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山楂的古诗
1、[唐] 李贺 《相和歌辞·江南曲》
汀洲白苹草,柳恽乘马归。江头楂树香,岸上蝴蝶飞。
酒杯若叶露,玉轸蜀桐虚。朱楼通水陌,沙暖一双鱼。
白话释义
水中小洲上的芹菜像草翠绿,而唐朝宰相柳恽却乘马归西。
江边的楂树散发出缕缕清香,岸上成群结队蝴蝶悠然飞翔。
接一酒杯箬竹叶露当酒相祭,弹一曲高雅的曲子送给他听。
红楼通向水边处有一条小路,暧水的沙滩边游着两条小鱼。
2、[宋] 张至龙 《东林寺》
满院香风乍熟楂,猴孙抱子坐枯槎。
头陀不惯迎宾客,自折芙蓉供释迦。
白话释义
满院香风刚熟楂,猴孙抱着孩子坐在枯枝。头陀不习惯去迎接宾客,从折芙蓉供释迦牟尼。
3、[唐] 万楚 《题江潮庄壁》
田家喜秋熟,岁晏林叶稀。禾黍积场圃,楂梨垂户扉。
野闲犬时吠,日暮牛自归。时复落花酒,茅斋堪解衣。
白话释义
种田人家喜欢秋天成熟,岁末林叶稀。粮食堆场圃,楂、梨垂户门。野犬时叫闲,一天晚上牛自己回家。时间又花落酒,茅屋可以脱下衣服。
4、[宋] 彭龟年 《和徐思叔谢向大夫惠柑四首》
满满风霜味正肥,厥包万里逐雕题。
封君莫羡传柑宠,清爽何如楂与梨。
白话释义
满满风霜味纯正肥,他的包里追逐雕题。封君不要羡慕传柑受宠,清爽如何楂和梨。
5、[唐] 李咸用 《和吴处士题村叟壁》
秋果楂梨涩,晨羞笋蕨鲜。衣蓑留冷阁,席草种闲田。
椎髻担铺饷,庞眉识稔年。吓鹰刍戴笠,驱犊筱充鞭。
不重官于社,常尊食作天。谷深青霭蔽,峰迥白云缠。
每忆关魂梦,长夸表爱怜。览君书壁句,诱我率成篇。
白话释义
秋楂、梨形果,清晨美味竹笋鲜蕨菜。穿着蓑衣留冷阁,席草种闲田。椎形发髻担铺供应,庞眉认识丰收年。吓唬鹰和戴着笠,赶牛筱充当鞭子。不重官在社,常食作天子尊。谷深青霭遮蔽,峰迥白云缠。每当想起关魂梦,长夸表爱。看你在墙壁上句,引诱我率领成功篇。
2.关于山楂树的诗
同是山楂树,惟见此花红。
谁言青梅竹马,树下寄情浓。老三憨态犹在,静秋回眸娇容,潸然落泪处,秋雨戏梧桐,何处情以堪。
明眸澈,金鲤黄,心意藏,水打飘萍,相拥无语到天明。忍看情深缘浅,泪洒儿女情长,聚散两茫茫。
拭泪怨苍天,莫教戏人间?忠实于原意境,修改了平仄。见笑。
中仄(仄平)仄,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中,中仄仄(平平)。
中仄平(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中仄仄(平平)。中仄仄平仄,中仄仄平平。
中中中,中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中平仄仄平平。
中仄平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仄,中仄仄平平。
3.赞美山里红的诗句
1、《客中作》唐.陆游
江天雨霁秋光老,野气川云净如扫。
投空飞鸟杂落叶,极目斜阳衬衰草。
平沙争渡人鹄立,长亭下马障泥湿。
累累红果络青篾,未霜先摘犹酸涩。
客中虽云贪路程,买薪籴米常留行。
茆檐独坐待僮仆,不闻人声闻碓声。
2、《治圃》唐.陆游
小圃漫经营,栽培抵力耕。
土松宜雨点,根稚怯鉏声。
红果方当熟,清阴亦渐成。
每来常竟日,聊得畅幽情。
3、《闲居有作》唐.吴融
依依芳树拂檐平,绕竹清流浸骨清。
爱弄绿苔鱼自跃, 惯偷红果鸟无声。
踏青堤上烟多绿,拾翠江边月更明。
只此超然长往是,几人能遂铸金成。
4、《李郎中林亭》唐.曹松
只向砌边流野水,樽前上下看鱼儿。
笋蹊已长过人竹, 藤径从添拂面丝。
若许白猿垂近户,即无红果压低枝。
大才必拟逍遥去,更遣何人佐盛时。
5、《郭中山居》唐.方干
莫见一瓢离树上,犹须四壁在林间。
沈吟不寐先闻角, 屈曲登高自有山。
溅石迸泉听未足,亚窗红果卧堪攀。
公卿若便遗名姓,却与禽鱼作往还。
4.赞美山里红的诗句有哪些
闲居有作
唐代:吴融
依依芳树拂檐平,绕竹清流浸骨清。爱弄绿苔鱼自跃,
惯偷红果鸟无声。踏青堤上烟多绿,拾翠江边月更明。
只此超然长往是,几人能遂铸金成。
李郎中林亭
唐代:曹松
只向砌边流野水,樽前上下看鱼儿。笋蹊已长过人竹,
藤径从添拂面丝。若许白猿垂近户,即无红果压低枝。
大才必拟逍遥去,更遣何人佐盛时。
山中言事·欹枕亦吟行亦醉
唐代:方干
欹枕亦吟行亦醉,卧吟行醉更何营。
贫来犹有故琴在,老去不过新发生。
山鸟踏枝红果落,家童引钓白鱼惊。
潜夫自有孤云侣,可要王侯知姓名。
郭中山居
唐代:方干
莫见一瓢离树上,犹须四壁在林间。沈吟不寐先闻角,
屈曲登高自有山。溅石迸泉听未足,亚窗红果卧堪攀。
公卿若便遗名姓,却与禽鱼作往还。
客中作
南宋:陆游
江天雨霁秋光老,野气川云净如扫。
投空飞鸟杂落叶,极目斜阳衬衰草。
平沙争渡人鹄立,长亭下马障泥湿。
累累红果络青篾,未霜先摘犹酸涩。
客中虽云贪路程,买薪籴米常留行。
茆檐独坐待僮仆,不闻人声闻碓声。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绍兴中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后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通判,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他是南宋的大诗人,词也很有成就。有《剑南诗稿》、《放翁词》传世。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晚年韩侂胄当政,一度起用,不久病卒。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