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含有图字的诗句

题竹林寺 朱放

岁月人间促,烟霞此地多。

易水送别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琵琶行 白居易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始闻秋风 刘禹锡

天地肃清堪开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忆江上吴处士 贾岛

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

题岳阳楼 白居易

此地唯堪画图障,华堂张与贵人看。

安定城楼 李商隐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初入武夷 李商隐

未到名山梦已新,千峰拔地玉嶙峋。

送人游吴 杜荀鹤

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岳祠 高明

孤臣尚有埋身地,二帝游魂更可悲!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感遇 张九龄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木兰辞 南北无名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题榴花 朱熹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题竹林寺 朱放

岁月人间促,烟霞此地多。

易水送别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琵琶行 白居易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始闻秋风 刘禹锡

天地肃清堪开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忆江上吴处士 贾岛

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

题岳阳楼 白居易

此地唯堪画图障,华堂张与贵人看。

安定城楼 李商隐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初入武夷 李商隐

未到名山梦已新,千峰拔地玉嶙峋。

送人游吴 杜荀鹤

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岳祠 高明

孤臣尚有埋身地,二帝游魂更可悲!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感遇 张九龄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木兰辞 南北无名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题榴花 朱熹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柳宗元

共来百粤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方。

侍宴 沈佺期

敬从乘舆来此地,称殇献寿乐钧天。

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 元好问

高原出水山河改,战地风来草木腥。

与胡兴安夜别 何逊

念此一筵笑,分为两地愁。

入若耶溪 王籍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送别诗 无名氏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长恨歌 白居易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拆,胡天八月即飞雪。

2.带图片的古诗词有哪些

1、离思五首·其四 唐代: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译文 曾经到临过沧海,别处的水就不足为顾;除了巫山,别处的云便不称其为云。

仓促地由花丛中走过,懒得回头顾盼;这缘由,一半是因为修道人的清心寡欲,一半是因为曾经拥有过的你。 2、夜筝 唐代:白居易 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译文 月夜抚琴,明月映照下紫色衣袖袖随着手指在琴弦上拂动,得心应手的琴技和沉浸入曲的神情使人产生无穷的想象。

如泣如诉的琴声达到顶点时戛然而止,真是在这无声之中蕴含着绵绵的深情。 3、静夜思 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 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4、钱塘湖春行 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 行至孤山寺北,贾公亭西,暂且歇脚,举目远眺,但见水面平涨,白云低垂,秀色无边。

几只黄莺,争先飞往向阳树木,谁家燕子,为筑新巢衔来春泥?鲜花缤纷,几乎迷人眼神,野草青青,刚刚遮没马蹄。湖东景色,令人流连忘返,最为可爱的,还是那绿杨掩映的白沙堤。

5、题西林壁 宋代: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3.描写图片的诗句

西江月

点点楼头细雨。重重江外平湖。当年戏马会东徐。今日凄凉南浦。

莫恨黄花未吐。且教红粉相扶。酒阑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间今古。

贺新郎(夏景)

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渐困倚、孤眠清熟。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又却是,风敲竹。

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秋风惊绿。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

4.古诗要有图片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主题词: 宋词

体裁: 词

年代: 南宋

作者简介: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一生以恢复为志。工于词,为豪放派词人代表,风格沉郁顿挫,悲壮激烈,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并称“苏辛”。著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抄存》。《全宋词》存词六百二十余首。

【原文】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注释】

黄沙:黄沙岭,在江西上绕西。

“明月”句:苏轼《次韵蒋颖叔》诗:“明月惊鹊未安枝。”别枝:斜枝。

社:土地神庙。古时,村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

西江月:词牌名。

见:同:现。

【赏析】

这首词是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的作品。着意描写黄沙岭的夜景。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夏夜的山村风光。情景交融,优美如画。恬静自然,生动逼真。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

【今译】江亭(译)·夜晚走在乡村的小路上

月儿出来惊动了树枝上的鹊儿,

轻轻吹拂的夜风中不时送来阵阵蝉鸣。

稻花飘香沁人心脾(预示丰收),

驻足聆听那一片蛙声,

好似在为人们的丰收而欢唱着……

你看,天边还偶尔看得见七八颗星星,

转眼山前便洒落了两三点雨。

大雨将至,赶紧避雨,可一向熟悉的茅店竟找不到了,

跑到溪头转弯处,

嘿,茅店不就在眼前么?

《西江月》原题是《夜行黄沙道中》,记作者深夜在乡村中行路所见到的景物和所感到的情绪。读前半片,须体会到寂静中的热闹。“明月别枝惊鹊”句的“别”字是动词,就是说月亮落了,离别了树枝,把枝上的乌鹊惊动起来。这句话是一种很细致的写实,只有在深夜里见过这种景象的人才懂得这句诗的妙处。乌鹊对光线的感觉是极灵敏的,日蚀时它们就惊动起来,乱飞乱啼,月落时也是这样。这句话实际上就是“月落乌啼”(唐张继《枫桥夜泊》)的意思,但是比“月落乌啼”说得更生动,关键全在“别”字,它暗示鹊和枝对明月有依依不舍的意味。鹊惊时常啼,这里不说啼而啼自见,在字面上也可以避免与“鸣蝉”造成堆砌呆板的结果。“稻花”二句说明季节是在夏天。在全首词中这两句产生的印象最为鲜明深刻,它把农村夏夜里热闹气氛和欢乐心情都写活了。这可以说就是典型环境。这四句里每句都有声音(鹊声、蝉声、人声、蛙声),却也每句都有深更半夜的悄静。这两种风味都反映在夜行人的感觉里,他的心情是很愉快的。下半片的局面有些变动了。天外稀星表示时间已有进展,分明是下半夜,快到天亮了。山前疏雨对夜行人却是一个威胁,这是一个平地波澜,可想见夜行人的焦急。有这一波澜,便把收尾两句衬托得更有力。“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是个倒装句,倒装便把“忽见”的惊喜表现出来。正在愁雨,走过溪头,路转了方向,就忽然见到社林边从前歇过的那所茅店。这时的快乐可以比得上“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那两句诗所说的。词题原为《夜行黄沙道中》,通首八句中前六句都在写景物,只有最后两句才见出有人在夜行。这两句对全首便起了返照的作用,因此每句都是在写夜行了。先藏锋不露,到最后才一针见血,收尾便有画龙点睛之妙。这种技巧是值得学习的。

这首词,有一个生动具体的气氛(通常叫做景),表达出一种亲切感受到的情趣(通常简称情)。这种情景交融的整体就是一个艺术的形象。艺术的形象的有力无力,并不在采用的情节多寡,而在那些情节是否有典型性,是否能作为触类旁通的据点,四面伸张,伸入现实生活的最深微的地方。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它就会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了。我们说中国的诗词运用语言精练,指的就是这种广博的代表性和丰富的暗示性。

注: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原选自《稼轩长短歌》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赏析选自《唐宋词鉴赏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