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及意思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南宋诗人杨万里所作的诗,全文如下: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翻译:六月里西湖的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拓展资料:《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一首七绝。此诗通过描写六月西湖的美丽景色,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林子方的眷恋之情。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称南宋四大家。

初学江西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终自成一家,一生作诗二万余首。

2.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古诗的意思是什么

到底是西湖的六月时节,此时的风光与春夏秋冬四季相比确实不同.碧绿的莲叶无边无际、一片碧绿,一直延伸到水天相接的远方,在阳光的照映下,荷花显得格外艳丽鲜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一首七言绝句,该作品无比生动的描绘出了杭州西湖夏季时的不胜美景,是歌咏该景致的经典作品.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西湖六月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从“别样红”之中,透出作者是在以欢快的心态送友.读者可以体会出:作者一边陪着朋友走在路上,一边和朋友谈笑风生.因为只有具有如此“谈笑风生”的心态,才能体会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情画意.。

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意思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意思是清晨太阳刚初升的时候在净慈寺送林子方(友人)离开。

晓出: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杭州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

林子方:是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2,《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南宋诗人杨万里所作,共有两首,其中第二首广为传诵。

原文全文如下: 其一 出得西湖月尚残, 荷花荡里柳行间。 红香世界清凉国, 行了南山却北山。

其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原文的意思是: 清晨走出西湖的时候还可看到昨夜的残月高挂在天上,我陪着友人穿过绿树环绕的荷塘,走在杨柳依依的小道上。在这样的红花遍地、清凉阴阴的世界里,我们走过了南山,又绕到北山。

六月里西湖的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扩展资料 林子方举进士后,曾担任直阁秘书(负责给皇帝草拟诏书的文官,可以说是皇帝的秘书)。

时任秘书少监、太子侍读的杨万里是林子方的上级兼好友,两人经常聚在一起畅谈强国主张、抗金建议,也曾一同切磋诗词文艺,两人志同道合、互视对方为知己。 后来,林子方被调离皇帝身边,赴福州任职,职位知福州。

林子方甚是高兴,自以为是仕途升迁。杨万里则不这么想,送林子方赴福州时,写下此诗,劝告林子方不要去福州。

这两首诗通过描写六月西湖的美丽景色,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林子方的眷恋之情。

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这首古诗的意思是什么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组诗作品。

其一的意思是:清晨走出西湖的时候还可看到昨夜的残月高挂在天上,我陪着友人穿过绿树环绕的荷塘,走在杨柳依依的小道上。在这样的红花遍地、清凉阴阴的世界里,我们走过了南山,又绕到北山。

其二的意思是:六月里西湖的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古诗原文:

其一

出得西湖月尚残, 荷花荡里柳行间。红香世界清凉国, 行了南山却北山。

其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扩展资料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作品,是一组描写杭州西湖六月美丽景色的。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深情的眷恋。

在这组诗中,相比第一首,第二首流传甚广。但第一首虽然默默无名,其在组诗中的地位实不可或缺。

5.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古诗的意思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二首》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组诗作品。译文如下:

清晨走出西湖时天上还挂着残月,我陪友人穿过荷塘,走在杨柳依依的小道上。

在这样的红花遍地、清凉阴阴的世界里,我们走过了南山,又绕到北山。

六月里的西子湖啊,到底特殊,秀丽的风光和其他时节迥然不同。

碧绿的莲叶连接天际,浩渺无尽,红日与荷花相映,色彩分外鲜艳娇红。

全诗如下:

出得西湖月尚残,荷花荡里柳行间。

红香世界清凉国,行了南山却北山。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二首》这两首诗通过描写六月西湖的美丽景色,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林子方的眷恋之情。诗的后两句是互文,文义上交错互见,使诗句既意韵生动,又凝练含蓄。

扩展资料:

此词当作于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林子方举进士后,曾担任直阁秘书,杨万里是他的上级兼好友。此时林子方赴福州任职,杨万里清晨从杭州西湖附近的净慈寺处理送别送林子方,经过西湖边时写下这组诗。

相对第一首,第二首流传甚广。“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他季节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

这两句是写六月西湖给诗人的总的感受。“毕竟”二字,突出了六月西湖风光的独特、非同一般,给人以丰富美好的想象。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诗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二首

6.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诗意

诗意是:六月里西湖的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作者】杨万里 【朝代】宋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扩展资料: 杨万里的诗以白描见长,就这点来说,这是诗不失为他的代表作之一。从艺术上来说,出了白描以外,此诗还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虚实相生。

前两句直陈,只是泛说,为虚;后两句描绘,展示具体形象,为实。虚实结合,相得益彰。

二是刚柔相济。后两句所写的莲叶荷花,一般归入阴柔美一类,而诗人却把它写得非常壮美,境界阔大,有“天”,有“日”。

语言也很有气势:“接天”“无穷”。这样,阳刚与柔美,就在诗歌中得到了和谐统一。

7.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古诗的意思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代: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翻译成现代汉语是:

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它季节确实不同。

荷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这是一首描写杭州西湖六月美丽景色的诗。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深情的眷恋。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诗人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他季节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诗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两句具体地描绘了“毕竟”不同的风景图画:随着湖面而伸展到尽头的荷叶与蓝天融合在一起,造成了“无穷”的艺术空间,涂染出无边无际的碧色;在这一片碧色的背景上,又点染出阳光映照下的朵朵荷花,红得那么娇艳、那么明丽。诗人抓住了这盛夏时特有的景物,概括而又贴切。这种在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看似平淡的笔墨,给读者展现了令人回味的艺术境地。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

8.《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诗意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一首七言绝句,该作品无比生动的描绘出了杭州西湖夏季时的不胜美景,是歌咏该景致的经典作品。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西湖六月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从“别样红”之中,透出作者是在以欢快的心态送友。读者可以体会出:作者一边陪着朋友走在路上,一边和朋友谈笑风生。

因为只有具有如此“谈笑风生”的心态,才能体会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情画意。 诗题: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朝代: 南宋 作者: 杨万里 体裁: 七言绝句 目录 诗词原文 注释译文 诗意 诗词鉴赏 隐喻诗意 相关简介 编辑本段诗词原文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意画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1)晓出:太阳刚升起。

(2)净慈寺:杭州西湖畔著名佛寺。 (3)林子方:作者的朋友。

官居直阁秘书 (4)毕竟: 到底。 (5)四时:春夏秋冬四季。

(6)别样:格外。 (7)接天:与天空接在一起。

(8)无穷碧:无边无际的碧绿色。 (9)同:相同。

(10)六月中:六月中旬。编辑本段诗意 到底是西湖的六月时节,此时的风光与四季不同。

碧绿的莲叶无边无际好像与天相接,在太阳的映照下荷花显得格外艳丽鲜红。编辑本段诗词鉴赏 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

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

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1] 诗人驻足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深情的眷恋。

诗人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他季节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读者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精彩绝艳的画面:翠绿的莲叶,涌到天边,使人感到置身于无穷的碧绿之中;而娇美的荷花,在骄阳的映照下,更显得格外艳丽。

这种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看似平淡的笔墨,给读者展现了令人回味的艺术境地。

编辑本段隐喻诗意 先了解背景: 林子方举进士后,曾担任直阁秘书(负责给皇帝草拟诏书的文官,可以说是皇帝的秘书)。时任秘书少监、太子侍读的杨万里是林子方的上级兼好友,两人经常聚在一起畅谈强国主张、抗金建议,也曾一同切磋诗词文艺、一唱一和,两人志同道合、互视对方为知己。

后来,林子方被调离皇帝身边,赴福州任职,职位知福州。林子方甚是高兴,自以为是仕途升迁。

杨万里则不这么想,送林子方赴福州时,写下此诗,劝告林子方不要去福州。 因此其隐喻之意就不难理解了: “毕竟”一词表现出杨万里的急切心情;“西湖”则是指西湖所在地南宋首都临安。

“六月中”是指朝廷。那么后半句就不难理解了:“风光不与四时同”朝廷里和其他地方不同。

“天”指皇帝。“日”也指皇帝。

“接”有“挨着”的意思。“映”映衬,在太阳下。

“莲叶”、“荷花”都指林子方。“无穷碧”、“别样红”是说前途大好,一片光明。

那么整首诗的意思就出来了: 毕竟是朝廷里面,和外面官场不一样。你只有在皇帝身边,才能有所成就,前途光明啊! 可惜林子方并没看懂,大喊一声“好诗”便去福州了。

于是,林子方淹没在历史滚滚长河之中。编辑本段相关简介 杨万里 (1127-1206年)南宋诗人。

字廷秀,学者称诚斋先生。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

绍兴进士,曾任秘书监。主张抗金。

诗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称“中兴四大家”或“南宋四家”。初学江西诗派,后转以王安石及晚唐诗为宗,终则脱却江西、晚唐窠臼,以构思精巧,语言通俗明畅而自成一家,形成了他独具的诗风,号为“诚斋体”。

杨万里学问渊博,才思健举。亦能文,对理学亦颇注意。

相传有诗二万余首,现存诗四千二百余首,诗文全集一百三十三卷,名《诚斋集》,今存。[2] 净慈寺有关简介 净慈禅寺位于西湖南屏山慧日峰下,初名慧日永明院。

始建于后周显德元年(公元954年),至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由道潜禅师开山,延寿大师继主法席。至北宋时,寺院臻于鼎盛,有各类殿堂三十八座,僧众数千人,南宋时被佛教界评为江南禅宗五山十刹之一。

元代高峰原妙、中锋明本和孤峰明德皆出于净慈,时谓“净慈三峰”。净寺历代高僧辈出,对后世影。

9.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此诗句的意思

晓出净慈寺⑴送林子方⑵ 杨万里 毕竟⑶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⑷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⑸红。 注词释义 1净慈寺:杭州西湖畔著名佛寺。

2林子方:作者的朋友。 3毕竟 : 到底。

4四时:春夏秋冬四季。 5别样:宋代俗语,特别的。

【古诗今译】 毕竟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 风光与其他季节确实不同。 莲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 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赏析】 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

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

“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字廷秀,号诚斋。绍兴二十四年进士。

孝宗时官至太子侍读。光宗召为秘书监。

工诗。为“南宋 四大家”之一。

初学“江西诗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终自成一家。一生作诗二万余首。

亦能文。有《诚斋集》。

杨万里(公元1127-1206年),字廷秀,自号诚斋野客,吉水南溪(今吉水县黄桥乡洴塘村)人。他是南宋杰出的诗人,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被后人推为“中兴四大家”。

建炎元年丁未九月二十二日(公元1127年10月29日),杨万里呱呱坠地。这是一个风狂雨横的年代。

金兵大举入侵中原,于上年闰十一月攻陷汴京,这年四月,俘虏徽宗、钦宋二帝及太子、宗戚三千人北去,北宋宣告灭亡;五月,康王赵构即位,是为高宗,建立了偏安江南的南宋王朝。从此,便开始了宋、金战战和和南弱北强的长期对峙局面。

杨万里八岁丧母。父亲杨芾(公元1096-1164年〉,字文卿,号南溪居士。

他精通《易经》,常忍着饥寒购买书籍,积十年,得藏书数千卷。他曾指着藏书对杨万里说:“是圣贤之心具焉,汝童怒之!”(胡铨《杨君文卿基志铭》)在父亲的影响下,杨万里自幼读书非常勤奋,广师博学,锲而不舍。

他14岁拜高守道为师,17岁拜王庭程为师,21岁拜刘安世、刘廷直为师。绍兴二十年(公元1150年)春赴临安参加礼部试,落第而归,仍继续求学。

27岁拜刘才邵为师。几年后在赣州司户任上,父亲又携领他去拜见滴居南安的张九成和途经赣州的胡锥。

王庭珪、张九成、胡铨等前辈的学问、节操以及力主,抗金的爱国精神,给了杨万里以重要的影响。 绍兴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春,杨万里进士及第。

二十六年(公元1156年),授赣州司户参军。二十九年(公元1159也年)十月,调任永州零陵县塞。

时主战派领袖张泼滴居永州,闭门谢客。杨万里三次前往拜渴而不得见,后以书信力请,并通过其子张拭介绍,才得接见。

张浚对他说:“元符贵人,腰金纤紫者何隙,惟邹志完、陈莹中姓名与日月争光!”(罗大经《鹤林玉露》甲编卷l)同时勉之以“正心诚意”之学。杨万里服膺其教终身,于是名其读书之室曰“诚斋”,以明己志。

胡铨当时滴居衡州,杨万里又请他为此写了《诚斋记》。为丞零陵,“一日而并得二师”(《跋张魏公答忠简胡公书十二纸》),张浚、胡铨两位爱国名臣成方杨万里终生效法的榜样。

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六月,高宗赵构逊位,南宋政局发生重大变化。孝宗即位,锐意恢复,起用张泼为枢密使,不久又任其为相。

隆兴元年(1163)秋,杨万里离零陵任,赴调至临安。因张浚推荐,除临安府教授。

未及赴任,就因父病,而于二年正月西归吉水。八月四日,父病故,在家守服,”三年,户不闭而无客气《送王才臣赴秋试序》)。

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春,杨万里至临安,先后渴见副枢密使陈俊卿和枢毯使虞允文,上政论《千虑策》。《千虑策》分“君道”、“国势”、“治原”、“人才”、“论相”、“论将”、“论兵”、“驭吏”、“选法”、“刑法”、“冗官”、“民政”共30篇,深刻总结了靖康之难以来的历史教训,直率批评了朝廷的腐败无能,提出了一整套振兴国家的方针策略,充分显示了杨万里的政治才能。

虞允文读后赞叹说:“东南乃有此人物!某初除,合荐两人,当以此人为首。”(《鹤林玉露》乙编卷4) 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杨万里除隆兴府奉新县知县。

恰值奉新大旱,百姓生活十分困苦。杨万里于四月二十六日上任,见牢中关满交不起租税的百姓,官署-府库却依然空虚,深知是群吏中间盘剥所致。

于是他下令,全部放还牢里的“囚犯”,并禁止逮捕、鞭打百姓,然后发给每户一纸通知,放宽其税额、期限。结果百姓纷纷自动前来纳税,不出一。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