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陆龟蒙著名的十首诗词
陆龟蒙(?~公元881年),唐代农学家、文学家,字鲁望,别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江苏吴县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 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陆龟蒙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
白莲
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中秋待月
转缺霜轮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澹失南箕。何人为校清凉力,未似初圆欲午时。
离骚
天问复招魂,无因彻帝阍。岂知千丽句,不敌一谗言。
春晓
春庭晓景别,清露花逦迤。黄蜂一过慵,夜夜栖香蕊。
别离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杖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
冬柳
柳汀斜对野人窗,零落衰条傍晓江。 正是霜风飘断处,寒鸥惊起一双双。
回文
静烟临碧树,残雪背晴楼。冷天侵极戍,寒月对行舟。
江南二首
便风船尾香粳熟,细雨层头赤鲤跳。待得江餐闲望足,日斜方动木兰桡。村边紫豆花垂次,岸上红梨叶战初。莫怪烟中重回首,酒家青纻一行书。
短歌行
爪牙在身上,陷阱犹可制。爪牙在胸中,剑戟无所畏。人言畏猛虎,谁是撩头弊。只见古来心,奸雄暗相噬。
秋思三首
桐露珪初落,兰风佩欲衰。不知能赋客,何似枉刀儿。谁在嫖姚幕,能教霹雳车。至今思秃尾,无以代寒菹。未得同齑杵,何时减药囊。莫言天帝醉,秦暴不灵长。
和袭美木兰后池三咏·白莲
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春思
怨莺新语涩,双蝶斗飞高。作个名春恨,浮生百倍劳。
吴宫怀古
香径长洲尽棘丛,奢云艳雨只悲风。 吴王事事须亡国,未必西施胜六宫。
美人
美人抱瑶瑟,哀怨弹别鹤。雌雄南北飞,一旦异栖托。谅非金石性,安得宛如昨。生为并蒂花,亦有先后落。秋林对斜日,光景自相薄。犹欲悟君心,朝朝佩兰若。
2.京口陆龟蒙古诗词鉴赏
京口
陆龟蒙
江边古渡伤离情,断山零落春潮平。
东风料峭客帆远,落叶夕阳天际明。
战舸昔浮千骑去,钓舟今载一翁轻。
可怜宋帝筹帷处,苍翠无烟草自生。
鉴赏:
首联描写出京口江边的萧瑟,零零落落的断山,春潮也平息了。颔联描绘了一幅早春江边送别图。春风微寒,夕阳斜挂,落叶飘零,一艘客船在江面上渐行渐远。抒发了惜别、怅惘之情。词人联想起与京口有关的第二个历史人物刘裕。写孙权,先想到他的功业再寻觅他的遗迹;写刘裕,则由他的遗迹再联想起他的功业。然后在最后三句回忆刘裕的功业。刘裕以京口为基地,削平了内乱,取代了东晋政权。他曾两度挥戈北伐,先后灭掉南燕、后秦,收复洛阳、长安,几乎可以克复中原,作者想到刘裕的功勋,非常钦佩,最后三句,表达了词人无限景仰的感情。“苍翠无烟草自生”与“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一句运用反衬——以乐景写哀情手法;以茂盛生长的野草来反衬古渡口的空寂荒凉,寄托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惋惜与无奈之情。
3.陆龟蒙的诗常以什么为题材
陆龟蒙 字鲁望。
长洲(今江苏吴县)人。生年不详;约唐中和元年(公元881年)卒。
陆龟蒙出身官僚世家,其父陆宾虞曾任御史之职。早年的陆龟蒙热衷于科举考试。
他从小就精通《诗》、《书》、《仪礼》、《春秋》等儒家经典,特别是对《春秋》更有研究。在进土考试中,他以落榜告终。
此后,陆龟蒙跟随湖州刺史张博游历,并成为张的助手。后来回到了故乡松江甫里(今江苏吴县东南甪直镇),过起了隐居生活,后人因此称他为“甫里先生”。
在甫里,他有田数百亩,屋30楹,牛10头,帮工20多人。由于甫里地势低洼,经常遭受洪涝之害,陆龟蒙因此而常面临着饥谨之苦。
在这种情况下,陆龟蒙亲自身扛畚箕,手执铁锸,带领帮工,抗洪救灾,保护庄稼免遭水害。他还亲自参加大田劳动,中耕锄草从不间断。
平日稍有闲暇,便带着书籍、茶壶、文具、钓具等往来于江湖之上,当时人又称他为“江湖散人”、“天随子”。他也把自己比作古代隐士涪翁、渔父、江上丈人。
在躬耕南亩、垂钓江湖的生活之余,他写下了许多诗、赋、杂著,并于唐乾符六年(公元879年)卧病期间自编《笠泽丛书》,其中便有许多反映农事活动和农民生活的田家诗,如“放牛歌”、“刈麦歌”、“获稻歌”、“蚕赋”、“渔具”、“茶具”等,而他在农学上的贡献,则主要体现在其小品、杂著之中。 隋、唐以后,特别是“安史之乱”以后,中国的经济重心开始移向南方,使得长期以来“火耕水耨”的南方农业走上精耕细作的道路。
其标志便是以“耕、耙、耖”为核心的耕作技术体系的形成。而总结这一体系的便首推陆龟蒙,他在《耒耜经》一文中写道:“耕而后有爬,渠疏之义也,散垡去芟者焉。
爬而后有礰礋焉,有磟碡焉。”他还根据自己对“象耕鸟耘”传说的理解,对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提出了“深耕疾耘”的原则。
在耕、耙、耖的技术体系中,耕是最重要的一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陆龟蒙对当时江东一带重要的水田耕作农具——犁的各部构造与功能作了记述和说明,写了《末铝经》一文。 耒耜本是两种原始的翻土农具,传说农业始祖神农氏“断木为耜,揉木为耒”,实际上最初的耒只是一尖头木棒,后来又在尖头木棒的下端安装了一个短棒,用于踏脚这便是耜。
使用耒耜的方式,有一人的“力田”。二人的“耦耕”。
三人或多人的“劦(协)田”。后来随着金属工具和兽力的使用,耒耜便进化为犁。
初期的犁仅仅是将原来耒耜一推一拔,改为连续推拔。到秦汉时,犁已具备犁铧、犁壁、犁辕、犁梢、犁底、犁横等零部件,但多为直的长辕犁。
回转不灵便,尤其不适合南方水田使用。唐代时长辕犁改进为曲辕犁,并在江东一带广泛使用。
根据《耒耜经》记载,江东曲辕犁为铁木结构,由犁铧、犁壁、犁底、压镵、策额、犁箭、犁辕、犁评、犁建、犁梢、犁槃等11个零部件组成。犁铧用以起土;犁壁用于翻土;犁底和压鑱用以固定犁头;策额保护犁壁;犁箭和犁评用以调节耕地深浅;犁梢控制宽窄;犁辕短而弯曲;犁槃可以转动。
整个犁具有结构合理、使用轻便、回转灵活等特点,它的出现标志着传统的中国犁已基本定型。陆龟蒙还对各种零部件的形状、大小、尺寸也有详细记述,十分便于仿制流传。
《耒耜经》一共记载了4种农具,除江东犁以外,还有爬、礰礋和碌碡,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农具专著,也是第一篇谈论江南水田农业生产的专文。 陆龟蒙有钓鱼、饮茶、作诗的嗜好,他对各种渔具和茶具都有了解,并为之写诗歌咏。
养鱼之法世传有《陶朱公养鱼经》,而于取鱼之法却付诸阙如,实际上捕鱼远在养鱼之前,捕鱼之法和捕鱼之具必定更多。陆龟蒙据自己多年垂钓江湖的经验,做了《渔具十五首并序》及《和添渔具五篇》,对捕鱼之具和捕鱼之术作了全面的叙述。
在《渔具十五首》“序”中,介绍了13类共19种渔具和两种渔法。19种渔具中有属于网罟之类的罛、罾、罺、罩等;有属于签之类的筒和车;还有梁、笱、箄、矠、叉、射、桹、神、沪、(竹字头加椮)、舴艋、笭箵。
这些渔具主要是根据不同的制造材料和制造方法,以及不同的用途和用法来划分的。两种渔法即“或以术招之,或药而尽之”。
凡此种种,正如他自己所说:“矢鱼之具,莫不穷极其趣。”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对他的渔具诗十分赞赏,认为“凡有渔已来,术之与器,莫不尽于是也”。
在《和添渔具五篇》中,陆龟蒙还以渔庵、钓矾、蓑衣、篛笠、背篷等为题,歌咏了与渔人息息相关的五种事物。总的说来是非常全面的。
渔具之外,陆龟蒙还有《和茶具十咏》,对茶具作了叙述。唐代的饮茶风气很盛,陆本人就是个茶嗜者,他在顾渚山下开辟了一处茶园,每年都要收取租茶,并区分为各种等级。
顾渚山在浙江湖州,是个著名的产茶区。据《郡斋读书志·杂家类》载,茶圣陆羽著有《顾渚山记》2卷。
当年陆氏与皎然、朱放等论茶,以顾渚为第一。陆羽和皎然都是当时的茶叶名家,分别著有《茶经》和《茶诀》。
陆龟蒙在此开设茶园。深受前辈的影响,他写过《茶书》一篇,是继《茶经》、《茶诀》之后又一本茶叶专著。
可惜《茶诀》和《茶书》均已失传。唯有陆。
4.陆龟蒙的诗常以什么为题材
陆龟蒙 字鲁望。
长洲(今江苏吴县)人。生年不详;约唐中和元年(公元881年)卒。
陆龟蒙出身官僚世家,其父陆宾虞曾任御史之职。早年的陆龟蒙热衷于科举考试。
他从小就精通《诗》、《书》、《仪礼》、《春秋》等儒家经典,特别是对《春秋》更有研究。在进土考试中,他以落榜告终。
此后,陆龟蒙跟随湖州刺史张博游历,并成为张的助手。后来回到了故乡松江甫里(今江苏吴县东南甪直镇),过起了隐居生活,后人因此称他为“甫里先生”。
在甫里,他有田数百亩,屋30楹,牛10头,帮工20多人。由于甫里地势低洼,经常遭受洪涝之害,陆龟蒙因此而常面临着饥谨之苦。
在这种情况下,陆龟蒙亲自身扛畚箕,手执铁锸,带领帮工,抗洪救灾,保护庄稼免遭水害。他还亲自参加大田劳动,中耕锄草从不间断。
平日稍有闲暇,便带着书籍、茶壶、文具、钓具等往来于江湖之上,当时人又称他为“江湖散人”、“天随子”。他也把自己比作古代隐士涪翁、渔父、江上丈人。
在躬耕南亩、垂钓江湖的生活之余,他写下了许多诗、赋、杂著,并于唐乾符六年(公元879年)卧病期间自编《笠泽丛书》,其中便有许多反映农事活动和农民生活的田家诗,如“放牛歌”、“刈麦歌”、“获稻歌”、“蚕赋”、“渔具”、“茶具”等,而他在农学上的贡献,则主要体现在其小品、杂著之中。 隋、唐以后,特别是“安史之乱”以后,中国的经济重心开始移向南方,使得长期以来“火耕水耨”的南方农业走上精耕细作的道路。
其标志便是以“耕、耙、耖”为核心的耕作技术体系的形成。而总结这一体系的便首推陆龟蒙,他在《耒耜经》一文中写道:“耕而后有爬,渠疏之义也,散垡去芟者焉。
爬而后有礰礋焉,有磟碡焉。”他还根据自己对“象耕鸟耘”传说的理解,对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提出了“深耕疾耘”的原则。
在耕、耙、耖的技术体系中,耕是最重要的一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陆龟蒙对当时江东一带重要的水田耕作农具——犁的各部构造与功能作了记述和说明,写了《末铝经》一文。 耒耜本是两种原始的翻土农具,传说农业始祖神农氏“断木为耜,揉木为耒”,实际上最初的耒只是一尖头木棒,后来又在尖头木棒的下端安装了一个短棒,用于踏脚这便是耜。
使用耒耜的方式,有一人的“力田”。二人的“耦耕”。
三人或多人的“劦(协)田”。后来随着金属工具和兽力的使用,耒耜便进化为犁。
初期的犁仅仅是将原来耒耜一推一拔,改为连续推拔。到秦汉时,犁已具备犁铧、犁壁、犁辕、犁梢、犁底、犁横等零部件,但多为直的长辕犁。
回转不灵便,尤其不适合南方水田使用。唐代时长辕犁改进为曲辕犁,并在江东一带广泛使用。
根据《耒耜经》记载,江东曲辕犁为铁木结构,由犁铧、犁壁、犁底、压镵、策额、犁箭、犁辕、犁评、犁建、犁梢、犁槃等11个零部件组成。犁铧用以起土;犁壁用于翻土;犁底和压鑱用以固定犁头;策额保护犁壁;犁箭和犁评用以调节耕地深浅;犁梢控制宽窄;犁辕短而弯曲;犁槃可以转动。
整个犁具有结构合理、使用轻便、回转灵活等特点,它的出现标志着传统的中国犁已基本定型。陆龟蒙还对各种零部件的形状、大小、尺寸也有详细记述,十分便于仿制流传。
《耒耜经》一共记载了4种农具,除江东犁以外,还有爬、礰礋和碌碡,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农具专著,也是第一篇谈论江南水田农业生产的专文。 陆龟蒙有钓鱼、饮茶、作诗的嗜好,他对各种渔具和茶具都有了解,并为之写诗歌咏。
养鱼之法世传有《陶朱公养鱼经》,而于取鱼之法却付诸阙如,实际上捕鱼远在养鱼之前,捕鱼之法和捕鱼之具必定更多。陆龟蒙据自己多年垂钓江湖的经验,做了《渔具十五首并序》及《和添渔具五篇》,对捕鱼之具和捕鱼之术作了全面的叙述。
在《渔具十五首》“序”中,介绍了13类共19种渔具和两种渔法。19种渔具中有属于网罟之类的罛、罾、罺、罩等;有属于签之类的筒和车;还有梁、笱、箄、矠、叉、射、桹、神、沪、(竹字头加椮)、舴艋、笭箵。
这些渔具主要是根据不同的制造材料和制造方法,以及不同的用途和用法来划分的。两种渔法即“或以术招之,或药而尽之”。
凡此种种,正如他自己所说:“矢鱼之具,莫不穷极其趣。”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对他的渔具诗十分赞赏,认为“凡有渔已来,术之与器,莫不尽于是也”。
在《和添渔具五篇》中,陆龟蒙还以渔庵、钓矾、蓑衣、篛笠、背篷等为题,歌咏了与渔人息息相关的五种事物。总的说来是非常全面的。
渔具之外,陆龟蒙还有《和茶具十咏》,对茶具作了叙述。唐代的饮茶风气很盛,陆本人就是个茶嗜者,他在顾渚山下开辟了一处茶园,每年都要收取租茶,并区分为各种等级。
顾渚山在浙江湖州,是个著名的产茶区。据《郡斋读书志·杂家类》载,茶圣陆羽著有《顾渚山记》2卷。
当年陆氏与皎然、朱放等论茶,以顾渚为第一。陆羽和皎然都是当时的茶叶名家,分别著有《茶经》和《茶诀》。
陆龟蒙在此开设茶园。深受前辈的影响,他写过《茶书》一篇,是继《茶经》、《茶诀》之后又一本茶叶专著。
可惜《茶诀》和《茶书》均已失传。唯有陆羽的《。
5.陆龟蒙的诗句中有哪些是书写饮酒的呢
陆龟蒙,今苏州人。
他幼时聪明,情趣高卓,擅长写文章,喜谈笑。他的诗风接近江淹、谢眺,名震整个江南地区。
陆龟蒙还是个藏书家,家藏万卷图书。深得酒中之趣之妙,不近声色之娱。
皮日休与陆龟蒙两人情同手足,诗酒相和,其中留下相当数量的诗文,是他们平常交往生活的写照。 后人以“皮陆”并称,两人都是唐末较有影响的文学家。
陆龟蒙不喜欢与世俗交往,庸俗之人即使登门拜访他,他也很少接待。他出门不乘车马,每当气候不冷不热,身体无灾无病时,就坐小船,挂小帆,带着成捆书卷、煮茶的火炉子、挂毛笔的架子、钓鱼用具、几壶老酒,划动船桨,敲响榔木,浮泛于水天一色、三万六千顷的太湖,将小船一直划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有时往来于湖汊小河,所到之处稍不遂意,就直接划走不作停留。他自称“江湖散人”,又号“天随子”。
后来朝廷把他作为高士征召入朝任职,他没有去。他一生饮酒吟诗,与金兰之友皮日休相唱和。
皮日休嗜酒,把与酒有关的各物名称列入吟咏对象,将创作的诗寄给陆龟蒙之后,陆也依韵写下《奉和袭美(皮日休字)酒中十咏》诗,其中包括酒星、酒泉、酒篓、酒床、酒垆、酒楼、酒旗、酒樽、酒城、酒乡。 陆龟蒙又认为,古人对于酒,有注入池中而饮者,有好似龙而吐之者,还有毕卓一流亲自盗人之酒而醉卧者,将酒装入舟中而浮游江河湖海者,都是荒于酒中不干他事的例子。
故而又写下《添酒中六咏》,这六咏的对象是酒池、酒龙、酒瓮、酒船、酒枪、酒杯。和上述十咏相加共皇十六种与酒相关的事物名称。
足见,陆龟蒙也是一个爱酒并喜欢饮酒的才子,不然,他不会钟情于这些酒物名称。特别是官场绝望后,他过起了半隐居的生活,除了耕田种菜之外,常在春暖花开之际,乘小舟出没于太湖之间,过着恬淡闲适的生活:“几年无事停江湖,醉倒黄公旧酒垆。
觉后不知明月上,满身花影倩人扶。 ”(《和袭美春夕酒醒》) 陆龟蒙自称“江湖散人”,他为此专作《江湖散人歌》并序,实为自己生动的画像。
序中写道:“散人者,散诞之人也,心散、意散、形散、神散,既无羁限,为时之怪民。”这种散中的随意其实是晚唐乱世中的清醒者, “散”只是一种外见的生活方式,而内心深处还是自有处世章法的。
他在诗中写道:“奴颜婢膝真乞丐,反以正直为狂痴。”因此,自己立志作个“江湖散人”:头欲散,腰欲散,行散,坐散,语散,笑散,衣散,食散,书散,酒散,屋散,树散,客散,禽散,散到一塌糊涂。
散,是他追求自由生活的象征,也是他对抗世俗礼教规矩的愤激之言。 这种离群独居的生活,自然是“独行独坐亦独酌,独玩独吟还独悲”。
“散”中的孤独,孤独中的“散”,各种滋味涌上心头,因而也就只能由自己身受独尝了。有时难免“强作南朝风雅客,夜来偷醉早梅傍”。
人生得一知己难矣!皮日休就是陆龟蒙解除孤独的知己。当皮日休生病多日没有音信时,陆龟蒙便感寂寞,“春恨与谁同酿酊,玄言何处问逍遥”。
饮酒谈笑的对手都没有了,怎么解决“酩酊”和“逍遥”的问题?可见知己的重要。皮日休这位知己几乎成了陆龟蒙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不仅是陆龟蒙倾诉宣泄的对象,而且还是想念的对象。
陆龟蒙看到压榨出的新酒,便想起了皮日休:“晓压糟床渐有声,旋如荒涧野泉清。 ”诗中还写道,看人世间生活的艰难,人与人的争斗了无尽头,我们还能有酒喝,也比封侯得到的虚名强:“尊中若使常能渌,两绶通侯总强名。”
当皮日休初夏到他的小斋拜访时,他兴奋异常,开怀畅饮,并叹道:“不是对君吟复醉,更将何事送年华。”进入秋季,他穿的衣服上留下的酒痕已生霉苔,但还是想喝一两杯,正在菊花丛中转游之际,太阳偏西时,皮日休打发一位穿白衣的人给他送来了酒:“酒痕衣上杂霉苔,犹忆红螺一两杯。
正被绕篱荒菊笑,日斜还有白衣来。”陆龟蒙本因喝酒而致病,他不但没有断酒,反而通过卖冬种的蔬菜来换酒喝:“阶下鸡禽啄嫩苔,野人方倒病中杯。
寒蔬卖却还沽吃,可有金貂换得来。”皮曰休的友人许惠送来的酒是“冻醪初漉嫩如春,轻蚁漂漂杂蕊尘”。
真想痛饮一大碗!可叹重病在身。 他在《自遣诗三十首》中对自己在饮酒方面予以评价甫里先生(甫里先生是陆龟蒙的又一号)未白头,酒旗犹可战高楼所以才敢口出狂言说:“荆卿雄骨化为尘,燕市应无共饮人。
能脱鹬鹬来换酒,五湖赊与一年春。”(《答友人》)尽管如此,在饮酒方面,陆龟蒙和魏晋之际的孔融、徐邈、刘伶一类人相比,还是自感差得很远,“思量北海徐刘辈,枉向人间号酒龙”。
在饮酒方面,“屈大夫之独醒,应难共语。阮校尉之连醉,不可同行”。
他既不愿像屈原那样独醒不醉,也不想如阮籍那样连醉不醒。求的是,度量而行,率性而为,宜醉则醉,该醒则醒。
“编虎须者,宁教判去。持蟹螯者,不要相逢”(《中酒赋》)。
陆龟蒙认为,饮酒是为了陶情适性,求得快乐。 反对那种喝酒不要命的人! 唐代时,家家酿酒。
市井村镇,酒店林立,酒旗飘扬,酒风盛行,酒成了千家万户常备的饮品。我们从陆龟蒙《春思二首》之一中可以看出: 江南酒熟清明天,高高绿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