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抒发游子的羁旅之情的诗句

1、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3、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 楼饯别校书叔云》)

4、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5、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6、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

7、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怃题》)

8、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9、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龚自珍《己亥杂诗》)

10、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李煜《相见欢》)

2.表现诗人心中无限哀伤之情的古诗词

《登池上楼》

晋初,政局混乱,文人常借歌咏山水寄托超脱尘世的情志,这首诗即体现了这种创作倾向。

池上楼,在永嘉郡(今浙江省温州市)。谢灵运是从宋武帝永初三年(四二二)的七、八月到第二年(文帝景平元年)的七、八月在永嘉任太守的。这首诗应是写在四二三年的初春。

《登池上楼》是写诗人久病初起登楼临眺时的所见所感。前部分抒发官场失意的牢骚,中间描绘登楼远望所见到的景物,最后表达了怀人思归的情绪。诗中成功地描写了初春时节池水、远山和春草、鸣禽的变化,使人感到生意盎然。但从全诗的思想情调来看却有些低沉。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这首诗可能是谢朓出任宣城太守,离开建业,路上经过三山时所作。诗中抒发了登山眺望时的思乡之情。三山:在今南京市西南长江南岸,上有三峰,南北相连。京邑:指建业(今南京市)。

二、作家作品

谢灵运(公元385—433年),小字客儿,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名将谢玄之孙。谢灵运仕刘宋时为永嘉太守,历任秘书监、侍中、临川内史。

刘宋初期,谢灵运创作了大量的山水诗,并丰富了描写山水的技巧,使山水描写从附庸玄言诗到蔚为大观,演变成山水诗,开拓了中国诗歌史上一个崭新的题材领域。

谢灵运的山水诗,绝大部分是他作永嘉太守以后写的。在这些诗里,他用富丽精工的语言描绘了永嘉、会稽、彭蠡湖等地的自然景色。

谢灵运诗喜欢描写山水名胜,善于刻划自然景物,是山水诗派的创始人。其作品《山居赋》颇有名。与鲍照、颜延之并称为“元嘉三大家”。明人辑有《谢康乐集》。

谢眺

南朝齐诗人。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

谢眺诗歌创作的主要成就是发展了山水诗。晋宋以后,山水文学产生了,但多少还受玄言诗的影响,总带点玄理。谢灵运的山水诗就是如此。谢眺和谢灵运同族,世称“二谢”,谢灵运为大谢,谢眺为小谢。小谢诗学大谢,都善于模山范水,以山水诗见长;但二人的诗境和诗味却有别。大谢的山水诗仍然带有一些“玄言”的色彩,小谢的山水诗则抒发了思想感情,玄言诗的影响差不多已被消除殆尽。谢眺的山水诗把描写景物和抒发感情自然地结合起来。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这是谢眺诗歌的重要特点,也是他对于诗歌艺术发展的重要贡献。

解题

《登池上楼》是写诗人久病初起登楼临眺时的所见所感。抒发官场失意的牢骚,表达了怀人思归的情绪。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