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孔子认为《诗经》是一部思想纯洁的书,他说了些什么
孔子非常重视诗的作用。他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意思是说,诗歌启发人的心智,礼制使人言行规范,“立”得起来,音乐使人得到人性的完成。
他关于诗歌的作用,还有一个最著名的论断:“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从此,兴、观、群、怨,成为中国传统文艺批评的理论基础和大原则。
孔子大力倡导读《诗经》。他说:“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他在《论语·阳货·第十章》中说,人如果不研读《诗经》里面的“周南”“召南”,就好像面对墙壁站着一样,寸步难行。他还说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
有一天,子夏问孔子,《诗经》里面有句诗“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是什么意思?孔子回答:“绘事后素”,先有白底子,而后才画画。子夏又问:“那么礼在后?”孔子大为赞赏,说,启发我的是你呀,这样才可以与你讲诗了。(见《论语·八佾》)。
子贡也是孔子认为可以与之言诗的。当时,子贡与孔子讨论穷人与富人,怎样做才比较合适。子贡说:“贫而无谄,富而无骄,怎么样?”孔子说:“可以吧。但不如贫而乐,富而好礼。”然后子贡又问:“诗经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吧?”这个故事见于《论语·学而》。
孔子这么重视诗经,又不遗余力进行推介,那他是怎样评价诗经的?“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论语·述而》)。就是说,诗经的语言,是孔子非常欣赏的,认为很典雅,很文明。
不知谁问到《诗经》中的关雎那手诗,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也就是说,孔子认为关雎的风格,比较平和,恰到好处。孔子向来主张中庸,对关雎如此评价,应该是很高了。
对于诗经的总体评价,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诗经三百首,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不虚假”。关于思无邪,现多解作思想纯正。其实,思无邪出自《诗经·鲁颂》一首咏马诗,“思”是语气词,不做“思想”解。至于“邪”,古注多认为同“徐”。思无邪者,诚也;就是不虚假,换句话说,就是感情真挚的意思。
2.《诗经》中《有梅》一文的全文及解释
摽有梅摽有梅⑴,其实七兮⑵!求我庶士⑶,迨其吉兮⑷!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⑸!摽有梅,顷筐塈之⑹!求我庶士,迨其谓之⑺![2] ⑴摽(biào):一说坠落,一说掷、抛。
有:语助词。⑵七:一说非实数,古人以七到十表示多,三以下表示少。
或七成,即树上未落的梅子还有七成。⑶庶:众多。
士:未婚男子。⑷迨(dài):及,趁。
吉:好日子。⑸今:现 在。
⑹顷筐:斜口浅筐,犹今之簸箕。塈( jì或qì):一说取,一说给。
⑺谓:一说聚会;一说开口说话;一说归,嫁。[3] 梅子落地纷纷,树上还留七成。
有心求我的小伙子,请不要耽误良辰。梅子落地纷纷,枝头只剩三成。
有心求我的小伙子,到今儿切莫再等。梅子纷纷落地,收拾要用簸箕。
有心求我的小伙子,快开口莫再迟疑。[2]。
3.《诗经》中《有梅》一文的全文及解释
读这首诗歌有点心惊肉跳的感觉。
其实这只是一首大胆的爱情诗而已。未嫁的女子大胆向男子透漏:爱我,就要大胆追求,我的青春年华如满树的梅子一样,梅子到了成熟时节,你不懂得采摘,满数将落成七成,再还不采摘,满树就只剩下三成了,还不采摘,就都纷纷落到地下装到筐里了。
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用的是拼音输入法,其中,“梅子”经常打成“妹子”,我不知道这是一种偶合还是诗歌原来就有这个暗寓。”梅子”其实也就是”妹子”。
愚鲁如我,千年前温情脉脉的含义,竟然借助现代冰冷的电脑解读出来了。 与这首诗歌要表达的意思一样的是唐朝杜秋娘的《金缕衣》: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相对比较起来,《摽有梅》比《金缕衣》更加令人触目惊心。
《摽有梅》用梅子来比喻青春的韶光,梅子落地有声,时光流逝让人想起哗啦啦的梅子落地声,而《金缕衣》用鲜花来比喻时光,鲜花枯萎悄无声息,随着一阵清风委顿落地。 也许古代的人们没有想到现代的人们会用钟表,但是现代钟表的滴答声却让我想起了古代那阵梅子落地声。
哗啦啦,韶光无情,如成熟的梅子纷纷落下! 诗经研读之《召南·摽有梅》讲义: 召南·摽有梅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摽有梅》是很有名的一篇诗,以至于后代有“摽梅之叹”的典故。“摽梅之叹”说白了,也就是我的口头禅:“春天来了花要开,姑娘大了想嫁郎”。
这篇诗的主题即是:姑娘大了想嫁郎。 关于这首诗的解释,毛传的意见被广泛认同,后来,闻一多又提供了一个说法,也很通行。
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两种意见。毛传的意见,这篇诗是说大龄女青年看见树上的梅子纷纷掉落,触景生情,急于找婆家。
当然,我用“看见”这词可能是歪曲了毛传。毛传的一贯作风是比附,它更倾向于头两句是“兴”,以梅在树上之成数喻女子的年华。
闻一多则指出这篇诗是写在一次“大龄男女青年联欢会”上,某大龄女青年抛梅子择婿未果的焦虑心情。 闻一多和毛传一样给篇中女子贴上“大龄女青年”的标签,他们有着共同的文献根据。
《周礼·媒氏》:“媒氏,掌万民之判。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
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凡娶判妻入子者,皆书之。
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
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
毛序说此诗,“男女及时也。召南之国,被文王之化,男女得以及时也。”
“男女及时”,是当时的基本国策。古代社会,卫生医疗条件差,高死亡率制约了人口的发展。
发展人口生产,是古代政治家的大事。这和今天的情形很不一样。
今日中国,人口压力过大,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有法定婚龄的限制,不得生二胎。现代各国婚姻法的法定婚龄都是下线限制,是从保护妇女儿童的角度出发。
《周礼·媒氏》的法定婚龄,我很怀疑是上限。古代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不高,同时又有扩大人口再生产的需求压力,从情理的角度考虑,不应该男三十女二十是下限婚龄。
我在北大读书的时候,学校是允许研究生结婚的,下限婚龄是:男26,女24。我当时打趣说:这个也是以周礼为根据,大概男女双方年龄之和不得高于50岁,是人道主义的性爱观的底线原则。
这个问题,周礼的注疏,没有什么见解,大约他们不觉得是个问题。但是我很怀疑。
孔颖达在《毛诗正义》里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他引《礼记》男子“男子二十曰弱冠”(冠,成人之礼)、“女子十五许嫁而笈”,来证明当时的初始婚龄是男20,女15。很显然,孔颖达是把《周礼·媒氏》的男30,女20当作上限来理解的。
《国语·越语》里说,越王勾践为了报仇,下令“女子十七不嫁,男子二十不娶,父母有罪。”越国在特殊时期的上限婚龄是男20,女17。
根据这些数据,我们有理由认为《周礼·媒氏》的婚龄是上限。基本国策是“男女及时”,男子在30以前,女子在20以前,应该解决婚姻问题去进行人口生产。
如果超过这个年纪,就必须由政府出面进行配给制了。政府组织一个隆重的“大龄男女青年联谊会”,社区里所有的大龄男女青年都来聚会,大家可以自己挑选,谁和谁合适,就挑一个地方去人口再生产好了,政府可以开口子,不必考虑什么媒妁之言。
如果实在没有被人挑中,那就由政府乱点鸳鸯谱,指定男人甲与女人乙一起完成人口再生产的指标。这是历来解释这篇诗所依据的文化背景。
闻一多更是发挥想像力,以为古代的“大龄男女青年联谊会”一定很生动活泼,有着很多有趣的游戏。既然卫国的青年是“投我以木瓜”来定情,郑国的青年是“赠之以芍药”,那么这篇诗所反映的自然应该是投掷梅子啊。
所以他不同于毛传的训摽为落,他说摽即是抛,摽有梅,是投掷梅子以定情。
4.怎样理解《诗经.有梅》
其实这只是一首大胆的爱情诗而已。
未嫁的女子大胆向男子透漏:爱我,就要大胆追求,我的青春年华如满树的梅子一样,梅子到了成熟时节,你不懂得采摘,满数将落成七成,再还不采摘,满树就只剩下三成了,还不采摘,就都纷纷落到地下装到筐里了。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用的是拼音输入法,其中,“梅子”经常打成“妹子”,我不知道这是一种偶合还是诗歌原来就有这个暗寓。
“梅子”其实也就是”妹子”。愚鲁如我,千年前温情脉脉的含义,竟然借助现代冰冷的电脑解读出来了。
与这首诗歌要表达的意思一样的是唐朝杜秋娘的《金缕衣》: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相对比较起来,《摽有梅》比《金缕衣》更加令人触目惊心。《摽有梅》用梅子来比喻青春的韶光,梅子落地有声,时光流逝让人想起哗啦啦的梅子落地声,而《金缕衣》用鲜花来比喻时光,鲜花枯萎悄无声息,随着一阵清风委顿落地。
也许古代的人们没有想到现代的人们会用钟表,但是现代钟表的滴答声却让我想起了古代那阵梅子落地声。 哗啦啦,韶光无情,如成熟的梅子纷纷落下! 诗经研读之《召南·摽有梅》讲义: 召南·摽有梅 摽有梅,其实七兮。
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
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
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摽有梅》是很有名的一篇诗,以至于后代有“摽梅之叹”的典故。
“摽梅之叹”说白了,也就是我的口头禅:“春天来了花要开,姑娘大了想嫁郎”。这篇诗的主题即是:姑娘大了想嫁郎。
关于这首诗的解释,毛传的意见被广泛认同,后来,闻一多又提供了一个说法,也很通行。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两种意见。
毛传的意见,这篇诗是说大龄女青年看见树上的梅子纷纷掉落,触景生情,急于找婆家。当然,我用“看见”这词可能是歪曲了毛传。
毛传的一贯作风是比附,它更倾向于头两句是“兴”,以梅在树上之成数喻女子的年华。闻一多则指出这篇诗是写在一次“大龄男女青年联欢会”上,某大龄女青年抛梅子择婿未果的焦虑心情。
闻一多和毛传一样给篇中女子贴上“大龄女青年”的标签,他们有着共同的文献根据。《周礼·媒氏》:“媒氏,掌万民之判。
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
凡娶判妻入子者,皆书之。中春之月,令会男女。
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
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毛序说此诗,“男女及时也。
召南之国,被文王之化,男女得以及时也。”“男女及时”,是当时的基本国策。
古代社会,卫生医疗条件差,高死亡率制约了人口的发展。发展人口生产,是古代政治家的大事。
这和今天的情形很不一样。今日中国,人口压力过大,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有法定婚龄的限制,不得生二胎。
现代各国婚姻法的法定婚龄都是下线限制,是从保护妇女儿童的角度出发。《周礼·媒氏》的法定婚龄,我很怀疑是上限。
古代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不高,同时又有扩大人口再生产的需求压力,从情理的角度考虑,不应该男三十女二十是下限婚龄。我在北大读书的时候,学校是允许研究生结婚的,下限婚龄是:男26,女24。
我当时打趣说:这个也是以周礼为根据,大概男女双方年龄之和不得高于50岁,是人道主义的性爱观的底线原则。这个问题,周礼的注疏,没有什么见解,大约他们不觉得是个问题。
但是我很怀疑。孔颖达在《毛诗正义》里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他引《礼记》男子“男子二十曰弱冠”(冠,成人之礼)、“女子十五许嫁而笈”,来证明当时的初始婚龄是男20,女15。
很显然,孔颖达是把《周礼·媒氏》的男30,女20当作上限来理解的。《国语·越语》里说,越王勾践为了报仇,下令“女子十七不嫁,男子二十不娶,父母有罪。”
越国在特殊时期的上限婚龄是男20,女17。根据这些数据,我们有理由认为《周礼·媒氏》的婚龄是上限。
基本国策是“男女及时”,男子在30以前,女子在20以前,应该解决婚姻问题去进行人口生产。如果超过这个年纪,就必须由政府出面进行配给制了。
政府组织一个隆重的“大龄男女青年联谊会”,社区里所有的大龄男女青年都来聚会,大家可以自己挑选,谁和谁合适,就挑一个地方去人口再生产好了,政府可以开口子,不必考虑什么媒妁之言。如果实在没有被人挑中,那就由政府乱点鸳鸯谱,指定男人甲与女人乙一起完成人口再生产的指标。
这是历来解释这篇诗所依据的文化背景。闻一多更是发挥想像力,以为古代的“大龄男女青年联谊会”一定很生动活泼,有着很多有趣的游戏。
既然卫国的青年是“投我以木瓜”来定情,郑国的青年是“赠之以芍药”,那么这篇诗所反映的自然应该是投掷梅子啊。所以他不同于毛传的训摽为落,他说摽即是抛,摽有梅,是投掷梅子以定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