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乞巧这首古诗视频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古诗。也是一首想象丰富,流传很广的古诗。而且浅显易懂,并且涉及到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
诗人林杰写下《乞巧》这首古诗,来表达那些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
“七夕今霄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开头两句叙述的就是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一年一度的七夕又来到了,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这是因为这一美丽的传说牵动了一颗颗善良美好的心灵,唤起人们美好的愿望和丰富的想象。“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线几万条。”后两句将乞巧的事交代得一清二楚,简明扼要,形象生动。诗人在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各种不同的心愿,而是留下想象的空间.
2.为什么蔡老师教读古诗有那样深远的影响
教材简析: 《乞巧》是人教版第六册第八组的一首诗。
这首诗围绕民间故事这一主题来编排的。《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
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
过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
这一习俗唐宋最盛。 设计理念: 借助诗歌教学素材,通过“读、议、想、说”等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并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情趣,拓展思维,从而突现学生地主体作用,使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思想。
在教学中把学生带入境界,有滋有味地朗读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
学习目标: 1、学会“乞、巧、霄、渡”四个生字。 2、能朗读背诵古诗,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3、能用自己的话讲民间牛郎织女的故事,了解有关乞巧节的风俗习惯。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情感地朗读、背诵诗歌。
2、感受古时候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解诗题】 【知诗人】 1、师:同学们,我们祖国的文化源远流长,而古诗更是文化宝库里一颗璀璨的明珠。一首好诗,蕴含着一幅画面,一首好诗,包含着一个故事,让人回味无穷。
谁能背诵一首有关我国传统节日的古诗?《元日 》《清明》等 2 很好,这节课,我们再学习一首写我国传统节日乞巧节盛况的诗——《乞巧》。板书课题 3、解诗题,知作者 (1)师:请同学们拿起右手跟我一起写课题。
齐读课题。(生齐读(指导“乞”、“巧”的变调,都读三声) 看到这个“乞”字,很容易让你想到什么字?(生:气球的“气”)在书写时有什么不同?(生:“气”中间有一横,而“乞”中间没有一横。)
师提示:“气”的最后一笔横斜钩,而“乞”的最后一笔是横折弯钩。谁能说说“乞”是什么意思?(生:乞求。)
再来看看“巧”字,教师教学“巧”字,书写、明确第五笔“竖折折钩”,组词。师:很好。
“巧”字什么意思?(指名说,生:巧手) 谁能完整地说说诗题是什么意思?(指名说,生:乞求一双巧手)再齐读课题。 2、师: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林杰写的。
(板书林杰)师介绍:林杰是一位很了不起的诗人,他小时候非常聪明,六岁时就能写诗。一下笔就能写成一篇好文章。
他还精通书法棋艺,只可惜他英年早逝,17岁就离开了人世。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二、学习新课 (一)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读通诗句【读诗句】 1、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诗句 2、指名读,生生评价 3、出示古诗节奏,教师范读,再指名读。 4、师:这次我们的朗读要求提高了,同学们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得字正腔圆,连贯,通顺。
注意读出节奏,读出自己的味道。(学生自由读) 4、指名读,师生共同评价。
(二)研读古诗:结合注释,理解诗句 【明诗意】 1、师:要理解《乞巧》的意思,得先了解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的牛郎织女的故事,(课件播放牛郎织女的动画。) 2、师:织女不仅有美丽的容貌,而且手巧。
课件出示织女资料 3、师:织女的手巧让无数的人间少女佩服。古时候的少女们在牛郎织女每年七月初七相聚的这一天,都会向织女乞巧。
所以七夕节也叫——乞巧节,女儿节。 乞巧节是古时候人们非常喜欢的一个节日。
我们再来借助课后资料袋里的介绍来了解一下乞巧节,看看都有哪些乞巧方式? 指名说:对月穿针、蜘蛛结网、贺牛生日 当然乞巧节的风俗还有很多,那我们今天学的写的是哪一种呢? 4、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诗的第一、二行。(出示课件) (1)师:刚才同学们在读的时候,我听见诗的第一行有两个字的读音是一样的?是哪两个字? 那这两个字的字形一样吗?(“宵”字是宝盖头,“霄”字是雨字头)它是什么意思呢?借助组词理解(元宵的宵指:夜晚,云霄的霄指:天空)理解了字的意思,(出示宵和霄区别课件) 相信我们再齐读,准能读得更好。
(学生齐读) (2)谁能描述一下这两句诗描绘的是一种怎样的画面? (3)体会、朗读、感悟前两句 师:在七月初七日这天晚上,人们望着深蓝浩瀚的星空,想到了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你觉得牛郎织女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呢?你能读好这两行诗吗?(指名读) 那些青年男女携手来到了户外,抬头仰望星空,想到了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情景,此时人们是一种怎样的心情?(生体会,再读) 假如是你也是人群中的一个,你是一种怎样的心情?(生体会,多种形式读) 5、师:七月初七的夜晚,天上的牛郎和织女喜相逢,那人间的姑娘少女们又在做什么呢?(课件出示三四行) (1)读读三、四行。(学生读) (2)(朗读视频)下面我们先来听一听老师的朗读。
(3)师:在这七夕之夜,人间的人们正家家(学生接念——乞巧望秋月)从“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
3.人教版三年级上下册古诗
三年级上册古诗汇总(人教版)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三年级下册古诗汇总(人教版)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乞巧 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4.牛郎织女鹊桥会的作品及赏析
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女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
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衽。天帝怒,责令归河东,许一年一度相会。
涉秋七日,鹊首无故皆髡(kūn),相传是日河鼓与织女会于河东,役乌鹊为梁以渡,故毛皆脱去。赏析:天河的东边住着织女,是天帝的女儿(注意:天帝不是玉皇大帝,玉皇大帝是道教中崇拜的最高神灵,天帝是上古传说中的帝俊或五天帝之一)。
她年年在织布机上劳作,织出锦绣天衣,自己都没有空闲打扮容貌。天帝可怜她独自生活,准许她嫁给天河西边的牵牛郎,织女出嫁后荒废了纺织的工作。
天帝大怒,责令她回到天河东边,只许他们一年相会一次。每年入秋的第七天,我们总会看见喜鹊的头顶突然秃去。
相传这天牛郎和织女在银河的东岸相会,役使喜鹊做桥梁从它们头顶走过去,所以喜鹊头上的毛都被踩秃了。
5.有关七夕的诗句有哪些
今天是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夕节,也就是东方情人节。
这一天,会让我们想起有关牛郎织女的凄美爱情故事,今天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那么古代有关七夕的诗句有哪些呢?接下来小编为您带来七夕诗句大集锦。
有关七夕的诗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居易《长恨歌》 一年一度是七夕,一半有情半忘情。 ——《七夕》啸之 风雨七夕计已久,炎凉人事亦非鲜。
——《风雨七夕夜》啸之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徐凝《七夕》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杜牧《秋夕》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古诗十九首之一》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杨璞《七夕》 河边织女星,河畔牵牛郎。
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 ——孟郊《古意》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
——孟浩然《他乡七夕》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权德舆《七夕》 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 桥成汉渚星波外,人在鸾歌凤舞前。
欢尽夜,别经年,别多欢少奈何天。 此会无长计,咫尺凉蟾亦未圆。
——晏几道《七夕》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李商隐《马嵬其二》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