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问中国古诗中绝句,律诗,古诗,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和区别
:律诗,形式固定,格律严密,每首八句。
单句叫出句,双句叫对句,合起来称为一联。一二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
颔联、颈联一般要对仗。首句可用韵可不用韵,通常押平声韵。
五言简称“五律”,七言简称“七律”,十句以上的称排律。其中的绝句,又称绝诗、截句。
它好像截取律诗的一半,每首四句。就其规格看,有的后一联对仗,类似律诗的首联、颔联;有的前一联对仗,类似律诗的颈联、尾联;有的两联都对仗,类似律诗的颔联、颈联;有的不用对仗,类似律诗的首联和尾联。
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后世使用五言、七言较多。
五言简称“五古”,七言简称“七古”。古体诗不拘句数,不求对仗,也不大讲平仄,用韵较为自由。
古诗原意是指古代学者做的诗,大约在魏末晋初。流传着一批魏、晋文人所做的五言诗,既无题目,也无作者,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被统称为“古诗”。
萧统《文选》,以及陈代徐陵《玉台新咏》又从诗歌分类上确定了“古诗”的范围:凡无明确题目的作品,有作者的称“杂诗”,无名氏者为“古诗”。梁、陈以后,“古诗”已形成一个具有特定涵义的专类名称。
它与两汉乐府歌辞并称,专指汉代无名氏所作的五言诗。 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六言、七言句,简称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较少见。
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如果仅6句,则称为短律;超过8句 ,即10句以上的 ,则称排律或长律。
律诗的格律非常严谨,在句数,字数,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1,每首限定八句:五律规定每句五字,全首共40字;七律规定每句七字,全首共56字。 2,限定用平声韵,而且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
五律以首句不入韵为正例,入韵为变例;七律以首句入韵为正例,不入韵为变例。 3,每句的句式和字的平仄都有规定:讲究粘和对。
4,每首中间两联必须用对偶,这是律诗的重要特点。其他两联用不用对仗悉听尊便。
律诗要压韵的,按:“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之说仅属律诗,律诗由古诗发展而来,两者具有严格的界限 绝句,或称截句,断句,短句;或以为“截取律之半”以便入乐传唱。各家解释并不一致。
五言四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小诗,叫做五言绝句。有仄起、平起二格。
此体源于汉代乐府小诗,深受六朝民歌影响。道了唐代与近体律诗如孪生姐妹,并蒂双花,以其崭新的异彩出现在诗坛上。
仅二十字,便能展现出一幅幅清新的画图,传达一种种真切的意境。因小见大,以少总多,在短章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是五言绝句的最大特色。
五言古诗是汉、魏时期形成的一种新诗体。它没有一定的格律,不限长短,不讲平仄,用韵也相当自由,但句式——每句五言却是固定不变的。
因为它既不同于汉代乐府歌辞,也不同于唐代的近体律诗和绝句,故称五言古诗 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
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
2.怎么区分唐诗中的律诗绝句和古诗
具体说来,律诗和绝句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律诗与绝句
律诗起源于南北朝,成型于唐朝初年,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因为其格律严密而得名。一般分为五言和七言两种,故而又分别被命名为五律和七律。诗体分为四联,首颔颈尾,每联上句为“出句”,下句为“对句”,这就是律诗最基本的结构。其中的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在后详述),各联对句须押韵,首联出句可押可不押。 绝句一说为律诗之短截部分,因只有四句而得名,故而其平仄与押韵较之律诗大体上并无二致,仍为二四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但实际上,绝句成型还要在律诗之早,只是相对于唐时近体绝句平仄较为自由,所以将唐律成型之前的绝句称为“古绝句”,以示与近体绝句的区别。(为了后文叙述方便,可以暂且将绝句看作律诗中的首颔两联,一定注意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
二、平仄
古诗词具有韵律艺术之美,首要的一点在于平声仄声对声调的调协,使之和谐而浑然一体。我们学习创作比较地道的近体律诗和绝句,就不能不注意到这一点。平仄一说源于古音–平、上、去、入四声,上、去、入三声通称仄声。其中的平声分为现代汉语中的阴平,阳平两声,即一声和二声;上声,去声则分别对应于三声和四声,入声情况复杂,就不赘述了。 七律七绝中,每句第二、四、六字要平仄相间,即“平仄平”或“仄平仄”;而第一、三、五七字平仄比较自由,这就是大家都知道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平仄通俗口诀,虽然不甚全面,但是对于我们初学者来说却是必要的。相对于五律五绝,就演变成“一三不论,二四分明”了。
三、相对与粘连
相对是指各联中,出句与对句平仄要相对,这个相对主要看“二四六分明”,即句中二四六字是否一一相对。例如首句平起不入韵式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这其中出句中的第一、三字也可分别为仄声和平声,这就体现了“一三五”的“不论”。 粘连是指上一联的对句与下一联的出句平仄要一致,即平粘平,仄粘仄。同样的,这个粘连也是主要看“二四六分明”,例如首句仄起入韵式的首联对句和颔联出句分别为“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这其中首联对句第一、三字也可分别为仄声和平声,颔联出句第一、三字也可分别为仄声和平声。
四、对仗
前面提到过,律诗的颔联和颈联必须要对仗。对仗是指词句的对偶,分为工对,宽对,借对等等。 工对,须用同类词性相对,即名对名,动对动,副对副,助对助……,同时词类也必须一致,即天文、地理、花鸟鱼虫等等都要相对。例如“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宽对,即工对的“简化版”,只要求词性相对就可以了。 借对,指使用多意字,诗中使用此字的一个意思,而用另一个意思构成工对。例如,“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其中,“寻常”还有长度之意,借来与“几度”数目相对。还有一种是借音,例如“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其中首字借“沧”为“苍”,与“蓝”相对。 总之,对于我们初学者,如果想创作较为地道的近体诗歌,做到平仄对粘和“宽对”范畴内的对仗就可以了。但是,毕竟时代有所不同,再加上文字只是形式,而形式是要为诗意这一诗歌的灵魂服务的,有时我们大可不必拘泥于此,大家作诗,兴尽为上。
3.古诗、律诗和绝句有何不同
古诗、律诗和绝句的不同之处有: 一、体裁不同: 1、古诗,又称古体诗或古风,中国古代产生于唐代以前的一种诗歌体裁。
2、律诗,是近体诗的基本形式之一,它萌芽于南朝齐永明时,定型于初盛唐间,成熟于中晚唐时期。 3、绝句,是近体诗的基本形式之一,唐人曾以律诗为近体诗的总称,近体绝句也包括在内,后来才划分出去。
二、存在与发展时期不同: 1、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以唐朝为界限,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唐前诗歌,均为古体诗。
2、律诗,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仗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盛行于唐宋时期。 3、绝句,起源于汉魏六朝的乐府短章,绝句在南北朝都已定名、定型。
三、格律、押韵要求不同: 1、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相对于近体诗,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
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
2、律诗可分为广义律诗与狭义律诗: (1)、广义律诗的包容度很大,它允许拗格存在,允许三仄尾。 (2)、狭义律诗,格律非常严谨,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3、绝句可分为律绝与古绝句: (1)、律绝跟律诗一样,依照律句的特点,讲究平仄,押韵严格。 (2)、古绝句虽然押韵,而相对来说平仄较为自由,或者可以说是有些诗人不愿受格律约束而创作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古诗 (古代诗歌体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律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绝句 (传统诗歌体裁)。
4.古诗、律诗和绝句有何不同
古诗、律诗和绝句的不同之处有:
一、体裁不同:
1、古诗,又称古体诗或古风,中国古代产生于唐代以前的一种诗歌体裁。
2、律诗,是近体诗的基本形式之一,它萌芽于南朝齐永明时,定型于初盛唐间,成熟于中晚唐时期。
3、绝句,是近体诗的基本形式之一,唐人曾以律诗为近体诗的总称,近体绝句也包括在内,后来才划分出去。
二、存在与发展时期不同:
1、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以唐朝为界限,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唐前诗歌,均为古体诗。
2、律诗,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仗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盛行于唐宋时期。
3、绝句,起源于汉魏六朝的乐府短章,绝句在南北朝都已定名、定型。
三、格律、押韵要求不同:
1、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相对于近体诗,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
2、律诗可分为广义律诗与狭义律诗:
(1)、广义律诗的包容度很大,它允许拗格存在,允许三仄尾。
(2)、狭义律诗,格律非常严谨,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3、绝句可分为律绝与古绝句:
(1)、律绝跟律诗一样,依照律句的特点,讲究平仄,押韵严格。
(2)、古绝句虽然押韵,而相对来说平仄较为自由,或者可以说是有些诗人不愿受格律约束而创作的。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古诗 (古代诗歌体裁)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律诗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绝句 (传统诗歌体裁)
5.绝句与律诗的区别
一、字数要求不同
律诗一般为八句,五言律律一共四十个字,七言律诗一共是五十六个字;超过八句就是长律,长律多数为五言,七言的也有,但不太多。绝句一般只有四句,所以字数只有律诗的一半,五言绝句是二十个字,七言绝句是二十八个字。
二、声韵、平仄要求不同
律诗一般押平声韵,押仄声韵的律诗非常罕见,基本可以忽略;律诗每一句的平仄都有规定,这个讲究很多,要学起来得费一翻工夫;律诗每篇必须有对仗,对仗的位置也有规定。
绝句又分古绝与律绝
1、古绝是古体诗,也就是自由诗,不管是押仄声韵还是平声韵,都不受近体诗平仄的事缚;
2、律绝相当于二分之一律诗,因为是四句,只有正常律诗的一半,不但必须押平声韵,而且也依照近体诗的平仄规则。
三、起源不同
律诗是近体诗的基本形式之一(唐人曾以律诗为近体诗的总称,近体绝句也包括在内,后来才划分出去)。它萌芽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定型于初盛唐间,成熟于中晚唐时期。
绝句起源于汉魏六朝的乐府短章,其名称可能来自六朝文人的“联句”。文献记载,六朝时期文人宴集,有联章作诗的风气,每人作四句五言,合成一首整诗。如果将各人所作的割断开来,单独成篇,就叫“一绝”,而绝句的称呼即由此而立。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律诗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