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中柳的含义,3Q
柳——离情的象征.古诗中的“柳”是有特殊的含义的.柔顺婀娜、随风摆动的“柳”和“留”谐音,另外古人还有折柳送行的习俗,这就很容易引申到“柳——留——惜别——依依不舍”的层面上来.使人联想到,离别的人一看见杨柳,就会想起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场面,就会浮现出赠柳惜别的情景,心中就会涌起一缕缕离愁.这样,诗中“折柳”一词所寓含的“惜别怀远”之意就比较容易理解了.“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焕《凉州词》)、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采薇》).。
2.关于柳的诗句及含义鉴赏
一、“折柳”之深情 古人分别时要折柳相送,这是当时一种很流行的民间习俗,尤其是在文人墨客中,成为一种时尚。
张籍《蓟北旅思》:“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周邦彦《兰陵王》:“柳荫直,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从“折尽向南枝”和“柔条过千尺”这样的词句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这种习俗、时尚存在的普遍性。送别的地点多在长亭、桥头或大堤,如周邦彦词中提到的“隋堤”,还有下文的“霸陵”(附近有霸桥)即是。
送别时不仅折柳相送,饯行饮酒自然是少不了的;有时还要吹笛、唱歌,曲子是现成的,几乎当时有点文化的人都可随口唱出;诗人们当然更要吟诗赋词以相赠。在古代诗词中,我们可以读到许多与“折柳送别”这种文化习俗相关的作品,可以说这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景观。
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003年高考古诗词鉴赏题出的就是这首诗。) 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杨花”就是柳絮。
苏轼有《杨花词》) 吴文英《风入松》:“楼前暗绿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诗词中不仅写“折柳送别”这种行动,而且,凡是与柳相关的词语都要拿来抒发分别时的离愁别恨,朋友间的厚意深情。
如“柳丝”、“柳枝”、“柳阴”、“柳色”、“烟柳”“柳绵”(又可说成是“柳花”、“杨花”、“柳絮”)、“杨柳”、“折杨柳”、“杨柳春”、“杨柳依依”等等。“折柳”诗词中,还有一段非常感人的故事。
宋朝礼部属官李之问,爱上了都城名妓聂胜琼。李将回原籍时,聂胜琼为之送别,饮于莲花楼,唱了一首词,末一句是:“无计留春住,奈何无计随君去。”
为这,李之问又留下来住了一个多月。后来因为妻子催促太紧,李不得不怅然离去。
不到十天,聂胜琼写了一首《鹧鸪天》,寄给李之问。李中途得之,藏在箱子里,回家后被妻子发现。
李只得以实相告。李夫人读了《鹧鸪天》,见其语句清健,非常高兴。
不但没有阻止李聂的这段情缘,反而拿出私房钱让李之问去都城迎娶聂胜琼。聂胜琼《鹧鸪天》: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阳关后,别个人人第五程。
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二、“折柳”之缘由 分别时为什么要折柳相送呢?常见的解释是,“柳”谐“留”音,赠柳表示留念,一为不忍分别,二为永不忘怀。但是,这种解释我们感到很单薄,不足以完全令人信服。
折柳送别作为一种非常普遍的文化习俗,恐怕不是一个“谐音”就能解释清楚的。因此,古代就有人从另外的角度探求这其中的缘由。
如清朝褚人获在《坚瓠广集》卷四中提出:“送行之人岂无他枝可折而必于柳者,非谓津亭所便,亦以人之去乡正如木之离土,望其随处皆安,一如柳之随地可活,为之祝愿耳。”这种解释是很合理的。
柳树和其他树木相比,其特点是“随地可活”,这正可以拿来祝愿远别的人,到了异地后,随遇而安,能够很快地融入当地的人群中,一切顺遂。这一说法便有了深刻的哲理性和更高的文化品味。
但是,我以为,这还不是“折柳送别”这种文化习俗的最初缘由。最早的渊源应该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几句古诗。
理由有三:一是这诗句来自《诗经》,而且是名句,读书人人人熟悉;二是“杨柳依依”表达了战士出征前怀家恋土的离情别绪,为后来的的送别诗奠定了文化基调;三是《诗经》作为五经之一,其深广的文化传承作用是不容怀疑的,古人作诗讲究“无一字无来处”,当然来自经典。从这个意义上说,有人把《渭城曲》中“客舍依依杨柳春”改为“客舍青青柳色新”,我以为不妥。
总之,“折柳送别”应该有“谐音感怀”、“哲理启迪”、“文化传承”这样三个缘由。三、“折柳”之乐曲 “折柳送别”时,要吹笛,有时还要放声歌唱,所以,古诗中常把折柳、吹笛(唱曲)联系在一起,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与之相关的乐曲有这样三首:一是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中的《折杨柳枝》。有一首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
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李白《塞下曲》:“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还有前面提到的《春夜洛城闻笛》,这两首诗中所言“闻折柳”,都应该是《折杨柳枝》这支曲子。二是唐朝的《渭城曲》,又称《阳关三叠》。
其实原来并不是一首歌曲,只是王维写的一首诗《送阮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后来由乐人谱入乐府,当作送别曲,并把末句“西出阳关无故人”反复重叠歌唱,所以称为《阳关三叠》。这在唐朝是一首非常流行的送别曲。
三是唐朝的《杨柳枝词》。是唐教坊曲名,作者多以此题咏柳,以。
3.关于“柳”的古诗
采 薇 《诗经·小雅》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注]《诗经·小雅·采薇》写的是出征士兵保家卫国怀念亲人和乡土的情思,这是我国古代诗歌中以杨柳作为意象的最早的一首诗。其大意是:当初我们出征啊,杨柳飘拂依依;如今我们归来啊,却是雨雪漫天纷飞。
咏 柳 [宋]曾 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注]这首诗题为“咏柳”,实际上托物寓意。通过对柳树“倚得东风势便狂”“飞花蒙日月”的描摹,写出了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小人;并用“天地有清霜”警告他们必无好下场,难逃灭亡的命运。
如梦令 《红楼梦》
岂是绣绒残吐,卷起半帘香雾,纤手自拈来,空使鹃啼燕妒。
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
此词是曹雪芹所著《红楼梦》中人物史湘云所写的“咏柳”词,读来别有生趣。
鹧鸪天 咏柳
意在闲闲
雨过新晴五月天,一时光景尽清妍。
笼烟流翠添娇态,间有蝴蝶舞蹁跹。
柳腰瘦,叶眉欢。也挽人臂也拂肩。
前人惯作离情诉,我今翻成妩媚篇。
[注]这是一位网友所写的“咏柳”词,有古人遗风,更具时代新意。
带柳的古诗句: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 陆游《马上作》
柳带东风一向斜,春阴澹澹蔽人家。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万井楼台疑绣画,九原珠翠似烟霞。年年今日谁相问,独卧长安泣岁华。
4.有哪些关于柳的古诗
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唐·贺知章《咏柳》
2、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去抓日已疏》
3、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候。
——唐·王昌龄《闺怨》
4、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欧阳修《踏莎行》
5、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欧阳修《蝶恋花》
6、一丝杨柳千丝恨,三分春色二分休。——元·薛昂夫《最高楼》
7、弱柳从风疑举袂。——刘禹锡《忆江南》
8、年年柳色,灞bà陵伤别。——唐代李白《忆秦娥》
9、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温庭筠《菩萨蛮》
10、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晏几道《青平乐》
11、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水龙吟》
12、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周紫芝《踏莎行》
13、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14、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15、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16、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7、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告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18、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落时。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刘禹锡.唐《杨柳枝》
19、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高鼎《村居》
20、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5.谁有古诗《柳》的大意
《柳》的解说的商榷 语文课本的道思考题要学生领会《柳》的大意。
教参的答案是:“在烟雨迷朦的江桥畔,在桃杏掩映的山路中,柳树的千丝万絮似乎懂得离别者的离情别绪,在春风中飘舞。”并且特地强调,“《柳》则把春风写成被动的,为柳丝柳絮所招惹。”
这一解说,有不少地方经不住推敲。按这种解说,该诗的头句是借烟、雨写“江桥畔”,次句是借桃、杏写“山路中”,两句都是写柳树的环境以行铺垫而没有直接写柳。
这么说宋,该诗竟用了两句大写烟、雨、桃、杏以特写“江桥畔”、“山路中”而几乎置柳树于不顾,岂非着墨一半而言不及意?按这种解说,诗中的烟、雨、桃、杏以及“江桥畔”、“山路中”的形象倒鲜明突出,而柳树的形象却隐约依稀须透视才能见到了,这岂非喧宾夺主,文不对题?那么该诗的题目岂不应该改成“烟雨桃杏柳丝絮”了?其实,“桃杏掩映”说的是“桃杏”相互掩映,“映杏映桃”表述的却不是“桃杏”,而是柳掩桃杏,两个短语陈述的对象各不相同,怎么能用“桃杏掩映”来解说“映杏映桃”呢?“映杏映桃”中的“桃”和“杏”都是参与说明者而不是被说明者,而“桃杏掩映”中的“桃杏”则是被说明者而不是说明者,怎么能够把参与说明者变成接受说明者呢?从自然现象看,柳丝柳絮必须睛而有风才能飘飞,“烟雨迷艨”之中,丝絮必被淋湿,怎么还能“飞舞”呢?再说,“飞舞”所表现的是如坐春风的兴奋、快乐情态,柳丝柳絮表演的却是黯然伤神的无边愁苦。若它竟然兴奋快乐地“飞舞”起来,其情其态与其角色使命不是水火不容了么?再说,“离人“的孤苦心境和该诗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意境,也不会准许它欣然“飞舞”的。
树欲静而风不止,就自然现象而言,只会是春风惹柳丝柳絮,柳丝柳絮是不会主动地“招惹”春风的;从拟人手法来说,柳树所象征的“离人”和其丝絮所象征的离情别绪,也不会有主动“招惹春风”的情趣。 怎么能说柳丝柳絮主动招惹春风呢?那么,应该怎样解说才比较合乎情理呢?纵看该诗脉络,应该说,诗文的每句都承题省了个“柳”字。
若将它补出便是:“(柳)半烟半雨江桥畔,(柳)映杏映桃山路中。(柳)会得离人无限意,(柳的)千丝万絮惹春风。”
这样,“半烟半雨”说的是“柳”而不是“江桥畔”,“映杏映桃”写的也是“柳”而不是“山路中”;会得人意的也是柳,其丝絮“惹春风”的还是柳;“半烟半雨”即“如烟似雨”,以比喻画柳,“映杏映桃”以烘托渲染的侧笔写柳,会人意、“惹春风”则以拟人手法描绘柳——句句有柳,句句写柳,无时不紧扣题目,无处不突出文旨。这样一来,所谓“喧宾夺主”、“文不对题”、“言不及意”之嫌,便全都不存在了。
由于视“半烟半雨”为比喻,因而“烟”、“雨”便都是柳态柳情,则文中便没有能沾湿丝絮的雨水,柳丝柳絮也就能随风漫空乱飞了。“半烟半雨”何以能够视为比喻呢?“半人半鬼”或“不人不鬼”或“半人不鬼”、“半推半就”或“半推不就”,“半痴半颠”或“半痴不颠”等等的“半……半……”或“半……不……”和“不……不……”之类的结构,都含有“既象……又象……”的意思。
可见,视“半烟半雨”为比喻而释为“如烟似雨”是完全可以的。由于明确了“映杏映桃”的是柳树,便不可能出现解说的语法、逻辑错乱了;并且由于如烟似雨的柳树遮掩了桃杏、笼染了桃杏,桃杏因而黯然失色,诗中便没有与意境相乖的明丽色彩,因而意境中也就没有不相宜因素了。
这样,便只剩下一个问题,即究竟是丝絮惹春风还是春风惹丝絮?但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如前所述,“千丝万絮惹春风”一句,如果视为主动句,句意有违情理。
看来应该视之为被动句——省略了表被动的词语的被动句。不用表被动的词语的被动句,在古汉语中相当常见。
“举孝廉,不行”(《张衡传》)说的是张衡被推举为孝廉,“比干菹醢”(《涉江》)说的是比干被剁成肉泥,“屈平既疏”(《屈原列传》)是说屈原被疏远,“函谷举”(《过秦论》)是说函谷关被攻克,“激昂大义”(《五人墓碑记》)的意思是受正义激励。这些都是省略了表被动的词语的被动句。
可见,“惹春风”需要而且完全可以视为被动句。这样,该句便是“柳絮欲停风不住”(〔宋〕无名氏《风栖梧》)的意思,便一点也不违背情理了。
另外,还想补充一点:“惹春风”的“惹”可以而且最好解释为“乱”即“撩乱”。《经籍纂诂》说:“惹,乱也。
从心若声。”可见这“惹”可以训为“乱”。
客观上,柳丝柳絮在空中也是乱飞,丝絮的“乱飞”,也就象征了“离人”的离愁不但被春风撩发,而且被它搅得乱糟糟的,从而便更充分地表现出“离人”的“剪不乱,理还乱”“别是一般滋味”(李煜《相见欢》)的离情别绪。 综上所述,该诗的大意似乎可以这样概述:江桥畔——山路中,孤苦旅行的全程几乎处处有柳。
它如烟似雨,满怀凄戚,遮掩桃杏,使桃杏失色而天地黯然。它深知离乡别井之人的无限愁苦,它那被春风搅得漫空乱飞的千丝万絮,便恰似离人的乱糟糟的离情别绪。
6.谁有《柳》这首诗的诗意
大意理解
在烟雨迷蒙的江桥边,在桃杏掩映的山路中,数不清的柳条柳絮仿佛懂得即将分手的人的离惜别绪,在春风中舞动着,飞扬着。
“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以春景反衬“离人”的悲情。
“千丝万絮惹春风”正面衬托“离人”的情绪。
两个“半”字连用,表示两种现象同时存在,意思是既如烟又是雨,形象地写出了春雨迷蒙的样子。
“无限”一词虽很抽象,却能引起人们丰富的想像。
“无限”一词的含义比任何一种写离情别绪的词都更丰富。种种离情别绪,都在“无限”一词中了,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半烟半雨”说的是“柳”而不是“江桥畔”,“映杏映桃”写的也是“柳”而不是“山路中”;会得人意的也是柳,其丝絮“惹春风”的还是柳;“半烟半雨”即“如烟似雨”,以比喻画柳,“映杏映桃”以烘托渲染的侧笔写柳,会人意、“惹春风”则以拟人手法描绘柳——句句有柳,句句写柳,无时不紧扣题目,无处不突出文旨。这样一来,所谓“喧宾夺主”、“文不对题”、“言不及意”之嫌,便全都不存在了。
由于视“半烟半雨”为比喻,因而“烟”、“雨”便都是柳态柳情,则文中便没有能沾湿丝絮的雨水,柳丝柳絮也就能随风漫空乱飞了。“半烟半雨”何以能够视为比喻呢?“半人半鬼”或“不人不鬼”或“半人不鬼”、“半推半就”或“半推不就”,“半痴半颠”或“半痴不颠”等等的“半……半……”或“半……不……”和“不……不……”之类的结构,都含有“既象……又象……”的意思。
可见,视“半烟半雨”为比喻而释为“如烟似雨”是完全可以的。由于明确了“映杏映桃”的是柳树,便不可能出现解说的语法、逻辑错乱了;并且由于如烟似雨的柳树遮掩了桃杏、笼染了桃杏,桃杏因而黯然失色,诗中便没有与意境相乖的明丽色彩,因而意境中也就没有不相宜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