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书写格式

中国古代书法书写格式一直是,“自右往左,自上往下”,不用打标点。

从正文开始写,一直写到文末,不用空格。如若文末下还有足够的空间就可以落款,落款包括摘录的古诗词题目及其作者,(一般是敬录某某诗或词一首)还有你的名字和摘录的日期。

如若空间不足,则可以适当省略诗词题目,就是敬录某某诗或词一首,还可省略书写的日期。题目和作者一般是不省略的,否则就不是一幅完整的作品。

你也可以把落款另起一行,比正文的字略小,低于正文一个半字开始书写。 书法格式一共有7种,分别为斗方、三开、对幅、中堂、条幅、对联、扇面。

扩展资料: 1、斗方: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呈正方形。

通常用四尺宣纸对裁两份,二尺高二尺宽,也可把四尺宣纸裁为八份,称为“小品斗方”,或“斗方小品”。斗方是竖行书写的正方形的作品。

书写内容一般是四行至六行。 因为行列多,篇章布局时应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的大小、开合、呼应及节奏变化等。

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款字一般小于正文,要自然生动。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

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能与正文平齐。

印章要小于款字,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 2、三开: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

呈长方形,尺寸不等。如用四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四尺三开。

若用五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五尺三开。以此类推,同是三开,尺寸大小不同,四尺三开一般为三尺画面(实际是二尺七寸,八平方市尺的三分之一)。

五尺三开则是十二平方尺的三分之一,每开画面的面积为四尺。 3、对幅:中国书画装裱的一种式样。

通常两幅成对悬挂。如书法对幅,称“字对”或“对联”。

明清绘画有“画对”,是两幅大小相等的屏条,成对悬挂。也有厅堂正中挂中堂立轴画,两边分挂“字对”,或中间悬挂中常立轴书法,两侧悬挂“画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书法作品格式。

2.诗歌朗诵比赛六个字设计字体

诗歌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

我国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曾说:“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这个定义性的说明,概括了诗歌的几个基本特点: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

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艺术字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艺术字设计如图: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出自三国时期的《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人生的歌。唱人生而从园中葵起调,这在写法上被称作“托物起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园中葵在春天的早晨亭亭玉立,青青的叶片上滚动着露珠,在朝阳下闪着亮光,像一位充满青春活力的少年。人由园中葵的蓬勃生长推而广之,写到整个自然界,由于有春天的阳光、雨露,万物都在闪耀着生命的光辉,到处是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这四句,字面上是对春天的礼赞,实际上是借物比人,是对人生最宝贵的东西──青春的赞歌。人生充满青春活力的时代,正如一年四季中的春天一样美好。这样,在写法上它同时又有比喻的意义,即所谓“兴而比”。

自然界的时序不停交换,转眼春去秋来,园中葵及万物经历了春生、夏长,到了秋天,它们成熟了,昔日奕奕生辉的叶子变得焦黄枯萎,丧失了活力。人生也是如此,由青春勃发而长大,而老死,也要经历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这是一个不可移易的自然法则。诗人用“常恐秋节至”表达对“青春”稍纵即逝的珍惜,其中一个“恐”字,表现出人们对自然法则的无能为力,青春凋谢的不可避免。接着又从时序的更替联想到宇宙的无尽时间和无垠空间,时光像东逝的江河,一去不复返。由时间尺度来衡量人的生命也是老死以后不能复生。在这永恒的自然面前,人生岂不就像叶上的朝露一见太阳就被晒干了吗?岂不就像青青葵叶,一语秋风就枯黄凋谢了吗?诗歌由对宇宙的探寻转入对人生价值的思考,终于推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一发聋振聩的结论,结束全诗。这个推理的过程,字面上没有写出来,但读者可循着诗人思维的轨迹,用自己的人生体验来补足:自然界的万物有一个春华秋实的过程,人生也有一个少年努力、老有所成的过程;自然界的万物只要有阳光雨露,秋天自能结实,人却不同,没有自身努力是不能成功的;万物经秋变衰,但却实现了生命的价值,因而不足伤悲;人则不然,因“少壮不努力”而老无所成,岂不等于空走世间一趟。调动读者思考,无疑比代替读者思考高明。正由于此,使这首诗避免了容易引人生厌的人生说教,使最后的警句显得浑厚有力,深沉含蓄,如洪钟长鸣一般,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句末中的“徒”字意味深长:一是说老大无成,人生等于虚度了;二是说老年时才醒悟将于事无补,徒叹奈何,意在强调必须及时努力。

读这首诗,我们很自然会联想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那段关于人的生命应该如何度过的名言。“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因此,一个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顾已逝的年华时,不因虚度时光而悔恨,也不因一事无成而羞愧;这样,在他即将离开人世的时候,就可以坦然地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奉献给了人世间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引导读者少壮及时努力,不要虚度光阴,这种人生态度无疑是积极的。

这首《长歌行》不同于汉代其他的文人诗哀叹人生的短促、鼓吹及时行乐,它是一首唱反调的诗,是一首难能可贵的佳作。

4.怎么自己设计版式,书写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

各位朋友莫心急 看完再砸也不迟 赤兔仅是谈感想 并非教人写诗词 没错,上面是一首顺口溜,或者叫打油诗,赤兔喜欢打油诗,因为它简单有趣,在这个以快餐文化为主体的时代,在这个娱乐精神盛行的时代,打油诗,才是先进文化的代表。

这个古体诗指律诗。写古体诗很简单,但写古诗太累,所以赤兔不喜欢写古体诗。

有人会说,古体诗既然简单,怎么又累呢?这不矛盾,古体诗的规矩多,这让人很累,比如赤兔写古体诗,第一要看平水韵谱表,第二要一张“入声字”表,第三要有一张平仄表,有了这三样东西,才敢动手。第二,这些规矩都很是死东西,包括粘接、拗救、对仗、用典等一些概念,不需要你去理解,见过就懂,所以简单。

可能有的兄弟要笑我了,这些东西都该记在心里的,赤兔不能,第一赤兔并非搞诗词专业的,不是诗人,不靠这个吃饭;第二,赤兔记忆力不好,估计再努力都记不住,第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其实前面已经说了,赤兔不喜欢古诗。 但赤兔还是对古体诗有一点想法,说出来供各位批判。

1、写古体诗必须从古律 这是个老生常谈,赤兔以前有个帖子也谈到了这个观点,不从古律,就不要名之为古体诗,直接说是顺口溜好了,不要打着发展古体诗的旗号来给自己的顺口溜戴上古体诗的帽子,要发展可以,先把合律的诗写上百来首,写出了名气,那时再谈发展还比较有说服力以及影响力,否则你怎么解释都没用,不能服众。 但仅从格律上,古体诗必须要有所发展。

不多罗嗦。 2、坚决摒弃生僻字 很多人写古体诗,喜欢用些生僻字来给诗增加“古”色彩,这种做法很可笑的,生僻字之于古体诗,就如绿锈之于古玩,古玩上之所以有绿锈,是因为年代久远,所以除非你冒充古人做诗,否则还是老老实实地用现在常用的字好。

为了格律,常用字中无合用的,用用生僻字倒是无妨。 3、要努力写明白而不是努力写的不明白 古人云“诗言志”,现代人写诗,不管是不是言志,总之是为了表达一个意思,而为了表达,就尽量要人看明白,把一首诗弄得晦涩难懂,以至于自己看了都犯迷糊,那就失去写诗的意义了。

有些人只是用诗来显摆自己的学问,那就更没劲了。 4、“要用典”但不能“尽用典” 记得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期,只有一个人敢在报纸上发表古体诗,就是赵朴初,此公的古体诗,几乎每字个都有来历,每每注解的长度是诗的十几倍,记得曾有人编个笑话来笑他,我忘记那个笑话了,很可笑的。

用典要是到了这个份上,那就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了。 5、写古体诗要“不像古人” 有人认为写古体诗就是要写出“像古人写出来的诗”,此大谬,古体诗,仅是用其古体而已,体为古,意思一定是今天的,所谓的古体今用,否则就成了仿古诗了。

学些古体诗的人最易犯的毛病就是这个,觉得越是像古人写的句子,越是好诗,以至于见到说今天事情的古体诗,就指为顺口溜,实在是愚不可及。 这里使用喜数女的超级粉丝“三我”的一首为例: 万山风雨万山秋,浊水舂天碾地流。

一叶飘然沧海去,任凭欢喜任凭愁。 有人评价今人写古体诗,用了一句“好多古人”,我理解这个“好多古人”就是:从这些句子里你能看到很多古人的影子,每个句子都似曾相识。

这种诗,与其说是古体诗,不如说是仿古诗,问题在于没有自己的东西在里面。 6、诗要平实,不要“无限地写意” 写景也好,抒情也好,不要玩玄的,还是老实点的好,首先说写景写物的,这里我拿我自己写烟斑的这首为例: 闻说浣女落三秦,素笺诗文不染尘。

道尽三千烦恼事,明明白白做女人。 并不是说我自己写的诗多好,这首诗基本合律而已。

我只是说,写诗要老实,别五迷三道的,这首诗,要是让大家猜写的是谁,估计多数人都猜得出,因为写得像,有她的特征在里面,即使是“浣女”、“不染尘”这些溢美之词,我也加了个定语“闻说”。而有些人夸烟斑,用尽华丽词藻,给人感觉不真实,那就是弄巧了,结果当然是成拙。

第二是抒情,或者叫言志吧,也要真实,并不是一定有气势,要“大江东去”才行,写诗不是比牛B,不是谁牛吹得大谁的诗词就好,毛的沁园春雪写的好,那也只是他写才好,那首词放在别人身上,就是个笑话,因为你没有说那些大气磅礴的话的本钱。 还是用“三我”那首七绝为例: 万山风雨万山秋,浊水舂天碾地流。

一叶飘然沧海去,任凭欢喜任凭愁。 我说“三我”这首诗“破败不足取”,为何?除了“好多古人”在里面之外,还有就是:凭你“三我”那点苍白的小资历,你罩不住“一叶飘然沧海去,任凭欢喜任凭愁”这句话,这句话由你口中说出来,不合适。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