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画鸡》拼音
huà jī
《画鸡》
míng tázdng yín
明 唐寅
tóu shàng hóng guān bù yòng cái ,
头上红冠不用裁,
mǎn shēn xuě bái zǒu jiāng lái ;
满身雪白走将来;
píng shēng bù gǎn qīng yán yǔ ,
平生不敢轻言语,
yī jiào qiān mén wàn hù kāi 。
一叫千门万户开。
2.幼儿园中班古诗《画鸡》教案
1、手指读《画鸡》诗歌两遍。
2、再读诗歌,在课文中圈出二类字,并熟读两遍。
3、熟读诗歌用直线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
4、书空生字,并口头组1至2个词语。
5、试背诵古诗《画鸡》。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要求认识的字,会写3个字。
2、学生能理解诗意,能背诵全诗。
3、体会学习拼音识字的乐趣,加深理解字与拼音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初步运用拼音试读古诗,学习生字词。
教具准备:
生字卡、小黑板。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文结合,初感诗意。
1、出示插图,请大家猜猜图上画的是什么?(引出鸡)(出示公鸡图)
2、鸡在干什么?(叫)
3、认真观察图上的鸡是什么样子?(雪白、红冠子)
4、有位诗人叫唐寅,写了一首诗叫《画鸡》。这首诗写的就是同学们画的这只大公鸡,你们想学吗?
二、初读古诗,趣学生字
(一)1、试读古诗,初步运用拼音来学习生字。同桌互读,相互知道学习生字。
2、听读古诗,纠正字音。
3、指名试读古诗,注意生字词的发音。对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4、小老师带读,利用学生之间识字量的差异,让识字量大的学生当小老师,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5、同桌合作,相互读。因为,这是初入学儿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形式。
6、师生接读,这是帮助学生记忆熟悉语言的一种方法,有助于儿歌的整体输入。
7、全班齐读
8、分组比赛读
(二)教学生字词:
1、缩小语境,提出词语。
2、再从词中抽出生字。
3、灵活运用生字卡片, “开火车”、“抢答”等多种游戏学习生字。
4、其它方法识字。
1)猜字谜。平:一字五笔,有些出奇,六十又差,八十有余;千:一个字,有十撇。
2)编故事。生(牛一):它是牛小壮,在跑道上奔跑。
3)数笔画。万:一笔横,二笔撇,三笔横折钩,一共有三笔。
4)看实物。门:观察教室的门框,学习“门”字。
5)找朋友。户:“尸”字上面加一点,就是“户”字。
6)出示生字,多种方法识字(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领读)
7)给生字戴帽子:拼音作帽子,找准生字给戴上。
——————课间休息,唱“大公鸡”及校歌——————
三、再读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诗。教师激疑:同学们读了这首诗,说一说知道了什么。
2、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归纳并板书。
样子:头上红冠
大公鸡 颜色:满身雪白
打鸣:一叫门开
3、出示表格练习(口答)。
四、品词赏句,感悟诗情
1、自由读第一句,看图想一想:这只大公鸡的冠子和羽毛有什么特点?(头上红冠 ,满身雪白。)
(1)出示图片,让学生再次看一看大公鸡的冠子和羽毛,理解“头上红冠”和“满身雪白”。(2)指名表演大公鸡“走”的神态。(3)教师小结: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这只大公鸡,你们在日常生活中听见过大公鸡的叫声吗?有谁知道它一般在什么时候叫?我们学习第二句就知道了。
2、指名读第二句,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大公鸡怎样叫?
(1)理解“叫”。(2)提问:大公鸡一叫,人们就去干什么?(学生据古诗内容回答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3)说一说这句诗的大意。(4)体会大公鸡的勤劳:这首诗的作者喜欢这只大公鸡吗?为什么?
五、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六、回读古诗,完成作业
1、按古诗原文填空。
不敢轻言细语,一叫 开。
大公鸡
样子 颜色 打鸣
2、画一只大公鸡,看谁画得又快又好。在画的左上角题上《画鸡》这首诗,左下角写上自己的名字。
七、课外延伸,积累语言
选择一种动物,介绍它的样子。
3.画鸡 唐寅作者读音
唐(táng)寅(yín)唐寅又叫唐伯虎,读音:唐(táng)伯(bó)虎(hǔ) 《画鸡》 是明代诗人唐寅为自己的画作题写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描绘了公鸡的威武,写出了它的高洁。把鸡这种家禽的神态气质和报晓天性展现的淋漓尽致。
它平时不多说话,但一说话大家都响应,由此表达了诗人的思想和抱负,从此诗还可看出诗人”不避口语”的写诗特点,富有儿歌风味。 原文:《画鸡》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译文:头上的红色冠子不用特别剪裁,雄鸡身披雪白的羽毛雄纠纠地走来。
它平生不敢轻易鸣叫,它叫的时候,千家万户的门都打开。 扩展资料:《画鸡》是一首题画诗,描绘了雄鸡的优美高洁的形象,赞颂了轻易不鸣,鸣则动人的品格,也表现了诗人的精神面貌和思想情怀。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这是写公鸡的动作、神态。 头戴无须剪裁的天然红冠,一身雪白,兴致冲冲地迎面走来。
诗人运用了描写和色彩的对比,勾画了一只冠红羽白、威风凛凛,相貌堂堂的大公鸡。 起句的“头上红冠”,从局部描写公鸡头上的大红冠,在这第一句里,诗人更着重的是雄鸡那不用装饰而自然形成的自然美本身,所以诗人称颂这种美为“不用裁”。
承句“满身雪白”又从全身描写公鸡浑身的雪白羽毛。 状物明确,从局部到全面;用大面积的白色(公鸡)与公鸡头上的大红冠相比,色彩对比强烈,描绘了雄鸡优美高洁的形象。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这是写公鸡的心理和声音。
诗人拟鸡为人揭开了它一生中不敢轻易说话的心理状态,它一声呜叫,便意味着黎明的到来。 它一声呜叫,千家万户都要打开门,迎接新的一天的到来。
“平身不敢轻言语”,诗人的诗路急转,说公鸡一生不敢随便啼叫,此句的气色收敛,还很低调,尤其“不敢”一词,用的很贴切,为第四句的结句做了铺垫,并对下句有反衬效果。 后两句用拟人法写出了雄鸡在清晨报晓的情景,动静结合,运用了诗歌的艺术手法,使两句产生了强烈的对比树立了雄鸡高伟的形象,表现了公鸡具备的美德和权威。
这首诗,诗人表达含蓄又不失些许豪放之情,借助诗中的雪白大公鸡表达了自己渴望成为时代先驱者的远大志向。 参考链接:百度百科–画鸡。
4.《画鸭》古诗全文读音是什么
chūn cǎo xì hái shēng ,
chūn chú yǎng jiàn chéng 。
róng róng máo sè qǐ ,
yīng jiě zì hū míng 。
一. 这是一首题画诗。画面上画着小鸭、嫩草等等景物。画尽管画得栩栩如生,但它是静的,无声。把静的画面用诗的形式写出它的动来,把无声之物赋予它以应有的声音,这就要看题画者的艺术才能了。这首诗就是根据诗人的观察、体会和想象,把画题活了。诗的大意说:春草虽然细嫩,却还正在生长,春天刚孵出的小鸭,喂养得渐渐成长起来。满身细密的绒毛已经能辨别出不同的颜色,它们不停地”鸭鸭”地叫着,大概是懂得呼唤自己的名字了。
二. 作品原文
画鸭
春草细还生,春雏养渐成。
茸茸毛色起,应解自呼名。
三.作品注释
①细:这里指刚出土的小草细嫩、细小。
②春雏(chú):这里指春天刚孵出不久的小鸭。 雏:鸡、鸭及禽类的幼子。
③茸茸 (róng róng):柔软纤细的绒毛。这里指小鸭子还没长出翎毛前的细小茸毛。
④应:应该,应当。这里含有推测、猜想的意思。解:懂得。 自呼名:呼唤自己的名字。
四.作者简介
揭傒斯(1274-1344),龙兴富州(江西丰城)人。元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书法家。字曼硕,号贞文。延佑初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元统初官升至侍讲学士,赠护军,追封豫章郡公,谥文安。故世称”揭文安”。总修辽、金、元三史,著有《文安集》十四卷。工诗文,贯通经史百家。为文叙事极为严整,语简而当,与虞集、杨载、范梈并称”元诗四大家”。 存世书迹有《千字文》、《杂书卷》、《陆柬之文赋跋》等。《元史》卷一百八十一有传e68a84e8a2ade799bee5baa631333363396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