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搜集关于水的诗句,写下来五年级

•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 白居易 (唐) – 《钱塘湖春行》•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 杜牧 (唐) – 《寄扬州韩绰判官》•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李白 (唐) – 《将进酒》•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李白 (唐) – 《渡荆门送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 杜甫 (唐) – 《登岳阳楼》•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 李白 (唐) – 《梦游天姥吟留别》•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 吴均 (南北朝) – 《与朱元思书》•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 佚名 – 《沧浪之水歌》•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 刘禹锡 (唐) – 《竹枝词》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山是眉峰聚,水是眼波横。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清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骆宾王:《咏鹅》)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刘禹锡:《竹枝词》)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杨万里:《小池》)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2.关于水的古诗加诗意(3首,简单点)

有三个人写的那个 我觉得最好的是白居易那个 不知道你说的是不是那个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①。

日出江花红胜火②,春来江水绿如蓝③。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作者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

原名《望江南》、《梦江南》、《江南好》、《春去也》,自唐代白居易作《忆江南》三首,本调遂改名为《忆江南》。《金奁集》入”南吕宫”。

段安节《乐府杂录》:”《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德裕)镇浙日,为亡妓谢秋娘所撰,本名《谢秋娘》,后改此名。”二十七字,三平韵。

中间七言两句,以对偶为宜。第二句亦有添一衬字者。

宋人多用双调。 白居易的三首《忆江南》词赏析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①。

日出江花红胜火②,春来江水绿如蓝③。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古语云,言而无文,行而不远。

白居易的忆江南词从写成,流传至今,已是一千多年,而且还将一直流芳百世,那么这寥寥数语,文在何处?如何能“行”如此之远呢? 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呆了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应该说,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

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二年,他六十七岁时,写下了这三首忆江南,可见江南胜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 要用十几个字来概括江南春景,实属不易,白居易却巧妙地做到了。

他没有从描写江南惯用的“花”、“莺”着手,而是别出心裁地从“江”为中心下笔,又通过“红胜火”和“绿如蓝”,异色相衬,展现了鲜艳夺目的江南春景。异色相衬的描写手法,在大诗人杜甫的诗里常常可见,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两种不同的颜色互相映衬,使诗意明丽如画。

白居易走的也是这条路,从他的诗里也可见端倪,“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春草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因而江南的春色,在白居易的笔下,从初日,江花(可能是水花),江水之中获得了色彩,又因烘染、映衬的手法而形成了我们想象中的图画,色彩绚丽耀眼,层次丰富,几乎无需更多联想,江南春景已跃然眼前。

既是“能不忆江南”,那么杭州这个白居易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是什么给他的感受最深呢?古籍载:“杭州灵隐寺多桂。寺僧曰:‘此月中种也。

’至今中秋望夜,往往子堕,寺僧亦尝拾得。”既然寺僧可以拾得,那么看起来,白居易做杭州刺史的时候,很有兴趣去拾它几颗,也似多次去灵隐寺寻找那月中桂子,正好欣赏三秋月夜的桂花。

白居易是诗人,自然不乏浪漫的气质,在八月桂花暗飘香的月夜,徘徊月下,流连桂丛,时而举头望月,时而俯首细寻,看是否有桂子从月中飞堕于桂花影中。这是何等美丽动人的一副画面。

一个寻字,而情与景合,意与境会,诗情画意,引人入胜。 也许,月中桂子只是传说,那么钱塘潮奇观确实是存在的。

寻桂子不一定能寻到,潮头却是真正看得到的感受极深的景观。钱塘江自杭州东南流向东北,至海门入海。

钱塘潮每昼夜从海门涌入,异常壮观。钱塘潮在每年中秋后三日潮势最大,潮头可高达数丈,正因为如此,所以白居易写他躺在他郡衙的亭子里,就能看见那卷云拥雪的潮头了,趣意盎然。

上句写跑去寺里寻找那美丽的传说,下句写自己悠然躺在床上看澎湃的钱塘潮,一动一静,从中我们可以一窥作者内心蕴涵的种种心理活动,也许可以感受到杭州的难忘。 第三首,写的是苏州。

吴酒一杯春竹叶,也许有人会说,竹叶青并非是吴酒啊,这是怎么回事呢?一来,竹叶是为了与下句的芙蓉对偶,二来,“春”在这里是形容词,所谓春竹叶并非一定是指竹叶青酒,而是指能带来春意的酒。白居易在另一诗里就有“瓮头竹叶经春熟”的说法,而且白居易所在的中唐时代,有不少名酒以春字命名,如“富水春”、“若下春”之类。

文人大多爱酒,白居易应该也不例外,喝着吴酒,观“吴娃双舞”犹如醉酒芙蓉的舞姿。“娃”者,即是美女,西施就被称为“娃”,吴王夫差为她建的房子就叫“馆娃宫”。

也许白居易这样写,就是出于对西施这位绝代佳人的联想吧。十多年后,他在洛阳,回忆起当年饮酒观舞,不禁叹道:“早晚复相逢?”。

早晚,是当时的口语,意思就是何时。 三首词,从今时,忆起往日,最后又回到今天,从洛阳到苏杭,从今日直至十多年前的往事,今、昔、南、北,时间,空间都有极大的跨度。

白居易身在洛阳,神驰江南,抚今追昔,无限深情地追忆最难忘的江南往事,使自己得到了一定的精神满足。而我们今日读此词,则因为白居易的出色描写,也能得到某种精神满足,不知当时白居易是写给自己回忆的,还是留待后人欣赏的. 第一首注释: ①谙:熟悉 ②红胜火:颜。

3.关于水和川的诗句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清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一曲溪边上钓船,幔亭峰影蘸晴川.——朱熹云淡风轻过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程灏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杨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范成大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牛—–岑参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隐隐五凤楼,峨峨横三川.—–「古风」李白机中织锦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窗语.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4.关于水的诗句

描写水的成语:水落石出 水到渠成 水滴石穿 水涨船高

波澜壮阔

描写水的诗词: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苏轼【念奴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徐志摩《云游》

那天你翩翩的在空际云游,

自在,轻盈,你本不想停留

在天的那方或地的那角,

你的愉快是无拦阻的逍遥,

你更不经意在卑微的地面

有一流涧水,虽则你的明艳

在过路时点染了他的空灵,

使他惊醒,将你的倩影抱紧。

他抱紧的是绵密的忧愁,

因为美不能在风光中静止;

他要,你已飞渡万重的山头,

去更阔大的湖海投射影子!

他在为你消瘦,那一流涧水,

在无能的盼望,盼望你飞回!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关雎 >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蒹葭 >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余皆有省)

刘禹锡竹枝词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李商隐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元稹离思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白居易长相思

汴水流,泗水流, 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 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冯延巳谒金门

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捋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李之仪卜算子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

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李清照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5.王维的诗句: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这句话的意思是

归嵩山作 (王维·五言)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注释】 闲闲:从容貌. 迢递:远貌. 且闭关:有闭门谢客意. 【韵译】 清沏溪流两岸林木枝茂叶繁,我乘着车马安闲地归隐嵩山. 流水有意与我同去永不回返,暮鸟有心跟我一起倦飞知还. 荒凉的城郭紧挨着古老渡口,夕阳的余辉映着经秋的重山. 远远地来到嵩山下安家落户,决心归隐谢绝来客把门闭关. 【评析】 这首诗是写辞官归隐途中所见的景色和心情.首联写归隐出发时的情景.颔联写水写鸟,其实乃托物寄情,写自己归山悠然自得之情,如流水归隐之心不改,如禽鸟至暮知还.颈联写荒城古渡,落日秋山,是寓情于景,反映诗人感情上的波折变化.末联写山之高,点明归隐之高洁和与世隔绝,不问世事的宗旨.写景写情并举,于写景中寄寓深情.层次整齐,景象萧瑟.。

6.【古诗《望洞庭》诗句的诗意

以下供参考!刘禹锡《望洞庭》赏析[原诗]望洞庭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注释]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2.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3.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两说均可.4.白银盘:形容洞庭湖.青螺:一种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古代妇女用以画眉.这里是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今译]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赏析]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作者]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著名诗人。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