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赞美玉溪的诗句

赞九龙池水造福玉溪去岁曾作玉溪行,清夜漫步玉溪城,星光灿烂,月华如水。

民众怡然散步玉溪河畔,波光灯影,笑语如歌。玉溪生态立市,引九龙池水润城郭,造福桑梓,可谓清流有祥瑞,有水便有灵。

欣然吟此数句以抒怀:曾闻奇黎有九龙[1]气蒸云霭呈祥瑞山为魂魄树为灵蛰伏深山待时飞智者有方引龙池清波润民城郭美出山净水为民生万户千家沐清溪我乘月光沿河行水声叮咚鸣环佩玉溪河畔万众乐波光水影人不寐月明星稀吟诗赋旧笛新韵诉心扉[1] 九龙池位于玉溪市州城西北10公里奇黎山下,又名奇黎溪。九龙池水汇入了造福于民的玉溪河。

《中国·玉溪九龙池》盛夏,《中国·玉溪九龙池》一书带着清新气息、厚重与广大读者见面了。作为碧玉清溪源的九龙池,清纯的泉水四季常涌,昼夜不息,喷珠吐玉,泽被桑梓,滋润着玉溪大地,哺育着玉溪精英。

正是九龙池的无私奉献,才带来了玉溪土地的丰饶和文化的丰硕。当有一本大书,记载描述九龙池的古今传奇、旖旎风光和润泽万物的奉献精神。

应当有一座丰碑,为玉溪水利史上最辉煌的功臣之一——九龙池歌功颂德,让它的世绩功勋万古流芳。于是,红塔区委、区政府为编著这一本大书开始了深远的构想和精心的策划。

《中国·玉溪九龙池》一书应运而生。《中国·玉溪九龙池》历经两年多精心搜集资料、编辑撰写,对九龙池及其引水入城,并形成“九龙四海”润泽玉溪,建设生态城市进行了全方位的描述和介绍,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行文流畅,文体多样、图文并茂。

既是一本写史纪实、贯通古今、富有实证资料的好书,又是一本绘景抒怀、情辞并茂、生动感人的诗集;也是一本记录市委、市政府带领玉溪各族人民进行“生态立市”,又好又快发展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史志文集。省社科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杨福泉先生评介此书具有显著的“资政、存史、教化、科研”功能和作用。

如果说三百年前(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开挖永润沟首引九龙池水灌田三千亩是一个壮举,五十三年前(1954年),飞井海水库竣工灌田1.3万亩是一个飞跃,则2007年春玉溪大河引来九龙池水而焕发碧玉清溪的景观,则是九龙池生命史上的一个高潮。“情动于中而行于言”。

三百年前玉溪诗人雷跃龙曾对九龙池发出“试问溪流几变迁”的深沉扣问,他当然想不到,现在九龙池溪流已流进玉溪城,且出现了人们早已盼望的“九龙吐玉入城来”、“玉溪河畔有清凉”(孔祥庚:《玉溪大河》、《玉溪大河晚景》)动人景象。浏览此书,可看出该书编辑了解历史、熟悉情况,对于编辑本书倍加积极。

他们回溯历史,多方调研,广征博采,搜集前贤诗文碑刻,了解九龙池自然地质生态的本源和变化,为九龙池梳理出一条清澈流畅的历史河道。在前人的启示、实践的明证和当代玉溪生态立市建设成就的鼓舞下,编著者确立了以对水文化反映、发掘和咏赞为主线,在内容和体例上,坚持史志和文学相结合,以事实为依据、发展变化为重点,做到情理并重、人事并重、诗文并重,以反映九龙池的悠久、充沛和优雅,展示生态城市的清新壮丽、蓬勃生机,创新发展的永恒魅力。

玉溪的老领导段毓华和玉溪市委书记孔祥庚亲自为此书作序;全国著名学者和诗人张文勋教授不顾年迈体弱,到玉溪视察,写出大气磅礴的《玉溪九龙池碑记》。并题联“群龙用九,济世利民求福祉;大道唯一,经天纬地致中和”。

古人雷跃龙,近人李鸿祥,当代孔祥庚、洪炎德、宋河等人的诗作,不仅情思悠长,而且作为珍贵文献式的记事抒情诗而让读者深受启发。明清地方官员和文士镌刻的碑石,更是稀有而重要的历史凭证,它们说明数百年来,玉溪官民和有识之士历来是如此深情地呵护九龙池,而又深刻地认识到九龙池清泉对利农、对百姓须臾不可或缺的重大意义。

全国著名诗人王亚平、张力夫等采风玉溪而挥翰留下的诗作,则显示出玉溪九龙池及玉溪大河建设巨大的魅力。如果要问这本《中国·玉溪九龙池》的最大特色是什么,我的回答是:丰赡,丰满而充足。

像九龙池水一样四季常涌,昼夜不息,深藏滋润着玉溪田畴的稼禾和今天美丽如长虹的玉溪大河。

2.有玉溪两个字的古语或者诗词成语

玉溪谣

作者:赵汝回 年代:宋 体裁: 类别:

雍滩束不水箭急,逆水滩滩壁立。

折篙断缆船不前,乘船人惧悄人泣。

柳风摇春花雨晴,飞帆忽过如飞星。

仙人坐机锦鲸与,邀我为赋银河清。

茫茫天路高无陛,予止坎兮曷为至。

闲将身事问仙人,仙人笑指滩船是。

长风引船水没滩,天地变化须臾间。

不生凌清逆紫骨,何用费火烧还丹。

五百童男东入海,水弱山遥无药采。

千层万级通天台,方士致神神不来。

君不见桃花满山不知处,刘阮迳入天台去。

另有“玉溪华年”意为:留不住的华年,忘不掉的过往,有如溪中倒影,似近似远。

附注:玉溪”是李商隐的号,世人习称唐代诗人李商隐为“玉溪生”

但愿能对你有所帮助

3.李义山的诗词有哪些

红楼梦中写的是残荷,李商隐的诗中是枯荷。

其实这一处不同是早已发现的问题了,我记得以前中华活页文选中就提到过。至于曹雪芹是有意为之或者就是记错了,那就不清楚了。

原诗: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李义山的诗情感细腻,用典工丽,有很多传世名作,现在选择其中最出名的四首并附上赏析以飨楼主,之所以说它们最出名,是因为所有读过高中的人都能吟诵。广为引用,广为称赞。

无题 作者:【李商隐】 年代:【唐】 体裁:【七律】 类别:【闺情】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注释:1.无题:唐代以来,有的诗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用“ 无题”作诗的标题。2.丝方尽:丝,与“思”是谐音字,“丝方尽”意思是除非死了,思念才 会结束。

3.泪始干: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4.晓镜:早晨梳妆照镜子;云鬓: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里比喻青春年华。

5.蓬山: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比喻被怀念者住的地方。6.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

赏析:这是诗人以“无题”为题目的许多诗歌中最有名的一首寄情诗。整首 诗的内容围绕着第一句,尤其是“别亦难”三字展开。

“东风”句点了时节,但 更是对人的相思情状的比喻。因情的缠绵悱恻,人就像春末凋谢的春花那样没了 生气。

三、四句是相互忠贞不渝、海誓山盟的写照。五、六句则分别描述两人因 不能相见而惆怅、怨虑,倍感清冷以至衰颜的情状。

唯一可以盼望的是七、八两 句中的设想:但愿青鸟频频传递相思情。无题 作者:【李商隐】 年代:【唐】 体裁:【七律】 类别:【未知】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注解】:1、画楼、桂堂:都是比喻富贵人家的屋舍。

2、灵犀:旧说犀牛有神异,角中有白纹如线,直通两头。3、送钩:也称藏钩。

古代腊日的一种游戏,分二曹以较胜负。把钩互相传送后,藏 于一人手中,令人猜。

4、分曹:分组。5、射覆:在覆器下放着东西令人猜。

分曹、射覆未必是实指,只是借喻宴会时的热 闹。6、鼓:指更鼓。

7、应官:犹上班。8、兰台:即秘书省,掌管图书秘籍。

李商隐曾任秘书省正字。这句从字面看,是参 加宴会后,随即骑马到兰台,类似蓬草之飞转,实则也隐含自伤飘零意。

【韵译】: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习习凉风;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内心却象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

互相猜钩嬉戏,隔座对饮春酒暖心;分组来行酒令,决一胜负烛光泛红。可叹呵,听到五更鼓应该上朝点卯;策马赶到兰台,象随风飘转的蓬蒿。

【评析】:所谓“无题”诗,历来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应属于寓言,有人认为都是赋本事 的。就李商隐的“无题”诗来看,似乎都是属于写艳情的,实有所指,只是不便说出 而巳。

此诗是追忆所遇见的艳情场景。先写筵会时地;接着写形体相隔,人情相通;再 写相遇的情意绵绵;最后写别后离恨。

艳丽而不猥亵,情真而不痴癫。–引自”超纯斋诗词”bookbest.163.net 翻译、评析:刘建勋 【注释】:送钩,古代宴会中的一种游戏,把钩在暗中传递,让人猜在谁手中,猜不中就罚酒。

射覆,古代的一种游戏,在器皿下覆盖东西让人猜。兰台,即秘书省,掌管图书秘籍,时李商隐任秘书省正字。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首《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爱诗的无不乐道喜吟,堪称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讲解的一篇难诗。自宋元以来,揣测纷纷,莫衷一是。

诗题“锦瑟”,是用了起句的头二个字。旧说中,原有认为这是咏物诗的,但近来注解家似乎都主张:这首诗与瑟事无关,实是一篇借瑟以隐题的“无题”之作。

我以为,它确是不同于一般的咏物体,可也并非只是单纯“截取首二字”以发端比兴而与字面毫无交涉的无题诗。它所写的情事分明是与瑟相关的。

起联两句,从来的注家也多有误会,以为据此可以判明此篇作时,诗人已“行年五十”,或“年近五十”,故尔云云。其实不然。

“无端”,犹言“没来由地”、“平白无故地”。此诗人之痴语也。

锦瑟本来就有那么多弦,这并无“不是”或“过错”;诗人却硬来埋怨它:锦瑟呀,你干什么要有这么多条弦?瑟,到底原有多少条弦,到李商隐时代又实有多少条弦,其实都不必“考证”,诗人不过借以遣词见意而已。据记载,古瑟五十弦,所以玉溪写瑟,常用“五十”之数,如“雨打湘灵五十弦”,“因令五十丝,中道分宫徵”,都可证明,此在诗人原无特殊用意。

“一弦一柱思华年”,关键在于“华年”二字。一弦一柱犹言一音一节。

瑟具弦五十,音节最为繁富可知,其繁音促节,常令听者难以为怀。诗人绝没有让人去死抠“数字”的意思。

他是说:聆锦。

4.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第1种理解: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晚年的这首《锦瑟》是一个谜。

历来,注家对诗旨的解释纷纭复杂,莫衷一是。不管诗旨如何,我们且来享受这件艺术品的唯美与瑰丽。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锦瑟为何物?《史书·封禅书》载:“或曰: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悲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

原来锦瑟也解悲欢。物尤悲凄。

人何以堪!当路近夕阳之时,义山内心的琴弦被这袅袅悲音撩动了,无由无踪的愁绪到处弥漫;流年似水,一弦一柱记着我们的岁月,当我们用苍颜面对夕阳时,会否发出这年华之思!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庄周将世界纠缠于半梦半醒之间。

洞达着亦不知所之。望帝愧德让贤,开隐西山,魂化为鸟,名为杜宇。

适时二月,子规啼血,其鸣也哀。淡出者亦不免悲怀红尘。

这是人性深处的矛盾,是理性与情感的撞击。 沧海明月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前者的凄冷与后者的温暖以及深藏于其中的无限怨恨将我们浸润,缱绻、缠绵。月明宵静,蚌向月张开胸怀,以月之精华蓄养其珠,始得晶莹,而珠却落泪。

“月晦则蚌蛤虚”,尽管做着“一寸相思一寸灰”的努力,终究逃不过生命的轮回,个体对生命的留恋是何等疯狂!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此情为何?除了惘然还是惘然,除了伤感还是伤感。

梁启超坦率地说:“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是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

但我觉得它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有神秘性的。”

这份美,这份神秘,与我们心灵深处的隐秘契合,它道出了我们想要说却又无法表达的情感,使我们彻痛彻爽。 锦瑟无端,情也无端。

佳句流传,我们还会轻呤“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彼时的感动却将是另一番滋味了。 第2种理解: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首《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爱诗的无不乐道喜吟,堪称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讲解的一篇难诗。

自宋元以来,揣测纷纷,莫衷一是。 诗题“锦瑟”,是用了起句的头二个字。

旧说中,原有认为这是咏物诗的,但近来注解家似乎都主张:这首诗与瑟事无关,实是一篇借瑟以隐题的“无题”之作。我以为,它确是不同于一般的咏物体,可也并非只是单纯“截取首二字”以发端比兴而与字面毫无交涉的无题诗。

它所写的情事分明是与瑟相关的。 起联两句,从来的注家也多有误会,以为据此可以判明此篇作时,诗人已“行年五十”,或“年近五十”,故尔云云。

其实不然。“无端”,犹言“没来由地”、“平白无故地”。

此诗人之痴语也。锦瑟本来就有那么多弦,这并无“不是”或“过错”;诗人却硬来埋怨它:锦瑟呀,你干什么要有这么多条弦?瑟,到底原有多少条弦,到李商隐时代又实有多少条弦,其实都不必“考证”,诗人不过借以遣词见意而已。

据记载,古瑟五十弦,所以玉溪写瑟,常用“五十”之数,如“雨打湘灵五十弦”,“因令五十丝,中道分宫徵”,都可证明,此在诗人原无特殊用意。 “一弦一柱思华年”,关键在于“华年”二字。

一弦一柱犹言一音一节。瑟具弦五十,音节最为繁富可知,其繁音促节,常令听者难以为怀。

诗人绝没有让人去死抠“数字”的意思。他是说:聆锦瑟之繁弦,思华年之往事;音繁而绪乱,怅惘以难言。

所设五十弦,正为“制造气氛”,以见往事之千重,情肠之九曲。要想欣赏玉溪此诗,先宜领会斯旨,正不可胶柱而鼓瑟。

宋词人贺铸说:“锦瑟华年谁与度?”(《青玉案》)元诗人元好问说:“佳人锦瑟怨华年!” (《论诗三十首》)华年,正今语所谓美丽的青春。玉溪此诗最要紧的“主眼”端在华年盛景,所以“行年五十”这才追忆“四十九年”之说,实在不过是一种迂见罢了。

起联用意既明,且看他下文如何承接。 颔联的上句,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的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栩栩然而飞……浑忘自家是“庄周”其人了;后来梦醒,自家仍然是庄周,不知蝴蝶已经何往。

玉溪此句是写:佳人锦瑟,一曲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景,不复成寐。迷含迷失、离去、不至等义。

试看他在《秋日晚思》中说:“枕寒庄蝶去”,去即离、逝,亦即他所谓迷者是。晓梦蝴蝶,虽出庄生,但一经玉溪运用,已经不止是一个“栩栩然”的问题了,这里面隐约包涵着美好的情境,却又是虚缈的梦境。

本联下句中的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名为杜鹃。

杜宇啼春,这与锦瑟又有什么关联呢?原来,锦瑟繁弦,哀音怨曲,引起诗人无限的悲感,难言的冤愤,如闻杜鹃之凄音,送春归去。一个“托”字,不但写了杜宇之托春心于杜鹃,也写了佳人之托春心于锦瑟,手挥。

5.锦色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 的 锦瑟

【注解】: 1、锦瑟:装饰华美的瑟。瑟:拨弦乐器,通常二十五弦。 2、无端:犹何故。怨怪之词。 3、五十弦:这里是托古之词。作者的原意,当也是说锦瑟本应是二十五弦。 4、庄生句:意谓旷达如庄生,尚为晓梦所迷。庄生:庄周。 5、望帝句:意谓自己的心事只能寄托在化魂的杜鹃上。望帝:相传蜀帝杜宇,号望 帝,死后其魂化为子规,即杜鹃鸟。 6、珠有泪:传说南海外有鲛人,其泪能泣珠。 7、蓝田:山名,在今陕西,产美玉。 【韵译】: 锦瑟呀,你为何竟然有五十条弦? 每弦每节,都令人怀思黄金华年。 我心象庄子,为蝴蝶晓梦而迷惘; 又象望帝化杜鹃,寄托春心哀怨 沧海明月高照,鲛人泣泪皆成珠 蓝田红日和暖,可看到良玉生烟。 悲欢离合之情,岂待今日来追忆,

6.“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全诗·作者·意思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的《锦瑟》 这首《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爱诗的无不乐道喜吟,堪称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讲解的一篇难诗。

自宋元以来,揣测纷纷,莫衷一是。 诗题“锦瑟”,是用了起句的头二个字。

旧说中,原有认为这是咏物诗的,但近来注解家似乎都主张:这首诗与瑟事无关,实是一篇借瑟以隐题的“无题”之作。我以为,它确是不同于一般的咏物体,可也并非只是单纯“截取首二字”以发端比兴而与字面毫无交涉的无题诗。

它所写的情事分明是与瑟相关的。 起联两句,从来的注家也多有误会,以为据此可以判明此篇作时,诗人已“行年五十”,或“年近五十”,故尔云云。

其实不然。“无端”,犹言“没来由地”、“平白无故地”。

此诗人之痴语也。锦瑟本来就有那么多弦,这并无“不是”或“过错”;诗人却硬来埋怨它:锦瑟呀,你干什么要有这么多条弦?瑟,到底原有多少条弦,到李商隐时代又实有多少条弦,其实都不必“考证”,诗人不过借以遣词见意而已。

据记载,古瑟五十弦,所以玉溪写瑟,常用“五十”之数,如“雨打湘灵五十弦”,“因令五十丝,中道分宫徵”,都可证明,此在诗人原无特殊用意。 “一弦一柱思华年”,关键在于“华年”二字。

一弦一柱犹言一音一节。瑟具弦五十,音节最为繁富可知,其繁音促节,常令听者难以为怀。

诗人绝没有让人去死抠“数字”的意思。他是说:聆锦瑟之繁弦,思华年之往事;音繁而绪乱,怅惘以难言。

所设五十弦,正为“制造气氛”,以见往事之千重,情肠之九曲。要想欣赏玉溪此诗,先宜领会斯旨,正不可胶柱而鼓瑟。

宋词人贺铸说:“锦瑟华年谁与度?”(《青玉案》)元诗人元好问说:“佳人锦瑟怨华年!” (《论诗三十首》)华年,正今语所谓美丽的青春。玉溪此诗最要紧的“主眼”端在华年盛景,所以“行年五十”这才追忆“四十九年”之说,实在不过是一种迂见罢了。

起联用意既明,且看他下文如何承接。 颔联的上句,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的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栩栩然而飞……浑忘自家是“庄周”其人了;后来梦醒,自家仍然是庄周,不知蝴蝶已经何往。

玉溪此句是写:佳人锦瑟,一曲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景,不复成寐。迷含迷失、离去、不至等义。

试看他在《秋日晚思》中说:“枕寒庄蝶去”,去即离、逝,亦即他所谓迷者是。晓梦蝴蝶,虽出庄生,但一经玉溪运用,已经不止是一个“栩栩然”的问题了,这里面隐约包涵着美好的情境,却又是虚缈的梦境。

本联下句中的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名为杜鹃。

杜宇啼春,这与锦瑟又有什么关联呢?原来,锦瑟繁弦,哀音怨曲,引起诗人无限的悲感,难言的冤愤,如闻杜鹃之凄音,送春归去。一个“托”字,不但写了杜宇之托春心于杜鹃,也写了佳人之托春心于锦瑟,手挥目送之间,花落水流之趣,诗人妙笔奇情,于此已然达到一个高潮。

看来,玉溪的“春心托杜鹃”,以冤禽托写恨怀,而“佳人锦瑟怨华年”提出一个“怨”字,正是恰得其真实。玉溪之题咏锦瑟,非同一般闲情琐绪,其中自有一段奇情深恨在。

律诗一过颔联,“起”“承”之后,已到“转”笔之时,笔到此间,大抵前面文情已然达到小小一顿之处,似结非结,含意待申。在此下面,点笔落墨,好象重新再“起”似的。

其笔势或如奇峰突起,或如藕断丝连,或者推笔宕开,或者明缓暗紧……手法可以不尽相同,而神理脉络,是有转折而又始终贯注的。当此之际,玉溪就写出了“沧海月明珠有泪”这一名句来。

珠生于蚌,蚌在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珠得月华,始极光莹……。这是美好的民间传统之说。

月本天上明珠,珠似水中明月;泪以珠喻,自古为然,鲛人泣泪,颗颗成珠,亦是海中的奇情异景。如此,皎月落于沧海之间,明珠浴于泪波之界,月也,珠也,泪也,三耶一耶?一化三耶?三即一耶?在诗人笔下,已然形成一个难以分辨的妙境。

我们读唐人诗,一笔而有如此丰富的内涵、奇丽的联想的,舍玉溪生实不多觏。 那么,海月、泪珠和锦瑟是否也有什么关联可以寻味呢?钱起的咏瑟名句不是早就说“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吗?所以,瑟宜月夜,清怨尤深。

如此,沧海月明之境,与瑟之关联,不是可以窥探的吗? 对于诗人玉溪来说,沧海月明这个境界,尤有特殊的深厚感情。有一次,他因病中未能躬与河东公的“乐营置酒”之会,就写出了“只将沧海月,高压赤城霞”的句子。

如此看来,他对此境,一方面于其高旷皓净十分爱赏,一方面于其凄寒孤寂又十分感伤:一种复杂的难言的怅惘之怀,溢于言表。 晚唐诗人司空图,引过比他早的戴叔伦的一段话:“诗家美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

这里用来比喻的八个字,简直和此诗颈联下句的七个字一模一样,足见此一比。

7.描写“美梦”的诗句

1、《梦李白二首·其二》

唐代:杜甫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译文:天上浮云终日飞来飘去,远游的故人为何久久不至。夜晚我总是频频梦到你,可知你对我的深情厚意。

2、《梦微之》

唐代:白居易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

译文:夜里做梦与你携手共同游玩,早晨醒来泪水流满巾也不擦拭。在漳浦我三次生病,长安城草生草长已经八个年头。

3、《梦江南·兰烬落》

唐代:皇甫松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

译文:更深烛尽,烛光暗淡,画屏上的美人蕉模糊不辨。我昏昏欲睡,终于进入了梦乡,梦中是我久别的江南,正是青梅熟时,江南雨季,我独自在一艘船上,手握竹笛,和着船外那萧萧的夜雨尽情的吹奏,时而听见桥上驿亭边人语,操着那久违的乡音,诉说着难忘的故事。

4、《梦李白二首·其一》

唐代:杜甫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译文:老朋友你忽然来到我梦里, 因为你知道我常把你记忆。梦中的你恐不会是鬼魂吧, 路途遥远生与死实难估计。

5、《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宋代:姜夔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

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译文:肥水汪洋向东流,永远没有停止的时候。早知今日凄凉,当初真不该苦苦相思。梦里的相见总是看不清楚,赶不上看画像更加清晰,而这种春梦也常常无奈会被山鸟的叫声惊起。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