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赞颂戊戌变法的诗词

谭嗣同的诗

戊戌入都别友人

家国两愁绝,人天一粲然。只余心独在,看汝更千年。世界几痕梦,微尘万座莲。

后来凭吊意,分付此山川。

狱中题壁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别意

志士叹水逝,行子悲风寒。风寒犹得暖,水逝不复还!况我别同志,遥遥千里间。

缆祛泣将别,芳草青且歇。修途浩渺漫,形分肠断绝。何以压轻装,鲛绡缝云裳。

何以壮行色,宝剑丁香结。何以表劳思,东海珊瑚枝。何以慰辽远,勤修惜日短。

坠欢无续时,嘉会强相期。为君歌,为君舞,君弟行,毋自苦。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2.表达戊边士兵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什么

1.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文《渡汉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 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5.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8.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9.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3.戊戌六君子被用刑的过程

当时有一个叫刘一鸣的老狱卒,负责看守谭嗣同等六人,据他讲:谭嗣同在狱中意气自若,终日绕行室中,拾取地上煤屑,就粉墙作书,问何为,笑曰:作诗耳。林旭美秀如处子,在狱中时时作微笑。康广仁则以头撞壁,痛哭失声日:天哪!哥子的事,要兄弟来承当。林旭闻哭,尤笑不可抑。既而传呼:提犯人出监,康知将受刑,哭更甚。刘光第曾任职刑部,安慰康说:此乃提审,非就刑,毋哭。既而牵自西门出,刘知故事,缚赴市曹处斩者始出西角门,乃大憎。刘于是骂曰:未提审,未定罪,即杀头耶?何昏愦乃尔。②

谭嗣同在狱中粉墙上用煤屑作的诗,肯定不会只是一首,可惜当时这个刘一鸣老狱卒因没文化,不能把诗录下来。但不知何人总算抄下一首,这一首诗,现在能见到的最早抄本,在当时任刑部主事的唐烜戊戌八月二十五日的日记中。诗云:

望门投宿邻张俭,忍死须臾待树根。

吾自横刀仰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唐恒不仅录下了谭嗣同宝贵的诗句,而且形象地记录了八月十三日“六君子”被匆忙杀害的具体场面。他记述道:

忽秋审处满汉提调上堂,举止惊惶,嘱各司回公事者咸退,并厉声唤堂书吏速出。余回司向同人讥笑秋谳诸君,有何事而致作如是举措?方谈次,闻大门呵导声。司役报:刚中堂到。则俞知为会商讯犯,别无他异也。然署门外人声喧噪,大门皂役拦阻闲杂人等,不许阑入,并向门外观者大声云:“汝等侯差事出来再看可也。”予始疑讶。忽鲍荟人同年到司具言:谕旨已到,除张、徐两人另候谕旨,刘、杨、谭、林四章京及杨、康六人,均即行处斩。……刚中堂派为监斩大臣,故先到。时步军统领崇公,巳调京旗各营健卒,在署外巡缴,前门、顺治门一带,皆派兵防护不测。而刑部亦传齐五城司坊官,预备囚车、刽手青衣等差各到。满汉提调分班赴南、北所监视缚犯出。南所三人,为谭及二杨;北所则刘、林、康广仁也。北监犯先绑讫,候南监三犯出,至提牢厅,跪听宣读上谕毕,即饬青衣带赴法场矣。③

约下午四时,日将西下,“六君子”被押至菜市口刑场,观者万人,康广仁欲有所语,而左右顾盼无一人,谭嗣同神气不少变,呼监斩大臣刚毅曰“吾有一言”,刚不听。六人遂从容就义。

唐烜对“六君子”怀抱着深厚的同情,对顽固守旧势力的狠毒和社会人心的冷漠愤恨不已。他觉得日记中的话,不足以抒发自己的爱恨,又作《戊戌纪事八十韵》。生动传神地描述了“六君子”被杀害的全过程。这八十韵犹如一面镜子,照出了维新志士们在当时一位正直的有卓识的中下级官员心中的地位。唐烜诗曰:

【梦史氏按 此诗较长,另附于篇末,此处系节录】

……峨峨四新参,入朝三旬劣。辄思大厦扶,竟触天柱折。其一职监察,抗疏气郁勃。同官侧目久,飞语相诋讦。更有粤布衣,未膺簪与绂,壮志不一伸,连坐太突几。

……林君最年少,含笑口微吷。谭子气未降,余怒冲冠发。二杨默无言,俯仰但蹙额。刘子木讷人,忽发大声诘:“何时定爰书,何人为告密?朝无来俊臣,安得反是实?”抗辩语未终,群隶竟牵捽。

……求治或太急,论事或过烈。庶几鼓朝气,一洗宇宙曀。贾生昔痛哭,绛灌颇不悦。出为长沙傅,谪宦犹称屈。况我祖宗朝,钦哉惟刑恤。未闻禁近臣,中道遭鲸刖。不待奏当成,一朝饱屠割。举朝孰营救,到处肆媒孽。罪状在疑似,性命快谗嫉。逝者倘有知,叫阍天听彻。人世无是非,恨难万古雪。我作纪事言,覼缕话畴音。匪以悼其私,实为愤所切。

4.有没有关于”付俊杰”的古诗

有是有,不过这首诗很长。

戊戌纪事八十韵(清·唐烜)皇帝廿四年,戊戌秋八月。其旬有三日,国乃有大罚。

我时官西曹,滥膺折狱职。日抱城旦书,上取司寇谳。

是日天向午,旅进缀班列。济济白云亭,冠盖正窸窣。

突来高车客,并肩趋上谒。密语人不闻,掉头即揖别。

众僚先屏退,行迟独居末。似传中旨至,满堂气惨栗。

处分要异常,举动何仓卒。私心妄惴惴,口语互藉藉。

或言事虑囚,或言行伏阙。事在三日前,圣主下天綍。

归政东朝廷,新进官悉夺。东海大鳗鱼,早惊金钩脱。

深宫含盛怒,钩党穷诛灭。罪甚八司马,一一付缧绁。

众论方快心,有识甘卷舌。外间喧噪声,禁旅杂街卒。

传呼丞相来,肩舆两飘忽。入门坐堂皇,须张面凛铁。

趣召主者至,连缚六人出。敕旨星火催,决不待时毕。

狱吏走且僵,伍伯整巾袜。须臾各就缚,衣冠尚綷䌨。

峨峨四新参,入朝三旬劣。辄思大厦扶,竟触天柱折。

其一职监察,抗疏气郁勃。同官侧目久,飞语相诋讦。

更有粤布衣,未膺簪与绂。壮志不一伸,连坐太突兀。

我时迫近前,木立若朽质。故人乃面之,颜忸心忉怛。

传诏官人来,天宪口为述。尔等悉逆党,左右皆曰杀。

跪听宣读毕,臣当伏斧锧。林君最年少,含笑口微吷。

谭子气未降,馀怒冲冠发。二杨默无言,俯仰但蹙额。

刘子木讷人,忽发大声诘。何时定爰书,何人为告密。

朝无来俊臣,安得反是实。抗辩语未终,群隶竞牵捽。

但闻官人言,汝去不得活。相将赴西市,生死此决绝。

扬扬如平常,目送肠内热。步骑夹道拥,闉阇车填咽。

丞相亲莅刑,事与往昔别。并有覆巢惧,妻孥不敢诀。

引领就白刃,夏侯色可匹。携手入黄泉,夕阳照碧血。

今日身横尸,前朝语造膝。幸赖乔公贤,为收无家骨。

吏人讫事返,流涕向我说。役卒呈数纸,云是狱中笔。

我时但悯默,反覆难终阅。人生遂到此,顷刻化异物。

仰见天上月,照人倍萧瑟。徒步归寓庐,入门忘饥渴。

家人怪我状,疑是感夙疾。约撮告之知,相对亦气噎。

夜半魂梦惊,不觉自嗟叱。国事方艰虞,时政有愆失。

徒闻縻好爵,谁肯念王室。养士二百年,辛苦数才杰。

贡自九州来,帝曰予惟弼。求治或太急,论事或过烈。

庶几鼓朝气,一洗宇宙曀。贾生昔痛哭,绛灌颇不悦。

出为长沙傅,谪宦犹称屈。况我祖宗朝,钦哉惟刑恤。

未闻禁近臣,中道遭黥刖。不待奏当成,一朝饱屠割。

举朝孰营救,到处肆媒孽。罪状在疑似,性命快谗嫉。

逝者傥有知,叫阍天听彻。人世无是非,恨难万古雪。

我作纪事言,覼缕话畴昔。匪以悼其私,实为愤所切。

5.林旭的古诗

林旭(1875年-1898年),字暾谷,福建侯官(今福州)人。

清朝末年维新派人士。出身举人。

是康有为的弟子,戊戌六君子之一。光绪十九年(1893年)癸巳恩科福建乡试解元。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曾任内阁中书。1898年3月倡立闽学会,与粤、蜀、浙、陕各学会相呼应,推动维新运动。

又是保国会倡始董事之一。同年9月5日,百日维新后期,授四品卿衔军机章京,此后十日间,上书言事甚多,不少上谕出其手笔。

戊戌变法失败被捕,与谭嗣同等(总称戊戌六君子)同时被杀害。著作有《晚翠轩诗集》。

妻子是晚清名臣沈葆桢子沈瑜庆之长女沈鹊应,擅诗词,在林旭就义后,服毒自尽。《狱中示复生》青蒲饮泣知何补,慷慨难酬国士思。

欲为君歌千里草,本初健者莫轻言。林旭学诗并没有遵循一般的由浅至深的规范,而是“力学山谷(黄庭坚),后山(陈师道),宁艰辛,勿流易,宁可憎,勿可鄙”,(陈衍《石遗室文集》卷九)走上了“取路孟郊、陈师道,苦涩幽僻,识者以为孟夏行冬令”(《闽侯县志》林旭传)的艰难道路。

按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林旭的诗歌可以一八九五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早期林旭的诗作深受拟古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影响,刻意模仿唐宋名家风尚,属于近代诗坛上的“同光体”诗派。

内容多为模山范水,吟花弄月,应酬赠答,矜才炫学,情调感伤忧世,寄托着深沉的人生。艺术表现含蓄委婉,沉郁深致,矫奇立异,凄清苍凉,风格幽僻冷峻。

这同他早年经历系统封建文化教育的过程,以及长期接受“同光体”流派的薰陶,不能不说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林旭早期的某些诗篇与正统“同光体”故弄玄虚的格调尚有不同之处,略间悠然隽永的神韵和时代特色的意境。

首先,描绘祖国灵山秀水的诗作,散发着一种清新真切的气息,别耐咀嚼的滋味。“闭门不看宜州山,临去还来访窟颜。

聊欲问僧寻枕簟,溪轩踅卧听潺潺。”(《题三游洞》)如此明快的诗句,相当婉曲流畅地表达了诗人对祖国风光的流连,确实包含着令人陶醉的基调。

“清溪十里几多盘,收束将穷却放宽。山要拦人拦不住,侧身让过乞人看。”

(《暑夜泛姜诗溪》)这首情趣盎然的小诗,写得那么轻松洒脱,犹如缀画一般,。其次,林旭由于生长在中国近代天风海雨的形势下,诗坛上改革与保守诗派的斗争,对思想尚未成熟、求知欲望又极强的他产生了强劲的冲击波,所以在他早期的诗作中,还有不少异同于“同光体”流派绝不写“感事”内容的诗歌。

“屯幕临官道,柳阴卧橐驼。莫将笳鼓竞,空唱天山歌”。

“客店骡马滚,公徒何振振。皆言防帝畿,那复愁行人。”

(《北行杂诗》)“壮夫腰镰方纵意,渔父拿舟自垂泪。哀哉斩艾不自得,纷纷载去如束藁。”

(《闵月湖荷花》)这些诗歌不但揭露和鞭挞了当时封建军队在侵略者面前不堪一击,望风披靡,在百姓面前却不可一世,如同豺狼的腐朽残暴本性,也描述了人民生计清寒困苦的凄凉状况。诗人忧国忧民的衷肠,和那血与泪竞流、心与国相印的主人翁形象宛然在目,实乃诗人爱国主义思想的折光反映。

一八九五年的“公车上书”之举,直接激成了中国近代思想界和文化界产生的巨大骚动。这时,向维新变法迈出步子的林旭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

其后期的诗作注意博采众长,“论诗如文较多派,能驿众家亦无害。”(《酬征宇江亭谈诗见赠》)力改幽僻冷峻风格中的平庸拟古形式,使严整的韵律与散文化的笔法谐和,使俗语、新名词与奇异、旧格调沟通,明显地突出了原风格中现实主义的艺术个性。

内容也逐渐地从消极感伤,托古寻旧,自恃高雅的圈子里了出来,开始“留心世务”的追求。主题多在“纵论时事,臧否人物,有为一代兴亡所系者。”

(李宣龚:《晚翠轩诗·序》)颇富时代意识。林旭参预戊戌新政后,更加深刻地目睹了清末官场的腐败内幕,对封建权贵尤为痛恨。

“世士矫诬百可笑,拜跽但知利与名。固宜志士慷慨起,引臂疾呼寐者醒。”

(《正阳关孔子庙诗》)诗人怒斥那帮在国难当头,尚醉心于阿谀奉承,争名夺利,诬蔑咒骂变法维新的封建顽固派。呼号爱国士子引臂而起,唤醒国人去进行救亡图存的斗争。

愤不能抑,拍案而起的激楚之情跃然纸上。同时,林旭对自己多年来苦心学习的所谓国粹精华也越来越感到失望,“依违难述平生好,寂寞差欣咎眚宽。

身锁千门心万里,清辉为照倚阑干。”(《直夜》)由衷地表述了诗人不顾同仁好友的劝说,而积极参加维新变法运动的意向,并相信自己选择的事业是正义的,理想是可望的,虽心锁千门,却心高万里的酬国壮志。

林旭后期诗作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在“百日维新”失败后,他被捕下狱,在牢中忆昔思今,感慨万千,而付与谭嗣同的绝命篇。“青蒲饮泣知何补,慷慨难酬国士恩。

欲为君歌千里草,本初健者莫轻言。”(《狱中示复生》)“青蒲饮泣”是借《汉书·史丹传》中的典故,来比喻自己与光绪皇帝间的亲密关系,全篇饱和着林旭壮志未酬的沉痛心情,告诫了后继者血迹斑斑的深刻教训。

但诗人把变法维新的希望寄托在一个软弱无能的皇帝身上,也反映出了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维新志士客观上不可克服的局限性。时过境迁。

6.已亥杂诗 的诗句

已亥杂诗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注释]

1.这是《已亥杂诗》中的第二百二十首。九州:中国。

2.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3.恃(shì):依靠。

4.喑(yīn):哑。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究:终究、毕竟。

5.天公:造物主。重:重新。抖擞:振作精神。

6.降:降生。

——————————————————————————–

[解说]

“万马齐喑究可哀”一句,深刻地表现了龚自珍对清朝末年死气沉沉的社会局面的不满,因此他热情地呼唤社会变革,而且认为这种变革越大越好,大得该像惊天动地的春雷一样。他又认为实行社会变革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才,所以他热情地呼唤:天公啊!请你抖擞精神,把各式各样的人才都赐给我们吧。

参考资料:.cn/200406/ca487479.htm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