大批罪犯流放到西北边疆去,为解决这些人的婚姻问题,特地“立媒官两人司其事,非官媒所指配,不得私相嫁娶”。看来官媒的权力确实不小。

私媒则是我们熟悉的媒婆形象,她们一般是中老年妇女,为男女双方穿针引线,有时还从事贩卖妇女的生意。私媒做成的婚姻也还是要到官媒处登记,接受官媒的监督,符合国家法律的规定。

4.简答题:什么是诗经“六义”

所谓《诗经》中的“六义”,即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风即国风,是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最有成就的部分.《诗经》中共有十五国风,共160篇.比较常见的篇目,如《关雎》、《蒹葭》、《桃夭》、《定之方中》、《柏舟》、《君子偕老》、《伐檀》、《硕鼠》、《伐柯》、《东山》、《鸿雁》、《灵台》、《氓》、《七月》等.雅包括大雅和小雅,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多数为公卿贵族所做,一般看作“正声”.大雅为歌功颂德之作,小雅多讽刺之声.常见的篇目如《采薇》、《鹿鸣》、《江汉》、《思齐》(前两篇属小雅,后两篇属大雅)等.颂即祭祀和颂圣的乐曲,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分别为31、4、5篇.常见的篇目如《我将》、《有客》、《玄鸟》等.赋赋是直接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朱熹《诗集传》:“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如“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与子成说(shuō):和你立下誓言.此处“说”并不通“悦”字.比朱熹:“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如《魏风·硕鼠》、《邶风·新台》都是通篇用比的.兴朱熹:“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即起兴,用其他东西引出要说的内容.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即是用雎鸠鸟在河中叫起兴.《魏风·伐檀》也是用兴这种表现手法的突出例子.。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