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和树木倒影在水中用古诗来形容
元好问《泛舟大明湖》:“看山水底山更佳,一堆苍烟收不起。”
张先(子野)《题西溪无相院》:“浮萍破处见山影。”
体物穷形尽相的像唐代谢偃《影赋》:“平湖数百,澄江千里。群木悬植,丛山倒峙。崖底天回,浪中霞起。”
杜甫《渼陂行》:“半陂以南纯浸山,影动袅窕冲融间。船底冥戛云际寺,水面月出蓝田关。”
又《渼陂西南台》:“颠倒白阁影,错磨终南翠。”
窦庠《金山行》:“有时倒影沉江底,万状分明光如洗。乃知水上有楼台,却从波中看启闭。”
其中刻画最为细致的是储光羲《同诸公秋霁曲江俯见南山》:“鱼龙隐苍翠,鸟兽游清泠。菰蒲林下秋,薜荔波中轻。”
清代钱牧斋(谦益)在《初学集》中盛赞杨无补“闲鱼食叶如游树,高柳眠阴半在池”一联,野正是由于这联中的鱼如游树之语给人以新奇生动的艺术魅力。
这使人想起屈原《九歌·湘夫人》中的诗句:“采薜荔兮水中,罾何为兮木上?”大概也应该看作是水中倒影的形象。“洞庭波兮木叶下”,正是秋潦水清的时候,而湘江的水又正是以 “漫江碧透”为其特征的。
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长沙》中写道:“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其中“翔”字的运用正得艺术神髓。
元代诗人杨敬德《临湖亭》:“鱼在山中泳,花从天上开。”
王铎《水花影》:“波面波心流蛱蝶,树头树底浴鸳鸯。”
明代阮大铖《园居杂咏》:“ 水净顿无体,素鲔如游空。俯视见春鸟,时翻藻荇中。”
2.描写夜晚水中的星空倒影的诗句
光照在波纹细碎湖面上,像给水面铺上了一层闪闪发亮的碎银,又像被揉皱了的绿锻。
是静的,宛如明镜一般,清晰地映出蓝蓝的天,白白的云,红红的花,碧绿的树。有诗赞曰“晋祠流水如碧玉”,我看这春雨池并不逊于难老泉:泉水是流动的,很难凝成一块碧 玉,而这池水却静静的,柔和而美丽,如一块翡翠。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唐•白居易 ) 译文:一道残阳渐沉江中,半江碧绿半江艳红。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唐:张若虚) 译文: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唐:高骈) 译文:绿树葱郁浓阴夏日漫长,楼台的倒影映入了池塘。
芰荷浦溆,杨柳汀洲,映虹桥倒影,兰舟飞棹,游人聚散,一片湖光里。(宋代:柳永) 译文:水边荷叶菱角,汀洲杨柳飘絮,水面上倒映着拱桥的身影,小舟飞快地前行,游人聚集在一片湖光山色里。
3.再别康桥描写柳树在水中倒影的美好姿态的诗句
再别康桥
【作者】徐志摩 【朝代】现代 译文对照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
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4.描写夜晚水中倒影的句子有哪些
1、楼台倒影入池塘
唐
高骈
《山亭夏日》
2、映虹桥倒影
宋
柳永
《早梅芳·海霞红》
3、湖光倒影浸山青
宋
张元干
《浣溪沙》
4、倒影浮楼雉
唐
白居易
《杂兴三首》
5、露花倒影
宋
柳永
《破阵乐·露花倒影》
6、飘然下倒影
唐
李白
《古风其七》
7、倒影驻仙舆
唐
郑愔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8、倒影芙蓉沼
宋
王诜
《蝶恋花·小雨初晴回晚照》
9、桥虹倒影
宋
晁端礼
《满庭芳·北渚澄兰》
10、倒影芙蓉明镜底
宋
晁端礼
《满江红·五两风轻》
11、卞山倒影双溪里
宋
晁补之
《水龙吟·水晶宫绕千家》
12、画桥倒影烟堤远
宋
王安中
《水龙吟·魏台长乐坊西》
13、云峰倒影
宋
叶梦得
《八声甘州·问浮家泛宅》
14、倒影浮光
宋
叶梦得
《蝶恋花·薄雪消时春已半》
15、城下江深山倒影
宋
周紫芝
《减字木兰花·春闲昼永》
16、瑶池倒影
宋
李弥逊
《念奴娇·瑶池倒影》
17、天迥遥岑倒影、落层波
宋
张元干
《南歌子·玉露团寒菊》
18、应是月中倒影
宋
曹勋
《胜胜慢/声声慢》
19、倒影落沦漪
宋
倪偁
《临江仙·湖上青山千万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