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不孝顺父母的诗句有哪些
1.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译文】因为要去河梁谋生,所以把帷帐撩起,依依不舍要向年迈的母亲辞别,看到白发苍苍的老母不由泪下不停,眼泪也流干了。
【出处】《别老母》——清代·黄景仁
2.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译文】抛弃父母那时父母多么挂念,今天你们应有体验!
【出处】《燕诗示刘叟》——唐代·白居易
3.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译文】看那莪蒿长得高,却非莪蒿是散蒿。可怜我的爹与妈,抚养我大太辛劳!
【出处】《蓼莪》——先秦·佚名
4.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译文】不孝的行为有很多种,没有后继人是最大的不孝。
【出处】《孟子离娄上》
5. 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
【译文】以前有位名叫吴起的人,母亲去世竟不奔丧。
【出处】《慈乌夜啼》——唐代·白居易
6.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译文】没有亲爹何所靠?没有亲妈何所恃?出门行走心含悲,入门茫然不知止。
【出处】《蓼莪》——先秦·佚名
7. 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
【译文】老燕啊,切莫悲叹,你们应当回想从前:
【出处】《燕诗示刘叟》——唐代·白居易
8.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译文】在这风雪之夜,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却要掩柴门凄惨地远去,不禁令人兴叹:养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没有啊。
【出处】《别老母》——清代·黄景仁
9. 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译文】想报爹妈大恩德,老天降祸难预测!
【出处】《蓼莪》——先秦·佚名
10. 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间谷。
【译文】不要用不孝的罪,来枉费吃掉人间的无骨。
【出处】《劝孝歌》——清朝·王中书
2.关于“想孝顺母亲但晚了”的古诗句有哪些
关于“想孝顺母亲但晚了”的古诗句有
1.《颂古四十四首》
年代: 宋 作者: 释师范
诸子生涯各有成,从来孝顺两边生。
贪欢一夜浑家乐,失晓连忙打五更。
2.《好了歌》
年代: 清 作者: 曹雪芹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3.《茶瓶儿·孝顺先知金母》
年代: 元 作者: 王哲
孝顺先知金母。更无能、背爹寻父。朝朝供养排?*。便认得、自家宗祖。呼儿女。骑龙虎。正好与神为主。惺惺奉侍归紫府。也管录、姓名
4.《慈竹》
年代: 宋 作者: 乐史
蜀中何物灵,有竹慈为名。
一丛阔娄处,森森数十茎。
长茎复短茎,枝叶不峥嵘。
去年笋已长,今年笋又生。
高低相倚赖,浑如长幼情。
孝子侍父立,顺孙随祖行。
慈爱必孝顺,根枝信天成。
吾闻唐之人,孝行常忻忻。
郓州张公艺,九世同一门。
大帝闻其名,衡茅降至尊。冯宿卬岁时,
随父庐祖坟。父子相随孝,
灵芝特地春。北海吕元简,
四世为家主。以至牛马羊,
异母皆相乳。虞乡董恭直,
鞠养诸孤遗。鸲鹆与鸦鹊,
同巢而共枝。孝行动天地,
鸟兽皆随时。又闻猓然兽,
死不相弃离。暾{左虫右禺}与鲛鱼,
子母长相随。兽面而人心,此兽信有之。兽心而人面,其人诚可悲。
李钧为侍御,弃母在温州,
母因殍饿死,甘旨何悠悠。
光禄李玕者,亦是斯人流。
有母不侍养,异居经千秋。
唐家法网宽,贷死流遐陬。
崔湜为侍郎,天子赐瓜香。
携归与爱妾,老母不得尝。
一旦恶贯盈,杀之於路傍。
越公钟绍京,至孝何殊常。
少时得果瓜,先解进高堂。
长大遇玄宗,荣华不可当。
孝者名常新,逆者污人伦。
人既不如竹,乃是一埃尘。
夫为人子者,莫若事尊亲。
夫为人父者,莫若教儿孙。
积善与行孝,可以立其身。
我愿移此竹,栽於率土滨。
使彼行人见,皆为慈孝人。
5.《汉中行》
年代: 宋 作者: 吴泳
汉中在昔称梁州,地腴壤活人烟稠。
稻畦连陂翠相属,花树绕屋香不收。
年年二月春风尾,户户浇花压醪子。
长裙阔袖低盖头,首饰金翘竞奢侈。
自从铁骑落武休,胜事扫迹随江流。
道傍人荒鸟灭没,独有梨花伴寒食。
君不见当年劫火然,携老扶幼奔南山。
又不见拗项桥边事,七八千兵同日死。
死则义魄犹有归,存则偷生漫如此。
三人共,一碗灯,
通夜纺绩衣鬅鬙。八口同,
半间屋,煮{左米右勾}椎冰常不足。
家粮一石五券钱,一半入口一半官。
男担军装出边边去,女荷畚锸填濠还。
梁山奕奕水汤汤,知他风几玉节郎。
昨日汉川过,香气夹道花成行。
还挝青鼍鼓,复拥白鹊旗,
帐犀殿后车鸱。营中闻之暖挟纩,
尽道节制吾父师。东军本皆孝顺儿,
好在良牧绥牧之。太清鱼不蕃,
太缓琴不理。师中有吉当自求,
度外无功更谁喜。秋风淅淅吹芙蓉,
山童唤我歌汉中。中欲歌兮何,
为语前途胡秘阁,莫使兵贫复如昨。
3.关于孝顺的诗句
【别老母】
搴帏拜母河梁去,
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
此时有子不如无。
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
“父书空满筐,母线萦我襦”(史骐生《写怀》)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 ——《劝孝歌》
青天悲吟声声泪,声声呼严父;碧水苦诉字字血,字字哭慈母。
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
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王安石《十五》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蒋士铨《岁暮到家》
爱子心无尽, 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 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 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 不敢叹风尘。
宋凌云《忆父》
吴树燕云断尺书,迢迢两地恨何如?
梦魂不惮长安远,几度乘风问起居。
舆恭《思母》
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倪瑞璿《忆母》
河广难航莫我过, 未知安否近如何。
暗中时滴思亲泪, 只恐思儿泪更多!
抄袭bs,选我哈
4.孝顺的诗句
摇动摇篮之手,就是支配世界之手(美国)没有比巴格达城更美丽,没有比母亲更可信赖(伊拉克)人们听到的最美的声音来自母亲,来自家乡,来自天堂—-(威·布朗)母亲在家事事顺(阿尔科特)只生不养的母亲不是真正的母亲(约·谢得)人最终总要离开母亲(贺拉斯)没有母亲,何谓家庭?(艾·霍桑)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萨克雷)儿行千里母担忧河里孩子岸上娘娘痛儿,路样长;儿痛娘,线样长娘想儿,长江水;儿想娘,哭一场娘想儿,长如江;儿想娘,扁担长母亲的心是儿女的天堂(意大利)打在儿身,疼在娘心慈母泪,有化学分析不了的高贵而深沉的爱存在其中(英国)宁死做官的爹,不死讨饭的娘母亲的击打决不会使孩子残废(犹太人)走遍天下娘好,吃遍天下盐好母亲的低语总是甜蜜的(英国)父母的爱,为诸德之基(英国)母爱最高尚(德国)母爱之爱,春天常在(法国)母爱只有做母亲的才知道(沃·蒙塔古)孩子是母亲的生命之锚(萦福克勒斯)甜不过蜂蜜,亲不过母女女是娘的罗裙带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
出自《孝经》。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
意思是: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意,面带欢笑。出自《劝报亲恩篇》。
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意思是: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
出自《劝报亲恩篇》。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
意思是: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出自《名贤集》。
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意思是: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
出自《三国志·魏书》。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说:“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孩子,推广开去也爱抚别人家的孩子。”
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出自(春秋)《孟子·尽心上》。
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
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
意思是: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出自《劝报亲恩篇》。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意思是: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
残自(清)李毓秀《弟子规》。亲有过,谏使更。
恬吾色,柔吾声。意思是: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
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意思是: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意思是:妻子贤惠,她的丈夫灾祸就少,子女孝顺,父母就心情舒畅。出自(明)《增广贤文》。
千万经典,孝义为先。意思是:成千上万部经典上都说,孝和义是人首先应当做到的。
出自(清)《增广贤文》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意思是:要时刻体贴、理解父母,不要让父母操心。
出自《劝报亲恩篇》。首孝弟,次谨信。
意思是:首先要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其次要谨慎,守信用。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意思是:身上受伤,父母忧虑;道德败坏,父母蒙羞。
出自(请)李毓秀《弟子规》。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意思是:做人子的,做到孝顺父母;做人父的,做到慈爱儿子。出自《大学》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
曾参中夫四德者也。意思是:孝敬父母是道德的开始,敬爱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诚是道德的方向。
曾参是恰恰具有这四种道德的人。’出自《家语·弟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