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歌中的河

希望可以帮到你! “七岁初照水,八岁偷照镜”,这是我初学诗时写邻村一个小女孩的句子,无论是房前的井水还是后山月塘的野水,总之,“初照水”给人的感觉是美的。

二十年后,读到赫拉克利特“你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句子时,我震撼于生命的沧桑和世事的多变。我想起了那个早已为人妇的女孩,她可能已经不记得七岁时的那汪水了。

但我要说的是,在我的心里,嘉陵江永远是我诗歌中不变的河流。 第一次听说嘉陵江,是初中老师从课本上讲给我们的;第一次亲临嘉陵江,是同姑父一起给住在县城的大姨妈家背杏果时坐乌蓬船涉江而过的。

但那时侯很小,不知道眼前的江水会对我的生命有什么启悟,不知道我一生的精血会与她有怎样的关联?记得上高中的时候,有个礼拜六,我从学校直接步行进城去大姨妈家,快走到南津关了,我才发现身上的所有口袋里,没有一个子儿,怎么过河?我的心开始咯噔咯噔跳,这时候,我突然发现前面走着一个小学的同学,我赶上去和他答话,到渡口了,我故意走在他身后,对他说:“哎,我来给你买票!”同学一听,答到:“看你说的,我一起买!”那天晚上,我一个人到嘉陵江边漫步,那是我第一次用陌生人的眼光仔细地打量着眼前的江水,我在水里看到的,绝不是邻村七岁女孩在水里看到的她自己初绽的面容,我看到的是对未来的梦!一个贫乏时代一无所有的乡下男孩的梦!我在心里发誓:从今以后,我一定要堂堂正正过河,一定要堂堂正正做人! 读师范的时候,不知什么原因我痴迷上了文学特别是诗歌。那个时代,刚好是郭沫若、艾青、藏克家时代的尾声,紧接着,我就被徐自摩、戴望舒的丁香和迟桂花包围了,眨眼之间,我又被北岛、舒婷、欧阳江河和杨炼们的朦胧迷醉。

就象河流,一波一波地撵过,一浪一浪地翻过。但不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对唐诗宋词的喜爱总是与日俱增。

在文教句工作的时候,我意外地得到了一套古旧的全唐诗,从那些绝美的诗词里,我有意无意地读到了与嘉陵江有关的句子,从历史的纵深处谛听到了过往诗人们对母亲河的倾述:“嘉陵江水此东流,望喜驿中忆阆州,若到阆中还入海,阆州应有更高楼。”这是李商隐对“五城十二楼”的阆中更邈远的期待;“巴江江水色,一带浓柔碧。

仙女瑟瑟衣,风梭晚来织。”从北宋进士王周的《巴江》里,我又感应到了神话时代阆中的古意,仿佛回到了上古的华胥氏国,看见了手拿曲尺和圆规的伏羲兄妹;在诗圣杜甫的《阆水歌》里,我时时能领略到“巴童荡桨欹侧过,水鸡衔鱼来去飞”的画境……无数个夜晚,我就把自己的灵魂寄居在那些奇奥的汉字中心,在诗歌的河流中心漫无边际地梦幻和漂泊。

上世纪80年代,是我们这代人灵魂最孤绝的时代。我把我的生命埋藏在汉语的修辞格里,就像河流深处的卵石,把他们的头颅低垂在幽暗而深邃的河床中央。

更多的时候,我独自走在被夕阳染红的江滩上,眼前的芦苇仿佛不是真实的芦苇,脚下的江水也不是灵动的江水,我敛缩成了一粒灰色的死沙。也就是那段时间,在诗歌中,我开始了青春期最坚韧最漫长的挣扎:“锦屏山,我生命中的风水宝地/过往的流雁/为何带不走我眼中的泪水//我曾坐在无人的山巅/独诵唐人绝句……”(《锦屏山》)生命在一种古老的诗意里不安地延续,为了抑制这种不安,我们一伙年青人,经常在江边的柳林里编导属于我们自己的篝火晚宴,我们挥舞着自制的玩具枪,“在黑夜/无边无沿地穿越。

发出/石块般喊叫:来啊/爱!桥下的水哗哗地响起来……”(《打夜的孩子》),在大佛寺的深湾里,我们身体靠着身体,紧挨着彻夜歌唱着过冬,而嘉陵江水,在不远处毫无声息地流过,流向它必须去的地方。 停顿使河流死亡。

人的生命就像河流,永远在路上走着,无法停顿。先哲赫拉克利特所说“我们踏入,又没有踏入同一条河流……你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就从最高的意义上论述了河流的恒变和人的自变。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为了改变我的生存状况,为了离开那不能养活我的故乡,我开始奔波在成都和阆中之间。奇怪的是,一到了省府成都,我的感觉不是我离开了故乡阆中,而是成天空落落的,再喧闹的场合、再奢华的生活都激不起我灵魂的拍荡,我知道,远离故乡我就远离了诗歌,远离了诗歌中的河流我的激情和灵感就如炽般焦燥,人的灵魂在很多时候需要湿度,需要用故土和家乡的水来滋养,需要诗歌来提升……这种从骨子里对故土的迷恋使我这个认他乡为故乡的客居者日渐憔悴,我知道,要活下去,就必须回到我真正的故乡。

2001年秋末,甘肃诗人叶舟来成都,我们一群所谓的诗人在“川东吊脚酒楼”醉饮,那一夜,我称之为属于我的诗歌后回归之夜,因为那晚“很多莫名的词语开始悬浮在我的脑宇/自然、精细、唯美地组成了/我灵魂深处奇妙的拼图/我又看见了多年以前莺飞蝶荡的幻影//这个夜晚是诗歌后回归的夜晚:/我还未写下一个字,但诗已经发出了轰鸣!”正因为这个诗歌后回归,使我毅然决定必须尽快回到故土阆中。 2002年,我携家返回阆中。

车过南充,我就嗅到了故乡熟悉的山水味道,我的胸中就开始涌荡着滚滚的诗意:“江。

2.古代诗词中描写河的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诗中水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S226;蒹葭》)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3.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诗中河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S226;关雎》)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5.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木兰辞》)

6.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

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8.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9.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10.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中江

1.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3.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4.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7.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9.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作文《诗歌中的河》怎么写

“七岁初照水,八岁偷照镜”,这是我初学诗时写邻村一个小女孩的句子,无论是房前的井水还是后山月塘的野水,总之,“初照水”给人的感觉是美的。

二十年后,读到赫拉克利特“你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句子时,我震撼于生命的沧桑和世事的多变。我想起了那个早已为人妇的女孩,她可能已经不记得七岁时的那汪水了。

但我要说的是,在我的心里,嘉陵江永远是我诗歌中不变的河流。第一次听说嘉陵江,是初中老师从课本上讲给我们的;第一次亲临嘉陵江,是同姑父一起给住在县城的大姨妈家背杏果时坐乌蓬船涉江而过的。

但那时侯很小,不知道眼前的江水会对我的生命有什么启悟,不知道我一生的精血会与她有怎样的关联?记得上高中的时候,有个礼拜六,我从学校直接步行进城去大姨妈家,快走到南津关了,我才发现身上的所有口袋里,没有一个子儿,怎么过河?我的心开始咯噔咯噔跳,这时候,我突然发现前面走着一个小学的同学,我赶上去和他答话,到渡口了,我故意走在他身后,对他说:“哎,我来给你买票!”同学一听,答到:“看你说的,我一起买!”那天晚上,我一个人到嘉陵江边漫步,那是我第一次用陌生人的眼光仔细地打量着眼前的江水,我在水里看到的,绝不是邻村七岁女孩在水里看到的她自己初绽的面容,我看到的是对未来的梦!一个贫乏时代一无所有的乡下男孩的梦!我在心里发誓:从今以后,我一定要堂堂正正过河,一定要堂堂正正做人!读师范的时候,不知什么原因我痴迷上了文学特别是诗歌。那个时代,刚好是郭沫若、艾青、藏克家时代的尾声,紧接着,我就被徐自摩、戴望舒的丁香和迟桂花包围了,眨眼之间,我又被北岛、舒婷、欧阳江河和杨炼们的朦胧迷醉。

就象河流,一波一波地撵过,一浪一浪地翻过。但不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对唐诗宋词的喜爱总是与日俱增。

在文教句工作的时候,我意外地得到了一套古旧的全唐诗,从那些绝美的诗词里,我有意无意地读到了与嘉陵江有关的句子,从历史的纵深处谛听到了过往诗人们对母亲河的倾述:“嘉陵江水此东流,望喜驿中忆阆州,若到阆中还入海,阆州应有更高楼。”这是李商隐对“五城十二楼”的阆中更邈远的期待;“巴江江水色,一带浓柔碧。

仙女瑟瑟衣,风梭晚来织。”从北宋进士王周的《巴江》里,我又感应到了神话时代阆中的古意,仿佛回到了上古的华胥氏国,看见了手拿曲尺和圆规的伏羲兄妹;在诗圣杜甫的《阆水歌》里,我时时能领略到“巴童荡桨欹侧过,水鸡衔鱼来去飞”的画境……无数个夜晚,我就把自己的灵魂寄居在那些奇奥的汉字中心,在诗歌的河流中心漫无边际地梦幻和漂泊。

上世纪80年代,是我们这代人灵魂最孤绝的时代。我把我的生命埋藏在汉语的修辞格里,就像河流深处的卵石,把他们的头颅低垂在幽暗而深邃的河床中央。

更多的时候,我独自走在被夕阳染红的江滩上,眼前的芦苇仿佛不是真实的芦苇,脚下的江水也不是灵动的江水,我敛缩成了一粒灰色的死沙。也就是那段时间,在诗歌中,我开始了青春期最坚韧最漫长的挣扎:“锦屏山,我生命中的风水宝地/过往的流雁/为何带不走我眼中的泪水//我曾坐在无人的山巅/独诵唐人绝句……”(《锦屏山》)生命在一种古老的诗意里不安地延续,为了抑制这种不安,我们一伙年青人,经常在江边的柳林里编导属于我们自己的篝火晚宴,我们挥舞着自制的玩具枪,“在黑夜/无边无沿地穿越。

发出/石块般喊叫:来啊/爱!桥下的水哗哗地响起来……”(《打夜的孩子》),在大佛寺的深湾里,我们身体靠着身体,紧挨着彻夜歌唱着过冬,而嘉陵江水,在不远处毫无声息地流过,流向它必须去的地方。停顿使河流死亡。

人的生命就像河流,永远在路上走着,无法停顿。先哲赫拉克利特所说“我们踏入,又没有踏入同一条河流……你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就从最高的意义上论述了河流的恒变和人的自变。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为了改变我的生存状况,为了离开那不能养活我的故乡,我开始奔波在成都和阆中之间。奇怪的是,一到了省府成都,我的感觉不是我离开了故乡阆中,而是成天空落落的,再喧闹的场合、再奢华的生活都激不起我灵魂的拍荡,我知道,远离故乡我就远离了诗歌,远离了诗歌中的河流我的激情和灵感就如炽般焦燥,人的灵魂在很多时候需要湿度,需要用故土和家乡的水来滋养,需要诗歌来提升……这种从骨子里对故土的迷恋使我这个认他乡为故乡的客居者日渐憔悴,我知道,要活下去,就必须回到我真正的故乡。

2001年秋末,甘肃诗人叶舟来成都,我们一群所谓的诗人在“川东吊脚酒楼”醉饮,那一夜,我称之为属于我的诗歌后回归之夜,因为那晚“很多莫名的词语开始悬浮在我的脑宇/自然、精细、唯美地组成了/我灵魂深处奇妙的拼图/我又看见了多年以前莺飞蝶荡的幻影//这个夜晚是诗歌后回归的夜晚:/我还未写下一个字,但诗已经发出了轰鸣!”正因为这个诗歌后回归,使我毅然决定必须尽快回到故土阆中。2002年,我携家返回阆中。

车过南充,我就嗅到了故乡熟悉的山水味道,我的胸中就开始涌荡着滚滚的诗意:“江风传来夏天最后几缕醉。

4.寻诗歌中的河

【黄河】 唐五代-罗隐 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

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 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

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 【读史二十首】近代-王国维 两条云岭摩天出,九曲黄河绕地回。 自是当年游牧地,有人曾号伏羲来。

登鹳雀楼 年代:【唐】 作者:【王之涣】 体裁:【五绝】 类别:【山水】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凉州词 年代:【唐】 作者:【王之涣】 体裁:【乐府】 类别:【边塞】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浪淘沙 年代:【唐】 作者:【刘禹锡】 体裁:【乐府】 类别:【】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菩萨蛮 年代:【唐】 作者:【】 体裁:【词】 类别:【闺情】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砣浮,直待黄河彻底枯,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秋望 年代:【明】 作者:【李梦阳】 体裁:【】 类别:【】 黄河水绕汉边墙, 河上秋风雁几行。 客子过濠追野马, 将军弢[1]箭射天狼。

黄尘古渡迷飞挽[2], 白日横空冷战常 闻道朔方多勇略, 只今谁是郭汾阳。 黄河二首 年代:【唐】 作者:【杜甫】 体裁:【七绝】 类别:【】 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

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 黄河西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

愿驱众庶戴君王,混一车书弃金玉。 北风行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乐府】 类别:【】 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纹金鞞靫。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渡河北 年代:【南北朝】 作者:【王褒】 体裁:【】 类别:【】 秋风吹木叶, 还似洞庭波。

常山临代郡, 亭障绕黄河。 心悲异方乐, 肠断陇头歌。

薄暮临征马, 失道北山阿。 塞上曲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乐府】 类别:【】 大汉无中策,匈奴犯渭桥。

五原秋草绿,胡马一何骄。 命将征西极,横行阴山侧。

燕支落汉家,妇女无华色。 转战渡黄河,休兵乐事多。

萧条清万里,瀚海寂无波。 绍熙别庙二首 年代:【宋】 作者:【真宗】 体裁:【】 类别:【】 美咏河洲,德巡妫汭。

徽音如存,笔修祀事。 缩以包茅,酌以醒齐。

灵来顾歆,降福攸检。 酒泉子 年代:【唐】 作者:【温庭筠】 体裁:【词】 类别:【】 楚女不归, 楼枕小河春水。

月孤明, 风又起, 杏花稀。 玉钗斜亸云鬟重, 裙上金缕凤。

八行书, 千里梦, 雁南飞。 感皇恩 年代:【宋】 作者:【毛滂】 体裁:【词】 类别:【】 绿水小河亭,朱阑碧甃。

江月娟娟上高柳。画楼缥缈,尽挂窗纱帘绣。

月明知我意,来相就。银字吹笙,金貂取酒。

小小微风弄襟袖。宝熏浓炷,人共博山烟瘦。

露凉钗燕冷,更深后。 感皇恩 年代:【宋】 作者:【毛滂】 体裁:【词】 类别:【】 绿水小河亭,朱阑碧甃。

江月娟娟上高柳。画楼缥缈,尽挂窗纱帘绣。

月明知我意,来相就。银字吹笙,金貂取酒。

小小微风弄襟袖。宝熏浓炷,人共博山烟瘦。

露凉钗燕冷,更深后。 1.河 李白《魏郡别苏明府因北游》 魏都接燕赵,美女夸芙蓉。

淇水流碧玉,舟车日奔冲。 青楼夹两岸,万室喧歌钟。

天下称豪贵,游此每相逢。 杜甫《洗兵马(收京后作)》 田家望望惜雨干,布谷处处催春种。

淇上健儿归莫懒,城南思妇愁多梦。 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

唐 李白《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 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 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 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 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王之涣《 凉州词二首》其一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5.作文:《诗歌中的河》

有一篇! 希望可以帮到你! “七岁初照水,八岁偷照镜”,这是我初学诗时写邻村一个小女孩的句子,无论是房前的井水还是后山月塘的野水,总之,“初照水”给人的感觉是美的。

二十年后,读到赫拉克利特“你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句子时,我震撼于生命的沧桑和世事的多变。我想起了那个早已为人妇的女孩,她可能已经不记得七岁时的那汪水了。

但我要说的是,在我的心里,嘉陵江永远是我诗歌中不变的河流。 第一次听说嘉陵江,是初中老师从课本上讲给我们的;第一次亲临嘉陵江,是同姑父一起给住在县城的大姨妈家背杏果时坐乌蓬船涉江而过的。

但那时侯很小,不知道眼前的江水会对我的生命有什么启悟,不知道我一生的精血会与她有怎样的关联?记得上高中的时候,有个礼拜六,我从学校直接步行进城去大姨妈家,快走到南津关了,我才发现身上的所有口袋里,没有一个子儿,怎么过河?我的心开始咯噔咯噔跳,这时候,我突然发现前面走着一个小学的同学,我赶上去和他答话,到渡口了,我故意走在他身后,对他说:“哎,我来给你买票!”同学一听,答到:“看你说的,我一起买!”那天晚上,我一个人到嘉陵江边漫步,那是我第一次用陌生人的眼光仔细地打量着眼前的江水,我在水里看到的,绝不是邻村七岁女孩在水里看到的她自己初绽的面容,我看到的是对未来的梦!一个贫乏时代一无所有的乡下男孩的梦!我在心里发誓:从今以后,我一定要堂堂正正过河,一定要堂堂正正做人! 读师范的时候,不知什么原因我痴迷上了文学特别是诗歌。那个时代,刚好是郭沫若、艾青、藏克家时代的尾声,紧接着,我就被徐自摩、戴望舒的丁香和迟桂花包围了,眨眼之间,我又被北岛、舒婷、欧阳江河和杨炼们的朦胧迷醉。

就象河流,一波一波地撵过,一浪一浪地翻过。但不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对唐诗宋词的喜爱总是与日俱增。

在文教句工作的时候,我意外地得到了一套古旧的全唐诗,从那些绝美的诗词里,我有意无意地读到了与嘉陵江有关的句子,从历史的纵深处谛听到了过往诗人们对母亲河的倾述:“嘉陵江水此东流,望喜驿中忆阆州,若到阆中还入海,阆州应有更高楼。”这是李商隐对“五城十二楼”的阆中更邈远的期待;“巴江江水色,一带浓柔碧。

仙女瑟瑟衣,风梭晚来织。”从北宋进士王周的《巴江》里,我又感应到了神话时代阆中的古意,仿佛回到了上古的华胥氏国,看见了手拿曲尺和圆规的伏羲兄妹;在诗圣杜甫的《阆水歌》里,我时时能领略到“巴童荡桨欹侧过,水鸡衔鱼来去飞”的画境……无数个夜晚,我就把自己的灵魂寄居在那些奇奥的汉字中心,在诗歌的河流中心漫无边际地梦幻和漂泊。

上世纪80年代,是我们这代人灵魂最孤绝的时代。我把我的生命埋藏在汉语的修辞格里,就像河流深处的卵石,把他们的头颅低垂在幽暗而深邃的河床中央。

更多的时候,我独自走在被夕阳染红的江滩上,眼前的芦苇仿佛不是真实的芦苇,脚下的江水也不是灵动的江水,我敛缩成了一粒灰色的死沙。也就是那段时间,在诗歌中,我开始了青春期最坚韧最漫长的挣扎:“锦屏山,我生命中的风水宝地/过往的流雁/为何带不走我眼中的泪水//我曾坐在无人的山巅/独诵唐人绝句……”(《锦屏山》)生命在一种古老的诗意里不安地延续,为了抑制这种不安,我们一伙年青人,经常在江边的柳林里编导属于我们自己的篝火晚宴,我们挥舞着自制的玩具枪,“在黑夜/无边无沿地穿越。

发出/石块般喊叫:来啊/爱!桥下的水哗哗地响起来……”(《打夜的孩子》),在大佛寺的深湾里,我们身体靠着身体,紧挨着彻夜歌唱着过冬,而嘉陵江水,在不远处毫无声息地流过,流向它必须去的地方。 停顿使河流死亡。

人的生命就像河流,永远在路上走着,无法停顿。先哲赫拉克利特所说“我们踏入,又没有踏入同一条河流……你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就从最高的意义上论述了河流的恒变和人的自变。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为了改变我的生存状况,为了离开那不能养活我的故乡,我开始奔波在成都和阆中之间。奇怪的是,一到了省府成都,我的感觉不是我离开了故乡阆中,而是成天空落落的,再喧闹的场合、再奢华的生活都激不起我灵魂的拍荡,我知道,远离故乡我就远离了诗歌,远离了诗歌中的河流我的激情和灵感就如炽般焦燥,人的灵魂在很多时候需要湿度,需要用故土和家乡的水来滋养,需要诗歌来提升……这种从骨子里对故土的迷恋使我这个认他乡为故乡的客居者日渐憔悴,我知道,要活下去,就必须回到我真正的故乡。

2001年秋末,甘肃诗人叶舟来成都,我们一群所谓的诗人在“川东吊脚酒楼”醉饮,那一夜,我称之为属于我的诗歌后回归之夜,因为那晚“很多莫名的词语开始悬浮在我的脑宇/自然、精细、唯美地组成了/我灵魂深处奇妙的拼图/我又看见了多年以前莺飞蝶荡的幻影//这个夜晚是诗歌后回归的夜晚:/我还未写下一个字,但诗已经发出了轰鸣!”正因为这个诗歌后回归,使我毅然决定必须尽快回到故土阆中。 2002年,我携家返回阆中。

车过南充,我就嗅到了故乡熟悉的山水味道,我的胸中就开始涌荡着滚滚的诗。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