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进什么古诗好推荐的原因是什么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的代表作,倍受后人的赞誉和喜欢。是独具特色,脍炙人口的传世词篇。一七零六年苏轼贬官密州,时年四十一岁的他政治上很不得志,时值中秋佳节,非常想念自己的弟弟子由内心颇感忧郁,情绪低沉,有感而发写了这首词。其立意,构思,奇逸飘妙,以超现实的遥想,以虚无飘渺的幻想世界,表现非常现实而具体的人之常情。在这里,词人通过对月宫仙境的想象,在一种极富神秘色彩的探索和思考中,表现自己的思想矛盾与波折,人生体验与认识。这种表现不仅超凡脱俗,也构成了本篇的浪漫主义色调和超旷飘逸的风格。

上片一开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两句是从李白的《把酒问月》中“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脱化而来的。“举着酒杯询问青天,天上的月亮是何时有的”?此句充分显露出作者率真的性情,也隐藏着内心对人生的痛惜和伤悲。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是问的内容,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从明月诞生的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日子。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他想乘风回到月宫,又怕那里的凄凉,受不住那儿的寒冷,这是何等奇特的想象,这里表达了词人“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心情。“乘风归去”说明词人对世间不满,“归”字有神仙自喻的味道,好象他本来住在月宫里只是暂住人间罢了。一“欲”一“恐”显露了词人千思万虑的思想矛盾。真可谓“奇逸之笔”。“其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上紧密相接,写词人在月光下翩翩起舞,影子也在随人舞动,天上虽有琼楼玉宇也难比人间的幸福美好。这里由脱尘入圣一下子转为喜欢人间生活,起伏跌宕,写的出神入化。

词人最初幻想仙境,要到月宫里去,脱离曾让他无限烦恼的人间,但是词人终究是现实的,对人生是热爱的,因此,亲手抹去了这种虚无的画景。

下片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找着屋里失眠的人。“无眠”是泛指那些和自己相同的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月圆而人不能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于是诗人埋怨明月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却又含蓄地表达了对于不幸分离的人们的同情。词人思想是豁达的,他需要自我解脱,所以他一质问的语气发泄佳节思亲的情感。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世间总有悲、欢、离、合,象天上的月亮有阴、晴、圆、缺一样,这些自古以来都是难以周全圆满的。此句流露出了词人悟透人生的洒脱和旷达的性格,也是对人生无奈的一种感叹,这里以大开大合之笔从人生写到自然,将各种生活加以提炼和概括,包含了无数的痛苦、欢乐的人生经验。结束句“但愿人长九,千里共婵娟。”只希望人们能够永远健康平安,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在中秋之夜共同欣赏天上的明月。这里是对远方亲人的怀念,也是一种祝福。

全词情感放纵奔腾,跌宕有致,结构严谨,脉络分明,情景交融,紧紧围绕“月”字展开,忽上忽小,一会离尘,一会入世,语句精练自然,显示了词人高超的语言能力及浪漫洒脱超逸的词风。

这首《水调歌头》历来都受到人们的推崇。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认为这是写中秋最好的一首词,此说是一点也不过分的。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性,又有情趣,很是耐人寻味。它的意境光阔,胸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至今还能给我们一种美好的享受。

2.古诗来历50字

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

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

诗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来源于上古时期的劳动号子(后发展为民歌)以及祭祀颂词。

诗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中国诗歌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如,《诗经》《楚辞》和《汉乐府》以及无数诗人的作品。

西欧的诗歌,由古希腊的荷马、萨福和古罗马的维吉尔、贺拉斯等诗人开启创作之源。

3.古诗的来历

在我们这个诗的国度,几千年来,诗歌一直是文学史的主流。

诗是怎么样产生的呢?原来在文学还没形成之前,我们的祖先为把生产斗争中的经验传授给别人或下一代,以便记忆、传播,就将其编成了顺口溜式的韵文。据闻一多先生考证.[诗]与[志]原是同一个字,[志]上从[士],下从[心],表示停止在心上,实际就是记忆。

文字产生以后,有了文学的帮助,不必再死记了,这时把一切文字的记载叫[志]。志就是诗。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歌的称谓又是怎样来的呢?诗和歌原不是一个东西,歌是人类的劳动同时产生的,它的产生远在文学形成之前,比诗早得多。

考察歌的产生,最初只在用感叹来表示情绪,如啊、兮、哦、唉等,这些字当时都读同一个音:”啊”。歌是形声字,由”可”得声。

在古代[歌]与[啊]是一个字,人们就在劳动中发出的[啊]叫作歌。因此歌的名字就这样沿用下来。

既然诗与歌不是一回事,后来为什么又把二者连在一起以[诗歌]并称呢?这只要弄清楚它们的关系就明白了。歌,最初只用简单的感叹字来表示情绪,在语言产生之扣,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逐步深化,情绪更加丰富,用几个感叹字表达远远不够用了。

于是在歌里加进实词,以满足需要。在文字产生之后,诗与歌的结合又进了一步,用文字书写的歌词出现。

这时,一支歌包括两个部分:一是音乐,二是歌词,音乐是抒情的,歌词即诗,是记事的。这就是说,诗配上音乐就是歌,不配音乐就是诗。

最初的诗都能配上音乐唱,歌就是诗,诗就是歌。关于诗与歌的结合,我国古籍中很早就有论述。

《毛诗序》:”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尚书》:”诗言志,歌永言”这便形象地指出了诗与歌的内在联系。由于这种情况,后来人们就把诗与歌并列,称为[诗歌],目前,诗歌已经成为诗的代名词了。

v诗歌何时称之首 在古代,诗歌最初称”篇”或”章”,而不称”首”。例如我国最早的《诗经》,叫”三百篇”,屈原的诗叫”九章”,诗歌称”首”,最早出现于东晋初年。

当时有个名叫孙绰的诗人,在《悲哀诗序》中写道:”不胜哀号,作诗一首。”一个名叫支通的人,在《咏禅道人诗序》中写道:”聊箸诗一首。

“从此,人们普遍称诗为首。 v诗人的来源 诗人一词,战国时就有了,何以为证,《楚辞.九辩》注释说:”窃慕诗人之遗风兮,愿托志乎素餐。

“《正字通》注释说:”屈原作离骚,言遭忧也,今谓诗人为骚人。”这便是诗人后一词的最早提法,从此以后,诗人便成为两汉人习用的名词。

辞赋兴起之后,又产生辞人一词。杨子云《法言.吾子篇》说:”诗人之赋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

“用”则”和”淫”来划分诗人与辞人的区别,足见现汉代是把诗人看得很高贵,把辞人看得比较低贱。 六朝以后,社会上很看重辞赋,认为上不类诗,下不类赋,以此又创立了”骚人”一词。

从战国而至盛唐,诗人、骚人的称号受人尊敬。 v古诗二言至十一言之始 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从远古至近代诗歌不知其几千万万,因种种原因失传了的除外,保存下来的仍可说是浩如烟海。

诗歌也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有一个萌牙、产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弹歌》”断竹、续竹,飞士、逐肉”据说是黄帝时代的歌谣,公认是原始社会诗歌,是二言诗之始。

《诗经·有骈》”振振鹭、鹭于飞、鼓咽咽、醉言归”是三言诗之始。《周易》”其亡其亡,系于苞桑”四言诗之始。

卜辞”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五言诗之始。《诗经·卷耳》”我姑酌彼金(三个田字上面,下加缶字),我姑酌彼凹觥”六言诗之始。

《诗经·鹿鸣》”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七言诗之始,《诗经·十月之交》”我不敢效我友自逸”八言诗之始。《诗经·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成王不敢康”九言诗这始。

杜甫诗”男儿生不成名身已老”也是九言诗。李白”黄帝铸鼎于荆山炼丹砂,丹砂成骑龙飞上太清家”十言诗之始。

苏东坡”山中故人应有招我归来篇”十一言诗之始。 v题画诗之考 我国题画诗的产生、历来被认为始于唐代,创始者为杜甫。

这里首先应该说明什么是题画诗?如若说题画诗专指题在画面上的诗,以现有的资料看,那是唐代才有的事。若不是专指题在画面上的诗,而是把不直接题在画面上的吟画、题画、论画以及题扇画、题壁画、题屏风画都看作是题画诗的话,那么,从现有资料看,在六朝时已经有了题画诗。

如《全汉三国两晋南北朝诗》中,就收有东晋桃叶的《答王团扇歌》三首,其一是:”七宝画团扇,灿烂明月光。与郎却喧暑,相忆莫相忘。

“虽说比较简单,但确实是对画扇的歌咏。 特别是由梁至北周的杰出诗人庾信,在梁朝时,曾作《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生动地描绘了屏风上的各优美画面,在题画诗创作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由此可见,我国的题画诗,六朝时已经产生。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