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赞美大自然的诗句

1.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宋.张道洽《岭梅》

2.春城无处不飞花–唐朝.韩鸿《寒食》

3.折得一枝香在手,人间应未有–宋.王安石《甘露歌》

4.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宋祁《玉楼春》

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6.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8.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宋.王安石《咏石榴花》

9.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0.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林逋《山园小梅》

11.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宋.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

12.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宋.晏殊《踏莎行》

13.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晋.乐府古辞《孟珠》

14.江南二月多芳草,春在蒙蒙细雨中–宋.释仲殊《绝句》

15.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沙》

17.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朝.元稹《菊花》

18.林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19.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20.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汉乐府民歌《江南》

2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53.里《小池》

22.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宋.周邦彦《苏幕遮》

2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24.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25.天涯何处无芳草–宋.苏轼《蝶恋花》

26.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7.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初春小雨》

28.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唐。孟浩然《春晓》

29.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

30.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然–唐.杜甫《绝句二首》

3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78.春江晚景》

3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3.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唐.杜甫《曲江二首》

34.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唐.刘禹锡《秋词》

2.赞美大自然的诗句

1、《望岳》唐代:杜甫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翻译:神奇自然汇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黄昏。2、《题西林壁》宋代: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翻译: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3、《关山月》唐代: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翻译:一轮明月从祁连山升起,穿行在苍茫云海之间。4、《独坐敬亭山》唐代: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翻译:群鸟高飞无影无踪,孤云独去自在悠闲。5、《清明》唐代: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翻译: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6、《芙蓉楼送辛渐》唐代: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翻译: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7、《春夜喜雨》唐代: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翻译: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

8、《沁园春·雪》近代: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翻译:北方的风光,千万里冰封冻,千万里雪花飘。

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代: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翻译:北风席卷大地把白草吹折,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

10、《夜雪》唐代:白居易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翻译:夜深的时候就知道雪下得很大,是因为不时地能听到雪把竹枝压折的声音。

3.大自然的奥秘谁有大自然的小知识

概述 关于大自然——水、空气、山脉、河流、微生物、植物、动物、地球、宇宙等等,都属于大自然的范畴;研究大自然的科学是自然科学,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地理学等科学,而这些科学的分支学科是非常多而繁杂的,如:生物科学又可分为微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三大学科;再而又可以分出分子生物学、细胞学、遗传学、生理学等;各学科交叉又会衍生出许多分支学科,如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分子结构生物学等等. 人与大自然 大自然诞生人类,说明它是尊重人类的行为,相反人类更应该尊重大自然.从表面看人是 父母所生,事实上是大自然有了人的光子信息,人体胚胎才能吸收来自大自然的这个光子 信息,将胚胎长大成人,是父母所生,同时又是大自然完成对胚胎暗物质的激发.大自然有脊椎动物45336种,其中鸟类1244种,鱼类3862种.现有300 余万种昆虫,已经确认的种类仅100 余万种.大自然是天然资源,人与大自然应该互相尊重,保持珍惜和爱惜心态,适度使用自然,不让大自然遭破坏,使生活环境美好、自然资源无耗尽,就像是母子一样亲密、和谐. 所以,关于大自然的资料,其丰富程度只能用浩如烟海来形容,其纷繁复杂非三两万字或几个人所能阐述的. 大自然的分类 大自然里有各种生物,其中包括三大类: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同时大自然也是一个包含各种生态系统的地方! 大自然的元素分为:光,暗,水,火,风,雷,土,七种 ,也就是说自然对这些东西的平衡进行控制. 大自然对于精神上的影响,以时间来说是最先,以地方来说是最重要.每一天,太阳;在日落之后,夜,与她的星辰.风永远吹着;草永远生长着.每一天,男人与女人,谈着话,观看着,被观看着.在一切人之间,那种形象最能吸引的就是哲人.他必须在自己心里决定它的价值.在他看来,大自然是什么?这上帝的网,它那不可理解的连贯性,从来没有开始,也从来没有结束,永远是圆形的力,回到它的自身.这一点它正和他自己的心灵相像,他永远不能找到它的开始与结束——这样完全,这样无限.大自然的光彩也照得那样远,宇宙上面还有宇宙,像光线一样地放射出去,向上,向下,没有中心,没有圆周——不论是聚集的或是分散的,大自然都迫切地向人的心灵表白她自己. 开始分门别类了.在年轻人的心里,每一件东西都是个别的,独自站在那里.渐渐地,他知道怎样把两件东西连在一起,看出它们之间的共同性;然后三件东西,然后3000件;于是他被他自己这种联合一切的本能所支配,继续把事物拴在一起,减少不规则的现象,发现地底的树根,将相反的、遥远的事物联络起来,在同一个枝干上开花. 他不久就知道,自从历史开始的时候,事实就不断地聚集和分类.然而“分类”的意义是什么?无非是看出这些事物并不是杂乱无章,彼此之间没有关系的,而是有一定的规律,这同时也是人类的心灵的规律.几何学纯粹是人类心灵里的一种抽象的东西,而天文学家发现行星的移动可以用几何学来测量.化学家发现一切物质中都有比例与可以理解的法则;科学是什么呢?无非是在距离最远的事物中发现相仿、相同之点.一个志向远大的人坐下来研究每一件难以控制的事实;把一切奇异的构造与一切新势力一个一个地归入它们的种类.归纳到它们的定理中,而且永远这样下去,运用深刻的观察,将各种组织的最后一根纤维,以及大自然的外缘,都赋以生命. 于是,这天宇下的学童感觉到他和自然“本是同根生”;一个是叶子,一个是花;亲谊与同情在每一根血管里活动着. 树根是什么呢?不是他的灵魂的灵魂么?一个太大胆的设想;一个太荒唐的梦.然而,一旦这心灵的光辉帮助他发现了比较有形体的物性的规律的时候——当他知道崇拜灵魂,而且看出现有的自然哲学仅只是灵魂的巨手最初探索的时候,这时候他将要盼望知识日益扩大,好成为一个未来的造物主.他将看出大自然是灵魂的反面,每一部分都相呼应着.一个是图章,一个是印出来的字.它的美丽是他自己心灵的美丽.它的规律是他自己心灵的规律.因此他把大自然看成他自己成就的测量器. 他对于大自然知道得不够的程度,也就是他对于自己的心灵还掌握得不够的程度.总之,那古代的箴言,“认识你自己”,与现代的箴言“研究大自然”,终于成为同一个格言了. 赞美大自然诗句 1.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宋.张道洽《岭梅》 2.春城无处不飞花–唐朝.韩鸿《寒食》 3.折得一枝香在手,人间应未有–宋.王安石《甘露歌》 4.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宋祁《玉楼春》 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6.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8.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宋.王安石《咏石榴花》 9.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0.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林逋《山园小梅》 11.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宋.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 12.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宋.晏殊《踏莎行》 13.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晋.乐府古辞《孟珠》 14.江南二月多芳。

4.描写大自然的古诗

滁州西涧 唐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诗文解释】 我只喜爱那生长在涧边的幽幽青草,在茂密的树丛上黄莺在频频鸣叫。夜晚春天的潮水向岸边涌来,又赶上一场急促的春雨,在这郊野的渡口没有一个人影儿,只有那空空的渡船在水边静静停泊。

【词语解释】 怜:爱怜,喜爱。 急:猛,快。

野渡:荒僻的渡口。 【诗文赏析】 中唐前期,韦应物是个洁身自好的诗人,也是个关心民苦的好官。

在仕途生涯中,他常处于进仕退隐的矛盾之中。中唐时期政治腐败,人民生活贫苦,他有志改良而无能为力,有意退隐而又不能,进退两难,只好任其自然。

仕途犹如遨游,无所作为,如同水急舟横。这首诗流露出了作者恬淡忧伤的情怀。

春游西涧,晚雨野渡,看似一幅没有主人公的山水画,但诗人的灵魂却无处不在。全诗以情写景,借景抒情。

涧边自甘寂寞的幽草、深树、自得其乐的黄鹂、急水中的横舟,没有一处不寓有作者的寄托。这与诗人的处境和心情是分不开的 阙题 刘眘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这首诗的原来题目是《归桃源乡》。

桃源山就是作者刘眘虚的隐居之处。那么这首诗就写作者在桃源山隐居之处那超尘脱俗的志趣的。

整首诗透露出隐居环境的舒适和安逸。白云、青溪、落花、流水。

这是先天的自然环境,还有作者本人的心境。点缀出一幅色彩清新幽雅的图画,真是让人美不胜收,心驰神往。

词句之间如行云流水,恰到好处,描绘的景色也同样是清静而得趣,幽静而淡雅。看后我真想遍寻此处。

太美了,那是我理想的桃源,真是一个让人见而忘返的好去处。作者在这如此美妙的地方,仍然不能忘记的是读书。

这才是为这如此美好的地方添上重重的一笔,只有在这样的环境里,作者才能领略出天人合一,物我两忘,心神俱佳的氛围。大有“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

语句对仗之工整,环境这恬静,无不透露出这才是读书的好地方。这才是大家所认为的家园。

受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影响很深,据说作者喜与僧道交际,显然受佛学的影响很深。但是能够在在如此清幽之地,保持读书人和高尚情操是难能可贵的。

这首诗的写作和修饰丝毫不比王维差,且有明显略胜一筹的优势。我非常喜欢这首诗,是我较早加以背诵和记录的诗词。

诗情画意,闲云野鹤,潇洒舒坦,优哉可羡。 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 南宋·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注释】:1.短篷——小船。

篷是船帆。船的代称。

2.杖藜——”藜杖”的倒文。藜是一年生草木植物,茎杆直立,长老了可做拐杖。

这首小诗,写诗人在微风细雨中拄杖春游的乐趣。 诗人拄杖春游,却说”杖藜扶我”,是将藜杖人格化了, 仿佛它是一位可以依赖的游伴,默默无言地扶人前行,给人以亲切感,安全感, 使这位老和尚 游兴大涨,欣欣然通过小桥,一路向东。

桥东和桥西, 风景未必有很大差别,但对春游的诗人来说,向东向西,意境和情趣却颇不相同。 “东”,有些时候便是”春”的同义词,譬如春神称作东君, 东风专指春风。

诗人过桥东行,正好有东风迎面吹来,无论西行、北行、南行, 都没有这样的诗意。 诗的后两句尤为精彩:”杏花雨”,早春的雨”杨柳风”, 早春的风。

这样说比”细雨”、”和风”更有美感,更富於画意。 杨柳枝随风荡漾,给人以春风生自杨柳的印象称早春时的雨为”杏花雨”, 与称夏初的雨为”黄梅雨”,道理正好相同。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南宋初年,大诗人陆游已将杏花和春雨联系起来。 “沾衣欲湿”,用衣裳似湿未湿来形容初春细雨似有若无, 更见得体察之精微,描模之细腻。

试想诗人扶杖东行,一路红杏灼灼,绿柳翩翩, 细雨沾衣,似湿而不见湿,和风迎面吹来,不觉有一丝儿寒意, 这是怎样不耐心惬意的春日远足啊! 有人不免要想,老和尚这样兴致勃勃地走下去,游赏下去, 到他想起应该归去的时候,怕要体力不支,连藜杖也扶他不动了吧?不必多虑。 诗的首句说:”古木阴中系短篷。

“短篷不就是小船吗? 老和尚原是乘小船沿溪水而来,那小船偏激在溪水边老树下,正待他解缆回寺呢。 金谷园 杜牧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注解】: 1、香尘:石崇为教练家中舞妓步法,以沉香屑铺象牙床上,使她们践踏,无迹者赐 以珍珠。

2、坠楼人:指石崇爱妾绿珠,曾为石崇坠楼而死。 坠楼人,绿珠是石崇爱妾,孙秀想占有她,石崇怒而不给,孙秀便在赵王(司马伦)前陷害石崇,崇因此被捕。

绿珠泣曰:“当效死于官(主子)前。”乃投于楼下而死。

【韵译】: 繁华往事,已随沉香烟尘飘荡无存; 流水无情,野草却年年以碧绿迎春。 啼鸟悲鸣,傍晚随着东风声声传来; 落花纷纷,恰似那坠楼的绿珠美人。

【诗词赏析】 这是一首即景生情诗。大概写诗人经过西晋富豪石崇的金谷园遗址而兴吊古情 思。

前句写金谷园昔日的繁华,今已不见;二句写人事虽非,风景不殊;三、四两。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