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牧竖的注释和译文(还有作者简介
雨足高田白,批蓑半夜耕。
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 这诗里写的情景是农民披着蓑衣半夜冒雨去耕田,人和牛都精疲力竭了,天还没有亮,此间辛苦,可想而知。
田上 【年代】:唐 【作者】:崔道融 【题目】:田上 【内容】: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
为了抓住雨水多这一时机,农民半夜就起来耕田,等人和牛都精疲力竭时,天还未亮。 这种没黑没明的劳动,对农民来说是习以为常的事。
〔作者简介〕 崔道融,生卒年待考。唐代诗人。
自号东瓯散人。荆州江陵人。
乾宁二年(895)前后,任永嘉县令,后入朝为右补阙,不久因避战乱入闽。擅长作诗,与司空图、方千结为诗友。
存诗80首,皆为绝句。其中一些作品较有社会意义,如《田上》写农民冒雨夜耕的辛劳。
《寄人》、《寒食夜》等诗亦为佳作。 牧竖持蓑笠, 逢人气傲然。
卧牛吹短笛, 耕却傍溪田。 〔注解〕 ①牧竖:牧童。
②持:穿戴。③傲然:神气的样子。
〔译文〕 牧童穿着蓑衣戴着斗笠,碰见人故意装得很神气。放牧时卧在牛背上吹短笛,耕田时就在溪边田头休息。
诗中牧童的形象天真烂漫,悠然自得,加上几分调皮,十分可爱。参考资料: /classic/yyyk/29/29×1.htm。
2.带“牧”字古诗有哪些
1. 唐代:李涉《牧童词》:朝牧牛,牧牛下江曲。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译:早晨去放牛,赶牛去江湾。傍晚去放牛,赶牛过村落。
2. 唐代:高适《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译:冰雪融尽,入侵的胡兵已经悄然返还。月光皎洁,悠扬的笛声回荡在戍楼间。
3. 唐代:刘禹锡《汉寿城春望》:田中牧竖烧刍狗,陌上行人看石麟。
译:田里的牧童烧化着丢弃的刍狗,路上的行人在观看墓前的石麟。
4. 唐代:无名氏《胡笳曲》:汉家自失李将军,单于公然来牧马。
译:汉朝自从没有了李广将军,胡人单于明目张胆到边境挑衅。
5. 唐代:白居易《东城桂三首》:苏之东城,古吴都城也。今为樵牧之场。
译:苏州的东城,是古代吴国的都城,现在是砍柴放牧的场所。
6. 宋代:陈亮《送文子转漕江东二首》:昔叹当年无李牧,今知江左有夷吾。
译:先前感叹当年没有李牧将军这样的人物,现在才知道江南有夷吾。
7. 唐代:陈子昂《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应龙已不见,牧马空黄埃。
译:勇猛的应龙它已经不见,牧马的童子也离开尘世。
8. 唐代:李白《雉朝飞》:锦衣绣翼何离褷,犊牧采薪感之悲。
译:雌鸟的新羽毛刚刚长出,色彩鲜亮,我这个老而无妻的人看到这情景心中感到一片凄凉。
9. 唐代:王维《宿郑州》:田父草际归,村童雨中牧。
译:老农从青草丛生的地边归来,村童还在濛濛细雨中放牧。
10. 唐代:孟浩然《高阳池送朱二》:此地朝来饯行者,翻向此中牧征马。
译:此处虽然萧条了,但是一大早就来此为送别饯行的,并在这里放牧将要远行的马匹。
1. 牧童词
唐代:李涉
朝牧牛,牧牛下江曲。
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
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2. 塞上听吹笛
唐代: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3. 汉寿城春望
唐代:刘禹锡
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
田中牧竖烧刍狗,陌上行人看石麟。
华表半空经霹雳,碑文才见满埃尘。
不知何日东瀛变,此地还成要路津。
4. 胡笳曲
唐代:无名氏
月明星稀霜满野,毡车夜宿阴山下。
汉家自失李将军,单于公然来牧马。
5. 东城桂三首
唐代:白居易
苏之东城,古吴都城也。今为樵牧之场。
有桂一株,生乎城下,惜其不得地,因赋三绝句以唁之。
子堕本从天竺寺,根盘今在阖闾城。
当时应逐南风落,落向人间取次生。
霜雪压多虽不死,荆榛长疾欲相埋。
长忧落在樵人手,卖作苏州一束柴。
遥知天上桂花孤,试问嫦娥更要无。
月宫幸有闲田地,何不中央种两株。
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http://so.gushiwen.org/
3.蒲松龄的牧竖的解释
【译文】
有两个牧童进山发现了一个狼窝,窝中有两只小狼。(他们)商量好每人分别捉一只小狼。而后(他们)又分别爬上两棵间距数十步的树。不一会儿,大狼回来了,发现小狼不见了,神情非常惊慌。牧童在树上扭小狼的蹄、耳,故意让小狼大声叫。大狼听到后,抬头望去,愤怒地跑到树下,狂叫不已,还用爪子抓树皮。这时候另一个牧童在另一棵树上如法炮制,令小狼痛嚎。大狼听见了叫声,到处张望,才发现另一只小狼;于是不顾这边的狼崽,转而奔至另一棵树下,像刚才那样狂叫撕抓。第一棵树上的牧童又让小狼哀号,大狼又转身扑过去。大狼嘴里没有停止过嚎叫,脚下没有停止过奔跑,这样来回数十次,跑得也慢了,声音也小了;过了一会,大狼气息微薄的样子,很久都不动弹。牧童从树上爬下来,凑近一看,大狼已经气绝身亡。
【原文】
《牧竖》
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辍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咆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